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笔记读书
|《七十二堂写作课》叶圣陶、夏丐尊

|《七十二堂写作课》叶圣陶、夏丐尊

作者: 唐予缃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17:09 被阅读11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唐予缃

第十四讲 写作题材的判别与取舍

记叙和叙述都是以事物为题材的。

1、如何选择题材呢?

新奇的事物当然为首选素材。

新可以是,某种新的知识、新的趣味、新的教训。

新奇的事物这里又可以笼统的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本身不平凡,如远地的景物、风俗,奇巧的制作,国家大事故,英雄、名人的事迹,复杂的故事等等。

二是,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出新观点,这也值得写。这一条也最重要,毕竟我们生活的世界,平凡的事占绝大多数,就算发生大事,你也未必能赶得上。

就如,“爱情”这个题材,不知被古往今来的文人写了多少次,照样能写出名留千史的佳作。所以,写作需要学习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一样的地方。

2、观察、体会的练习,是记述文的基础。

我们要学会从平凡事物中发觉新奇点的能力。

3、舍弃跟写作主题不相关的素材。

第十五、十六讲 叙述文

1、叙述的快慢

叙述文写的是事物的变化、经过。是事物本身在时间上的流动。

事物本身在时间上的流动有快有慢,写文章的时候就需要把握描写的快慢。

如,写一篇五千字的旅行游记,假定游玩了五处景点,不必平均每处花一千字,对重要的地方应该不惜篇幅,详细叙述,不重要的地方则尽量减少字数。

叙述的快慢各有好处,不能绝对地说哪种方式好,哪种不好。但要记住一点:

重要的部分应该叙述的慢,而又详细;不重要的部分加快叙述的速度。

2、过去的现代化

你是否想过,叙述文里所说的故事都是过去的,为什么每句话里都没有代表过去的字样?如,“已”、“曾”等字样。

这里原因有二:

一、为了减少重复,省去每句话中表示过去的字眼。如“已”、“曾”等字。

二、人对过去决定的事情不缺少兴趣,对亲眼所见的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所以,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通常需要把过去的事情现在化。

这样做的好处:

1、让读者身临其境。

2、另外,人都有种自负的心理,不喜欢一味受人指示。

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观点的移动其实就是当前描述焦点的移动,如:

甲向乙讨债,乙说没有钱,还不出,甲骂乙不守信义,乙也还骂,于是两人就打起来了。

甲乙的对话,其实就是作者观点的移动。

对于甲乙的例子,可以用甲或者乙任意一个角度写,如:

以甲角度写:

“甲向乙讨债,听见乙说‘没有钱,还不出’,就骂他‘不守信义’,因为乙还骂,结果和乙打了起来。”

以乙角度写:

“乙对向他讨债的甲说‘没有钱,还不出’,被甲骂说‘不守信义’,就也还骂,结果和甲打起来。”

观点的移动不能随意而为,必需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太快就会让人觉得头绪纷乱。

所以,写作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观点一致。

如,写某地方风景,一句说山,一句说树,一会又水,结果是山、树、水的描述凌乱。应该选定一方面为主,将观点放在这个方面,随时把其余的地方穿插进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十二堂写作课》叶圣陶、夏丐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zs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