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散文简友广场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 何雅琴9527 | 来源:发表于2023-03-20 09:39 被阅读0次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惠风和畅。春天飞舞的精灵,娇小可人的燕子,跨越千山万水,轻盈欢快地从南方飞回。那伶俐可爱的身影,那清脆婉转的呢喃细语,给人久违的惊喜与感动,给五彩缤纷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匆匆》的名句,道出了燕子作为候鸟,伴随着季节更迭的自然法则。

记忆里,燕子春归,便是春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便是人间最好的时节。人们外出踏青赏花,小孩忙趁东风放纸鸢,年年此时燕归来筑巢繁衍。此时,你会在大街小巷、胡同院落、屋檐房顶,看到勤劳的燕子,扑棱着翅膀,尖嘴上衔着细腻和杂草,夜以继日地衔泥筑巢,无丝毫懈怠与草率。你会想到伟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那精致坚固的半圆形燕子窝,便很快大功告成。那里是燕子们修生养息,安家落户的温馨家园。

燕子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古以来,人们乐于让燕子在自家的房屋前筑巢,并视为吉祥福气的象征。在我的家乡有个说法,燕子花落谁家,就会给谁家带来吉祥与安康。因此,燕子被人类成为吉祥鸟,是与人类最为亲近的一种鸟类。人们不会去伤害它,还会敞开大门,任燕子在家中自由进出。人与燕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想必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道出了人们对小燕子由衷的喜爱。

儿时的记忆中,燕子每年也会来我家筑巢。我好奇地看着燕子一趟又一趟飞进飞出给雏燕喂食,燕宝宝们唧唧啾啾地探出脑袋来争食,萌萌的模样,可爱到我特别想去伸手抚摸。有时候我在想,燕子有何魅力,几千年前来一如既往惹人喜爱呢?我想因为燕子是灵性的鸟儿,知恩图报,以蚊、蝇等昆虫为食,帮助人类捕食农林害虫。也因为燕子有乡愁,秋去春回,不远万里,一路呼朋引伴,拖家带口,飞行在风餐露宿的归途中;还因为燕子身上有人类的共性,每天早出晚归,尽心尽力哺育呵护自己的幼儿,待小燕子羽翼丰满,开始手把手传授飞翔和捕食的技巧,直到它们自食其力,让人感受到犹如父母般深深的爱心。

如今能看见燕子的次数少了。偶尔只能经过湖边树林公园之时,才瞥见燕子匆匆飞过的身影。我会怀着惊喜的目光久久凝视,追随它们飞翔的痕迹,直到融入无垠的蓝天里。春天来了,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燕子,飞向广阔无垠的湛蓝天空。

相关文章

  • 随想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2018-12-18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乌衣巷一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乌衣巷一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乌衣巷~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英利好学]《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一日一书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eg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