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到了龙应台的目送,里面讲的是做父母和儿女的告别,做子女的对父母的照顾。
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叛逆的时候,不想走父母安排的路,嫌弃父母总把自己当小孩子一样。
我也是一样,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抗拒父母,我觉得自己有自己的路,哪怕我以后生活的并不一定会多么好,至少这条路是我自己所选择的。
我觉得我现在就属于一种叛逆期,觉得自己很有主见,是真的很有主见。
我会想当然的去做我想做的事,即便到头来得到的结果并不是我希望的,我也会去做,这是不是就是年轻人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只是不想活的那么普通,或许最后每个人都归于平淡,可我依然想在平淡之前疯狂一次,有些事经历过才不后悔。
可父母或许不这么想,他们会觉得你在瞎闹,可你知道你是认真的。
其实我觉得龙应台的做法挺对的,当孩子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就应该学放手,毕竟我们都长大了。
我们偶尔也会对父母不耐烦,可父母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就像综艺节目里面朱雨辰的妈妈,都快七十岁的年纪还围着孩子转,让孩子长不大,对朱雨辰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我觉得我外公外婆就特别想得开,没有必要围在儿女旁边,反而是偶尔出去报个团出去旅旅游,体验一下老年生活,不也挺好的吗?

你知道吗?不知不觉当中,父母早已经变老了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头上的白头发越来越多,手上的茧子也越来越厚,用手机的时候有时候甚至打不开指纹,当我想到这一幕的时候,鼻子就会感到一酸。
季羡林老先生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的爷爷奶奶有一天就变成了我们的爸爸妈妈,而我们自然而然就扮演了爸爸妈妈的角色。
爸爸找工作就算离家很远也会抽出时间回家看看爷爷奶奶,看看家里有什么帮上忙的,是不是年纪越大才会越来越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爸爸年轻的时候也去过很多地方,奔波忙碌了半辈子,最后还是选择了落叶归根,围在我爷爷奶奶的身边,我想,是想着多尽一点孝心吧。
不然,等某一天失去的时候,才会后悔自己本该能做到那些事情的却没有去做。
或许是我年纪尚轻,我觉得自己还有时间去追求一些东西,做不到经常回家看看,多给家里打两个电话,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我在这个上面做的确实不够格,是时候多和家里人联系和沟通了。
毕竟,谁知道生活和意外,究竟哪一个先来?

生命是及其脆弱的东西,我有个朋友说有一天一晚上没睡,我问了一下原因,他说一个朋友的朋友因为意外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年纪才刚刚二十岁。
可惜吗?挺可惜的,这么小的年纪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可生命不就是变幻莫测的吗?我见过一个身体特别好的老人,说走就走了,真的就是意外;我也听说过有的人瘫在床上甚至都不能动,依旧舍不得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只不过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对我们来说,时间还有很多,可以任由我们挥霍。
可是对于我们的爸爸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来说,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启了倒计时,真的只是过一天赚一天。
人们都说,当人老的时候,心性会变得像小孩子一样,缺乏安全感,想更多的依赖一下你。
可大多数人对于老人都是没有耐心的,我有的时候就是这样。
一个视频里面讲的是一对父子的故事,年老的父亲和中年的孩子,一起坐在花园里面。
年老的父亲就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不停的问东问西,当儿子说自己不耐烦的时候,老人委屈的说:“你小时候就是这样,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初的我都有耐心回答你的各种问题,那么你又为什么不能理解理解我呢?”
是啊,父母都有耐心陪我们长大,我们怎么就没有耐心陪父母一起变老呢?

你可以教他们用智能机,学习网购,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们早晚也会经历过这个过程,你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父母,你未来的子女就会如何对待你。
我们早晚都会和父母告别,但,我希望是你做过了所有你能做的事情之后,不后悔。
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那个已经初显苍老,行动迟缓的父亲,有一天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告别。
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合格的送别者,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