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作者: 王晨杉 | 来源:发表于2022-09-08 16:49 被阅读0次

壬寅虎年农历八月十三,阴雨天,白露刚过。

独坐,想起一个名字。它与月无关,却如满月般清朗,澄澈,优雅,静美。我觉得它是秋月,意寒神暖,虽然春花秋月常常放在一起写,可我以为秋月有满的时候,人们因为它而被照见。

关于“月”的出现,自古以来实为良多,无需一一赘述。查阅中,唐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深得我意——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听!吟诵颈联,想象着诗人双手捧起山泉,那月影闪烁在其手间;看!诗人拨弄着树枝,香气渗满了衣衫。我以为这句诗太美了,所写不仅呈现掬水弄月的山中胜事,它分明不就是写一个人一生把自己所热爱的捧在手心,沉浸其中,专注地赏玩,最后分享出来的东西润泽了自己亦福泽了他人吗?

而那个一生把所爱如“掬水月在手”的人,就是叶嘉莹先生。

叶先生于茫茫人海中来,衣帽满征尘地行走天地,毕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96岁的她归来时,面对记者采访满怀笑意,轻描淡写所走来路。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然而,使我感动于心的是叶先生作为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的女性,她既要努力谋好食,还不忘努力谋道。

于谋道,她在学术界的成就和贡献是毋容置疑的。她完成了道的传播。而于谋食,她的一生都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的。她努力改变了物质生活的现状。二者不是矛盾体,不是对立面,是统一体。

众所周知,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讲学深受国内外人的喜爱。她有很多的粉丝。当初,从台湾到哈佛大学讲学之前,其学术地位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后来在哈佛大学讲学的这两年她的学术研究越来越深和越来越宽,她从一条小小河慢慢伸向远方,最终融入了大江大海,完成了自己。

然,叶先生一生极为不易,可她选择不与人说。先生出生于1924年6月1日,如今已是98岁高龄老人。她亲眼目睹战争,在战乱中长大,母亲在她十八岁时由于手术意外在回京的火车上离世,她连母亲最后一别都不能见到,父亲离家十几年,她小学时就托付给伯父抚养,大学毕业后嫁人却不遇良人,从北京到台湾,离乡背井,丈夫被抓,她受牵连丢了工作,带着刚出生的大女儿寄人篱下,打地铺,以教书的微薄收入谋生。后来丈夫释放,生下二女儿后,丈夫性情大变,她一生未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滋润。

在叶先生的诗词里一度泪目,我能感受到仿佛她讲述的不只是她自己的悲苦,是透过诗词参透的人生的更本质的东西,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在人生艰难困苦时的一种无可奈何和一种坚韧,读诗词如同见她时心所言——

大地茫茫,竟不知托身何所,因赋此诗。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叶先生不想多言丈夫赵钟荪的不是,即便丈夫已逝多年,渐渐地淡出她的生活,但谈及,她也是淡淡的一句不像批评的话语“他这个人啊”。不是赵先生当年对她做的不够过分,而是叶先生明白他一生也多遇不顺,对赵多了一份理解,这就是叶先生所创的评价诗词女性形象的新词:弱德之美。

叶先生对“弱德之美”的解释是——

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弱德之美是艰难困苦时的坚韧,是压抑之时的释放,是绝望之中的希望,是迷茫无措中的安放……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弱德之美是当生活的面与自我的面产生矛盾时,我所选择的澹定和智慧的一种处事哲学。

叶先生的父亲曾跟她的学生长长叹息过:你的叶老师,她命苦。而叶先生自己在讲学时也常常提到的一句话是: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可知,叶先生是过得苦的,但她不说。

显然,叶先生是拥有弱德之美的,她总能把自己的内心照看的很好,在接受采访时叶先生说:其实,每个人在世上都是孤独和寒冷的,都要独自承受悲哀和寂寞。

从叶先生的这句话里我明白了她不诉说自己苦的真相。

如此女子如此美妙的心境,是不语何人说而自己修得的。且“耐他风雪耐他寒”吧。

那样的心境是——

鹏飞谁与云程,

失所今悲匍地行,

北海南溟俱往事,

一枝聊此托余生。

那样的心境是——

花前思乳字,

更谁与 话生平,

怅卅载天涯,梦中常忆,青盖亭亭。

这一枝是身为弱女子叶嘉莹,这一枝是诗词创作与讲学的叶大师,这一枝是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的谦谦君子叶先生。

今世人称她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她站立的位置已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她把困难,不幸,压抑讲出了美希望和快乐,她在感谢生命赋予她的美意中完成了自己。

不过,叶先生感动于我的是她的另一面“女人”,中国内地的粉丝喜欢她,称她是“神”,可我还是觉得女人是她最可爱的法宝。

女人本有的小气和固执,她有。

在朋友面前,讨论一些事情,她也有自己的小脾气,凡事都要讲清楚个理的较真。

女人独有的细腻和敏感,她有。

她说树叶通过风的带动,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秋天的槐树飘落的叶子,还有院子里纷飞的满地的柳絮,是一种美的感伤。

女人拥有的角色转换的强大,她有。

作为母亲五十多岁,对孩子的牵挂和责任。在寒冷中坚韧给孩子温暖,孩子成家后替她们着想。远居他乡去工作,还要带上八十岁的老父亲。

或许母亲的离去是最大的遗憾,父亲成了她一路上的依靠和被依靠。

人生如梦,溜溜转转,人生过半百,后来中国和加拿大建交,时隔二十多年后,叶先生终于回到了祖国的土地,她热泪盈眶。她想着,也该慢下脚步,安定下来了,给孩子们想想,带带孩子,享受余年。可是人有旦夕祸福,人有悲欢离合,此事本就古难全。在叶先生五十二岁时祸从天降,永失她爱的大女儿和大女婿,一个老人家最普通的愿望瞬间化为泡影。

按照咱们中国人讲的人生不幸之事:少年丧母,中年丧女。叶先生是不幸的。很多人见到叶先生都说她跟没事一样,红了眼眶就度过去了,可谁又曾知晓这期间她写下了很多的哭女诗来捱过漫漫长夜。

祸不单行啊,我的一生有几个重要的时刻是开心地笑的,一世走来真的凄风苦雨,艰难困苦,没想到,到了我这个年纪,老天爷就因为我的一个随意的普通的愿想仍来惩罚我,不让我这一生过的快乐,而是充满无尽的悲哀啊。

叶先生不是没有悲哀,不是没有诉苦,而是她早已经把她所有的苦写到了诗词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懂她的人,会透过她的文字,她的讲学,明白她的苦,不懂她的只会觉得她过得很神。其实苦写成了诗词,不只是化作了她的相思泪,还成了一种活着的力量!一种活得精彩的力量!

如是叶先生所言——后人诵读诗词,是自己对诗词的内涵,情感和意境的体会,共鸣,是诗人的生命在吟诵者的声音里复活了。

我想叶先生只是用了一个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处理人生的痛苦,她相信百年之后,有人能够透过诗词理解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人的遗音,就像蓝鲸隔洋传音一样,有人能理解她在诗词里的生命之声。

人生易逝,我想三十载江湖客,叶先生早已不是在研究中国传统诗词了,是她在用自己鲜活的生命使那些古老的诗词复活,重新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她是懂了她的老师顾随先生的话的——

一切世法皆是诗法,

诗法离开世法站不住。

我相信,她的一生遭遇和她的诗词成就是天辅之成。缺一不可。

叶先生一生所苦,亦是一生所爱。人生是盲盒,愿我们都能在她身上习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心境,爱我们一生所受。

相关文章

  • 杂花||水月

    “拥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

  • 掬水月在手

    最近偶读一句诗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说的是一种情致,是一种生活的格调,掬水方能月在手,弄花方得香满衣。 掬...

  • 有书为伴3

    有书为伴 文/莫雯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原来在雨中,飞鸟也是可以振翅辗转的。 可是它为什么又要不动声色? 连绵的雨季,昼夜不舍的夏雨,我躲在檐下卧听风吹雨...

  •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当你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时,月会盈于手心,光会洒于心间,花会香于性灵。命运在得与失中教会你简单...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在讲述叶先生与诗词的的记录片《掬水月在手》中引用了两次诗经的片段,结合叶先生的经历,让人突然就感受到了那种战乱年代...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掬起一捧清澈的溪水,月影洒在溪水上,便仿佛手中揽了一轮明月...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初月如钩,满月如盘。云聚云散,月升月降,月亮总是能引起诗人的无限遐想。诗人的心境不同,月亮的意象也不尽相同。...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174、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不幸的是,其中记住这一点的并不多。——黑格尔 175、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jo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