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下班,被老师微信私信,说娃最近上课状态不佳,不认真听讲,上课要提醒,被Q一百次。作为一个淡定的、有涵养的且没有经验的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就假装一把。
首先,安抚好老师,表明了立行立改的决心态度。同步进行的是,下班路上买了一个300多块的、令我肉疼无比的榴莲,那是娃的最爱。
然后,假装吃饭的时候与娃闲聊学校的见闻,看有什么新鲜事发生。笑里藏刀、绵里藏针地问了些可以同比、环比的问题。娃有点放松警惕,交代了近期学业困惑。交代完毕,剖开榴莲。为下一步上战场积蓄能量、储备心理弹药。
然后,上战场、写作业。扔下手机,我假模三道拿出田字格坐在娃旁边,跟他一起写汉字。他写一个,我写三个。写的过程中我装傻示弱,说不会笔顺求教,事实上很多笔顺我确实不会,虚虚实实,连哄带骗,正向激励、负向威胁都用上,终于完成作业。无论怎样,总共我写了300个,还有7788的其他作业。完成作业,还挺有成就感。
抬头一看,9:30。终于我按捺不住处在情绪崩溃的边缘的情绪:这会影响到第2天早起!但是,我仍强制自己按下了pause按钮。接下来娃的洗刷整理扔给了队友,眼不见为净。岁月静好地去讨好另一小只。
经过一晚早晨不到五点就自然醒的睡眠,我想孩子继续这样下去是不可以的,我必须要寻求帮助了。所以在刷牙的间隙看了一些关于改正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的短视频,听了很多专家们的分析和介绍,对于怎么样引导孩子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有了概念,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作为家长,当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时,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
了解到这些,我决定要知行合一,真的“立行立改”:立刻从京东下单了当天就可送货上门的电子计时器,没有花里胡哨的其他功能;开始打造一个相对专属的学习空间,把在娃视野和伸手能及的桌面范围清理干净,把任何可能分散他注意力的东西清理干净,同时让家人在娃写作业时保持尽量的安静;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
做完这些,我神清气爽,也从娃眼中看到了对自己的“掌控感”的坚定,希望这次改进有成效、可持续。
总结一下这个事情,那就是为孩子做到:
1.打造“不扰”的外界环境,把分散注意力的人和事都拿走。
2.打造“不怕”的内部系统,让孩子在自立基础上知道,有家长的帮助支取,感到踏实。
问题解决的核心是了解到,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对孩子的行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孩子心态及战略战术方面都负有主体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