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解读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解读

作者: 一弯静水流深 | 来源:发表于2024-05-25 21:18 被阅读0次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在这一回中,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白虎岭,面临了来自尸魔(即白骨精)的三次挑战。初看这一回目,我们需要解疑的是,白骨精为什么要戏唐僧,而不是像其他妖怪一样,直接抢唐僧或者与孙悟空大战一场。美猴王现在一心护唐僧西天取经,为什么会被逐走?

话说尸魔听闻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是西游记中第一次明确这样的表达,或许一方面与唐僧自身有关,他是金蝉子转世,而且又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另一方面,唐僧上回刚吃了人参果,所以确实有了长生不老之躯。尸魔的首次试探:尸魔为了捉拿唐僧,首次变成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手提一篮馒头,想要引诱唐僧师徒上当,孙悟空及时赶到,识破了尸魔的伪装,举棒就打,但尸魔使用解尸法逃走,只留下假尸首。期间,八戒因为孙悟空打死了美女,也吃不成饭菜,故心生恨意,离间唐僧与孙悟空的关系,唐僧听信谗言,念紧箍咒赶悟空走。悟空念及唐僧恩情,不想丢下唐僧。但是,孙悟空在第一次打死白骨精之时,表现得确实让唐僧误会,他羞辱唐僧看上妖精为后文唐僧真正赶他走做了铺垫。我们从这个开头,就可以判断出来,白骨精真正厉害的是伪装,是变化,而不是武力值,白骨精准备的是智取而不是武夺。而孙悟空呢?嫉恶如仇,忠诚坚定,但还是无法赢得一心向善唐僧的原谅。他认为孙悟空无故伤害无辜。 加之猪八戒趁机撺唆,使唐僧更加坚定了对孙悟空的怀疑。

尸魔的再次试探:尸魔随后又变成了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声称来寻找自己的女儿。孙悟空再次识破其伪装,因为八十岁的妇人不可能有妙龄十八的女儿,但是唐僧因继续听信猪八戒的谗言,对孙悟空产生了更大的误会。他们被白骨精的外表假象所迷惑,白骨精的连环计和离间计得逞,原来,唐僧是一个“软善”之人,软善包括两层含义,一则是善良,但是他的善良没有底线,他一直强调佛家: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照灯。所以还隐含着软弱可欺之意。所以也提醒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但是善良要带着锋芒。

在尸魔第三次变化成老公公,简直是透唐僧所好,他变成口诵南无经的信佛之人,这一次,孙悟空虽然担心唐僧会再次误会,所以找了土地做见证,但仍坚持将其打死。唐僧在猪八戒的进一步撺唆下,念起了紧箍咒,并决定将孙悟空逐出了师门。唐僧说: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与我们学习的道理想通。到此,事不过三,孙悟空决定回花果山,但是为了给菩萨一个交代,让唐僧写了贬书。临走还不忘吩咐沙僧照顾唐僧,并叩拜唐僧,可以看出来他真心不想走,或许只有时间才能还孙悟空清白。

孙悟空在这一回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警觉性和智谋,他能够识破尸魔的三次变化,并果断采取行动。这体现了孙悟空作为取经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其智慧和勇气是不可或缺的。

唐僧的善良与误判:唐僧在这一回中表现出了过度的善良和信任,他轻易地相信了尸魔的伪装和猪八戒的谗言,对孙悟空产生了严重的误会。这反映了唐僧在修行道路上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猪八戒的嫉妒与挑拨:猪八戒在这一回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嫉妒心理和挑拨离间的行为。他因为嫉妒孙悟空的能力和地位,而不断地撺唆唐僧误会孙悟空。这体现了猪八戒在取经团队中的消极作用。

这一回通过唐僧师徒与尸魔的斗争,展现了修行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尸魔利用唐僧的“心慈”来达成诡计,尽管失败了,但是整个过程揭示了师徒之间在性格和信仰上的差异和冲突。这些差异和冲突需要他们通过相互理解和包容来克服,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或许,这也正是如来设这一难的真正目的,试想,我们的友谊或者人跟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因为大家受了磨难以后,大家误会解除,反而才能更好的团结,风平浪静的友谊或感情反而经历不起波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of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