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如此热爱金瓶梅读书
我们如此热爱金瓶梅——二十七回评

我们如此热爱金瓶梅——二十七回评

作者: 1eba588e1764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22:00 被阅读57次

第二十七回 李瓶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葡萄架

(第二十七回 李瓶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葡萄架)

一、天下第一“淫书”

这一回应是《金瓶梅》作为天下第一“淫书”最有名气的一回,正如不读《水浒传》也知景阳冈武松打虎,不读《红楼梦》也知林黛玉荷锄葬花,坊间百姓不读《金瓶梅》,可提及《金瓶梅》则言必称潘金莲之葡萄架,其中了如指掌的程度甚至不亚于苍井空、饭岛爱之流。对于这样的结果,从事《金瓶梅》研究的学者们只能哑然失笑,这难道就是禁书之所以被禁所要的结果吗!

书涉淫邪,是书错了吗?

你读还是不读,书都在那里;你淫还是不淫,书还在那里。世界本来如此,书为何不能如此呢?如果世界本来就是一团灰色混沌,艺术反而被要求乾坤朗朗、歌舞升平,那这个世界太值得鄙夷了。读书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识,书毕竟是书,生活毕竟是生活,吃尽灵丹妙药不能把读者变成孙悟空,读尽三国水浒也不能把读者变成流氓草寇。读《金瓶梅》的人,要学会读整部书,而不是一个个片段,更不是从中去模仿——又何必去模仿,这书尚且是模仿世界而成。

当然,我也不否认,本书尤其是本回里有着大量少儿不宜的片段,盖神仙丹药、啸聚山林不易模仿,而这些人事片段却实在不难,贾宝玉尚且邀请袭人同领警幻之秘,何况如今处在花团锦簇的花花世界中的花样少年们呢。所以关键是要学会更加深刻地读,因为深刻,所以能够透过文字的表象;因为深刻,所以能够形成强健的人格。

本回的性描写与其他回非常不同,甚至可以说,性描写就是本回的主题,然而很奇怪的是,本回的标题是:李瓶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葡萄架。

从标题显示的两件事,我们根本看不出这里有什么性描写,然而对照这一回的内容,我们发现:李瓶儿私语的内容是她怀孕了,这时候她和西门庆的性爱变成了一种纯粹静态的,符合夫妻正常逻辑的方式。而潘金莲醉闹葡萄架,潘金莲并没有深醉,却反过来因为性爱而犹如醉生梦死一般。相比于绣像本的其他回题(就性而言,绣像本的回题无论是数量还是程度都远超词话本),这一回的标题内容似乎非常的“正经”,这种似乎无意的“刻意”,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里隐含了《金瓶梅》故事的大结构!

在二十三回时我们就提过,当时虽然宋蕙莲是故事的主角,然而回题却凸显了潘金莲和李瓶儿两人,到了这一回,宋蕙莲已死,争宠版图3.0的战争终于可以火爆开打了。从后文看,这一战争的主题就是:

李瓶儿有财有子,如珍宝“翡翠”一般,满足于她的“岁月静好”,简单地追求她的“现世安稳”,所以她后来的生活都有着“私语”的影子;

潘金莲无子无财,像妒忌“葡萄”酸一样,为了争宠,在才上力尽九牛二虎,在色上无所不用其极,逐渐进入近乎歇斯底里的疯狂状态,这大概算得上“醉闹”的影子。

由此来看,二十七回设计的这个别致的回题和深刻的内涵,对表达全书主题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甚至我还想画蛇添足,拿《红楼梦》的二十七回做个比较。那一回的标题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埋香冢泣残红大家都知道指的是林黛玉标志性的葬花吟(就像潘金莲标志性的葡萄架),杨妃戏彩蝶呢,指的是薛宝钗春天花园扑蝶,无意中听到丫鬟谈话嫁祸林黛玉之事。二者作为对仗出现在回题里,如果葬花吟描述的是林黛玉生命悲歌,那戏彩蝶是否暗示薛宝钗表里不一的恐怖污点呢?尽管《红楼梦》没有写完,薛宝钗的嫁祸没有在前八十回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但薛宝钗后文亦有多次展现出惊人的城府和心机,这与林黛玉的真情直率确是截然不同的。或许是一个偶然,同样的二十七回,相似的表现手法。然而对于百无聊赖的现代读者,假如《金瓶梅》作者真的是这样的用心,假如《红楼梦》真的从《金瓶梅》那里学习了这样的章法,那么,阅读是不是变成特别有趣的事?文学是不是也特别有趣?

二、最美的花园,最“三级”的世界

这一回的主要故事都发生在花园里。前文说过,花园常常是与世俗礼教对立的,因为花园本身,有着超越生活的美。

这是盛夏里的一天,赤日当空,瞬间又雷雨袭来,雨后初晴,长虹贯日,“微雨过碧矶之润,晚风凉落院之清”,花园里四处生机盎然。而花园美人帮的美女们,穿着家常的夏衣在花园里晃荡,“粉面油头,朱唇皓齿”,举手投足间皆流露出青春之美。摘花,插花、戴花、送花,从实物的花到花园美人,无处不是花的意象,美的象征!

更难能可贵的,她们还一起展现了艺术之美!请记住,这是《金瓶梅》中唯一一次花园美人帮的合奏!

潘金莲弹琵琶,孟玉楼弹月琴,李瓶儿不懂乐器,拿着一副红牙象板打拍子伴奏,而西门庆居然也参与其中,众人合唱《梁州序》!随后美人散伙,潘金莲留在花园里,用月琴继续弹唱(前面十多回岁月争宠之余她竟然跟孟玉楼学会了月琴!),在葡萄架下投壶戏酒。而后春梅也来了,在西门庆的怀里肆意娇嗔,展现少女的热情……

这一切的一切生动再现了古典诗词里的风花雪月、红粉佳人,很快,《金瓶梅》再次颇带促狭地把美好写进不可救药的现实场景中。

就在这最美的花园里,西门庆和花园美人们连续上演了一番番癫狂的性爱,从李瓶儿到潘金莲,从翡翠轩到葡萄架,其中画面之淫秽与暴力,实在不足与外人道……

再看看本回的开头和结尾。本来理应在上回结束的宋蕙莲父亲宋仁之死被写在本回开头。而结尾是一个叫小铁棍儿的小男孩找春梅要果子吃,春梅说“只怕他(西门庆)看见打你”,到了下一回,小铁棍被西门庆打得几乎是昏死过去……死亡和暴力的意象充斥期间。

从讲故事的角度,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我们不仅要问,作者为什么要将这些“三级”的性和暴力的场景安排在这么美的花园中呢?如果翡翠轩和葡萄架的故事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那么宋仁的故事放在开头不是很扫兴吗?小铁棍是一个小得读者都不记得的角色,为什么要故意安排在这样充满云雨激情的一回书的结尾呢?

如果我们看的是洁本,那么这些问题永远找不到答案。本书不可能引用那些被删节的部分,所以读者也无法通过评论理解整回故事中性和暴力的内涵……然而,作为一个拥有强健人格的读者,我希望大家能有这样一个共识:《金瓶梅》绝不像俗人们所宣称的那样,津津乐道于性描写,不断重复地性描写……可以这么说,《金瓶梅》里几乎所有的性描写都与小说的主题与结构、故事的发展与内涵、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为什么吴月娘、孟玉楼等人从来没有细致的描写呢?理论上“淫荡”的作者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大展身手才对。

事实上,本回醉闹葡萄架的大部性描写文字,几乎都仿抄自《如意君传》,只是作者在其中不经意地埋下了两句意味深长的对白:

潘金莲:“……我晓的你恼我,为李瓶儿故意使这促恰来奈何我,今日经着你手段,再不敢惹你了。”

西门庆笑道:“小淫妇儿!你知道就好说话儿了。”

这段对白不看前文不知意思,不明背景不知程度。一般的洁本甚至可能整个囫囵吞枣地阉割了……然则这却是解答上面问题的秘钥所在。

原来,翡翠轩里李瓶儿与西门庆的性爱透露出李瓶儿已怀身孕,虽是私语,却被潘金莲听到了,她那颗在争宠斗争中极为敏感的心立即明白了这其中的意义。虽然宋蕙莲已死,但现在的潘金莲已没有半点心情欣赏满园美景,在把酒言欢之际,对着李瓶儿连珠炮般地嘲弄起来。

对于潘金莲的挑衅,李瓶儿没有丝毫还口之力,西门庆在孟玉楼和李瓶儿面前也不敢过多表示,无理由地扶着一个打压另一个,只会家庭大乱,所以任由潘金莲取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门庆故意借花园性爱,以既合理又无理、既残忍又玩笑的方式,对潘金莲进行了一番大肆的虐待与惩罚,而潘金莲亦因此在葡萄架几乎丧命——“你今日怎的这般大恶,险不丧了奴的性命!……我如今头目森森然,莫知所之。”而这一场恐怖的性爱,以“醉闹”的名义,荒诞地交错于花园之美和死亡暴力之间,更加凸显了争宠战争的残酷。

三、梁州序

本回花园美人们唱的《梁州序》在绣像本里意外的长篇记录,值得读者留意。

词话本常常长篇累牍地引用当时的戏曲和唱词,绣像本则毫不留情地大段删除了,对此很多学者认为绣像本改写者“自以为是”,错将宝贝当糟粕。其实词话本的大部分词曲与内容和主题毫无关联,充斥其中完全折损了《金瓶梅》作为小说本身的美感。所以,对于那些当时的“流行歌曲”,绣像本经常是保留一个标题,而删掉内容。像《梁州序》这样长篇保留的,不用说自有深意。

《梁州序》里,写了这一天的花园美景,“向晚来雨过南轩,见池面红妆零乱”,“佳景无限”、“此景犹堪羡”、“蓬莱阆苑何足羡”,终归是美好的岁月。然则,这一切的美景,却以一个化用东坡词的警句做结,“只恐西风又惊秋,暗中不觉流年换”。花园里的美好,难掩争宠战争的残酷;生活一瞬的美好,敌不过人生的坎坷和无奈,敌不过岁月的流逝与悲哀。浮世中的人,根本来不及欣赏这些美,无心驻足,无力徜徉,没有自省,没有觉悟,就匆匆忙地奔向人生的终点。

这一回开启的争宠战争将全面打响,西门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飞黄腾达,然则西风又至,仅仅是一年多以后,李瓶儿、西门庆就相继死去,偌大家族树倒猢狲散,今日美丽的花园很快将成为一堆废墟……或许这正应了《红楼梦》里唱的: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一句西风,一阵凉意,一场惊心。然而《金瓶梅》里的诸人,不会意识到这些,他们依然执着地奔忙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中。后半截《梁州序》里潘金莲唱到:“光阴迅速如飞电,好良宵,可惜惭阑,拚取欢娱歌笑喧。”他们能做的不过是及时行乐而已,作为读者的我们,看着他们一个个来而复去,沉沉浮浮,掩卷之余,又能做些什么呢?而看着我们自己的生活,“歌笑喧”里,不是同样“流年换”吗?

四、研究篇:全书性描写问题

二十七回作为全书最著名性描写片段为世人津津乐道又深深诟病,进而《金瓶梅》作为“性文学”中的翘楚同样换来如此命运。数百年以降,无数道德家口诛笔伐不厌其烦,亦有无数读书人从各个角度为其翻案。斥责者无非是宣淫诲淫坏人心术,如其罪恶滔天,应当“绝版焚之”,如其瑕掩瑜胜,则当阉割删节之……而翻案者多半是时代原因、人性原因等等,盖大明朝是一个极其专制的时代,又是一个极其散乱的时代,是一个理学高度发达的时代,又是一个自我意识膨胀的时代,于是乎,涌现出大量的充分描写“性”行为的小说,《金瓶梅》也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我当然也是来翻案的!

但我不是专家,不像他们能从性文化史的角度研究《金瓶梅》,在我看来,即便《金瓶梅》身处在淫书盛行的时代,或者说是自庙堂至江湖皆狂热地追求性快感的时代,是汤显祖、袁宏道、李开先、屠隆这些文学大家都纵情声色的时代,那又怎么样?万一作者就是闭门造车自己写着玩呢?

我只能也只愿回到小说本身说小说。我认为:《金瓶梅》的性描写对于全书整体而言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其他以性描写为乐趣的庸俗小说相比,它凸显了《金瓶梅》作者作为一流小说家的价值!下面简单列举:

第一层作用:生殖。生殖是性的基本义。李瓶儿在二十七回透露出生殖的消息,就消解了性的罪恶感,后文吴月娘、潘金莲都在为生殖付出努力,潘金莲对成功生殖的李瓶儿、吴月娘深深嫉恨,对可能生殖的如意儿惴惴不安,直至最后春梅在守备府因为生殖母凭子贵等等,都表达性的生殖意义。

第二层作用:性与生殖的引申义,权力和地位。生殖尤其是儿子就有机会改变女人在男人心中乃至家庭中的地位。李瓶儿财色兼备,但生儿子让她成为西门家第一宠妾,潘金莲、孟玉楼与之差距最大的地方即为此处;吴月娘正妻生子后,更是一手遮天,权倾西门家;春梅守备府生子后顺利扶正;春梅因为性的关系和生殖的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奴婢,准妾;孙雪娥因为性的关系成功升级为妾,尽管是低级妾;春梅与孙雪娥因为性的差异度和生殖的可能性决定了二人地位的真正高下。

第三层作用:性与生殖的加强引申义,由权力和地位引发的争宠与战争。西门家不断升级的争宠版图即表达了这层作用,包括春梅与孙雪娥的战争及后文玉簪儿与孟玉楼的战争等皆可作如是观。

第四层作用:性交的快乐。《金瓶梅》里,性对于女人最大的意义在于生殖,而对于男人最常见的意义在于快乐(当然,潘金莲、李瓶儿、林太太甚至春梅,她们也乐意享受性快乐),生殖对于男人虽然重要但却不像性快乐一样具有普遍意义。《金瓶梅》性快乐的极致是胡僧药,与尼姑弄来生子符药“媲美”的是,胡僧药是和尚弄来的,从佛到性,作者或许自己也弄不清其中纠结的意念。

第五层作用: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世俗有谓“人前淑女,人后荡妇”,小说若按现实的描绘方式常能更见精彩。《金瓶梅》在描绘潘金莲、王六儿、如意儿等淫妇角色时,总是将带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寄予其中,这是作者随意引用、改写其他淫书的淫秽片段之外所真正见功力的地方,却常常被读者忽视又被研究学者们有选择地放弃了。

第六层作用: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李瓶儿情感西门庆、吴月娘月夜烧香是表达愧疚与和解的;潘金莲醉闹葡萄架是表达气愤和惩罚的;李瓶儿经期试药是表达爱和快乐的;(李瓶儿死后)西门庆与潘金莲、孟玉楼做爱是表达歉意的;春梅假姐弟暗续鸾胶是表达思念和怀旧的……

第七层作用:表达生存的现状。相对于第二层权利和地位,本层更讲究性对于底层的意义。王六儿、贲四嫂及其他形形色色的妓女们卖身求财;宋蕙莲、如意儿献身主子希冀得到一点改变生活现状的福利,甚或只是安稳现实的一点支柱;陈敬济在冷铺里贡献自己的后庭换取一粥一饭;孙雪娥最后与来旺私奔希望过上小夫妻的幸福生活……

第八层作用:表达死亡的意象。武大的死亡意象和潘金莲的葡萄架意象象征了西门庆最后的性和死亡场景;李瓶儿的经期性爱埋下后来死亡的影子;潘金莲的死亡场景充满了性的意象;春梅死在性的过程中;陈敬济死在与春梅苟合完毕的被窝里……

第九层作用:表达作者的反讽。最典型的反讽某过于西门庆与林太太之间的“性战争”。不过平心而论,《金瓶梅》全书对反讽的力度控制都颇显轻浮,即过于夸大和悖离现实,如潘金莲和西门庆最后的性,西门庆在身体已然十分不适的情况下依旧欲火焚身难以自拔,简直是意志力而非性欲在性交;如西门庆死后,水秀才的祭文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西门庆赤裸裸地写成了阳具,简直是视西门家无人……或许这其中表达了作者多多少少的坏心思——当你越读越感觉不像小说的时候,我要提醒你,这其实真的是小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如此热爱金瓶梅——二十七回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ra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