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医养生随笔
《上病下传之理》

《上病下传之理》

作者: 野之老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11:41 被阅读0次

外邪犯上,当然人体上部最开始犯病,但此病往往都会下传,这期间又有那些道理呢?

对于这些问题,黄帝问得更加详细:“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意思是,黄帝说人体经络虽有阴阳之分,但却都属于整体的经络系统!它们不但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而且还上下会通,经脉与络脉相互贯通,如环无端。但往往外邪伤人,有的侵袭阴经,有的侵袭阳经;部位或上下,或左右,没有固定的地方,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对此解释道:“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意思是说,人体之手足三阳经,都会聚于头面。而外邪伤人,一般都是乘人体正气虚弱之时,或在人劳累之后,或当人饮食汗出、腠理开泄的时候,外邪都很容易侵犯人体。而当外邪侵袭了人体头面部,一般病邪都会沿着阳明经下传;若邪气侵袭了人体项部,病邪则会沿着太阳经脉传;如外邪侵袭了人体颊部,病邪则沿少阳经脉下传;最后如外邪侵犯了人体之胸膺、脊背和两胁,那么也都分别会在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所过之处发病。

相关文章

  • 《上病下传之理》

    外邪犯上,当然人体上部最开始犯病,但此病往往都会下传,这期间又有那些道理呢? 对于这些问题,黄帝问得更加详细:“阴...

  • 《病热而有痛之理》

    也就是,患者发热,并伴见有机体疼痛症状的病变机理。 经文中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

  • 终焉之理(上)

    “祂静卧于宇宙的深处,发出难以名状的梦呓。祂是时间的起点,也是时间的终点,万物在祂的梦中涌动……当祂苏醒时,一切都...

  • 提出哲学观点“识你之理,看他之理,知行得我之理”从山沟沟里走出的

    提出哲学观点“识你之理,看他之理,知行得我之理”的作家唐国明 提出哲学观点“识你之理,看他之理,知行得我之理”从山...

  • 治肝实脾

    “治肝实脾”之理始见于《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受肝之病邪。”此为肝病“...

  • 520唐国明哲学宣言: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得《我之理》

    唐国明哲理名言: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 之 理》 唐国明说: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子百家...

  • 病上加病

    我的感冒好多天了一直没好,比之前好了一点,但是还是一直咳嗽,今天咳嗽咳嗽出血了,我赶紧请假出去看病了,医生说我...

  • 病(上)

    病 我得病了。 于是我去看医生。 大夫,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不是感冒,不是发烧,也没有受伤。但我确...

  • 导图281:经

    经 别名 契经 上通下达 上契 诸佛之理 下契 众生之机 路径 凡夫—>成佛

  • 类似之处≠逻辑

    用类似之处替代逻辑,其实是我们的老习惯了,向上可追溯至孔孟时期。 比如,大佬们爱用自然之理去支持伦理之理——上善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病下传之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os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