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杭州
伞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关于荷叶的说法,一位儿童头顶一片荷叶冒雨行走,一种则是3000多年前周武王带兵打仗,遇到暑热,士兵们摘荷叶抵挡炎热。关于笠的说法,则是伞是在笠的基础上发明演变的。还有人认为战车上的车篷比较像,起源于车伞。另有人说起源于华盖,这是最早用于避雨不能闭合的一种用具,在皇帝和蚩尤的战争时,因为黄帝有这个华盖,遮住了太阳和风沙,看清了形势,从而导致了战争的胜利,于是被认为是权利和荣誉的象征。
汉代之前的伞尺寸较大,伞面主要是丝帛或者是鸟类的羽毛,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了丝帛伞。魏晋南北朝时期,纸被用作伞面之后才成为了消费型用具,纸面涂一层桐油防水,又被称为油纸伞。唐代有人用宣纸做伞面,书画家可以在上面泼墨挥毫。宋代广泛使用绿色的油纸伞,《清明上河图》上便是这种,上面油纸伞五十余把。20世纪70年代,现代伞普及。
油纸伞
2·1:油纸伞的历史
依据宋代高承所著《事物纪原》的说法,在公元前11世纪时,中国就有了用丝帛制成的伞,但至今没有实物证据。汉代纸发明后,开始代替丝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涂上桐油的纸成为伞面材料,标志着油纸伞的诞生。唐代曾出现了专门用宣纸做伞面的纸伞,以便书画家在伞面上写字绘画。也正在这一时期,油纸伞传播至日本、朝鲜、南洋等地。宋代广泛使用“绿油伞”,颜色以绿色为主,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热闹的集市上人们用的就是这种“绿油伞”。油纸伞伴随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路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伞普及,才退出历史舞台。
2·2:油纸伞的主要产地
作为一种雨具,油纸伞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气候多雨,二是有制伞的主要材料——竹。这两方面,中国南方的条件都远优于中国北方,这就决定了中国伞业的发展,尤其是油纸伞的发展,主要是多雨和盛产竹子的南方地区。这种格局,甚至到了金属取代竹成为伞的骨干时,依然如此。关于历史上油纸伞的生产与经营,文献中记载不多。近代以来仍从事传统油纸伞生产的作坊,主要分布在浙江、四川、湖南、江苏、江西、福建、云南等竹产区。进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现代金属伞的流行,大量作坊停产歇业,一小部分转向制作工艺伞。
2·3:油纸伞的结构
不管制伞的材料是什么,伞的基本结构基本是一致的。主要由上巢、下巢、伞骨(长骨)、伞头(短骨)、伞面、伞柄、手柄、弹性构件等几个部分构成的。伞具使用时,通过对其伞斗下方的下巢施加推力,该力沿着伞柄方向向前移动,通过伞斗撑起。伞面撑起后,伞柄的弹性构件自动弹起,将其固定。伞面的弧形使伞面不会对风力形成过大的阻力,减少了因风力而破坏伞具的可能,同时也减小持伞时的力度。
2·4:油纸伞的制作
制作一把外形美观的伞具,整个工艺过程中包括几十道工序,按先后顺序可概括为选材、加工零部件、组装伞骨架、贴伞面、伞体装饰等五大阶段。传统手工伞具的制作,在生产方式上采用有序的分工,伞具的各个零部件在不同的作坊中加工,最后到一个工厂里再由一个流水线来组装骨架、贴伞面、装饰等。
削刨竹青、做伞骨、装伞架、绕边线、糊伞、收伞、定形、切伞、晒伞、装伞杆、装伞柄、画伞、上桐油、上光油、缠伞头、穿内线
◎选材
竹、木材、绵纸、布、丝绸、桐油、柿油等。
—伞骨:即支撑伞面的部分,以楠竹(毛竹)最佳。
—伞杆:中间直的那根部分竹杆,一般用箭竹。
—伞面:常见的材料是特制手工棉纸。
—伞托:支撑伞架部分(上、下各一),一般用优质木料做成。
—伞柄:手握的部分,一般用木柄或藤条。
◎云南荥阳油纸伞
相传在腾越城县衙当师爷的郑以公向西街的张姓和周姓两位制伞师傅学艺,并将学到的手艺带回家乡,代代相传,所生产的油纸伞供应整个滇西市场。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油纸伞曾成为甸苴荥阳村农民的主要副业,产品分大、二、小号三种。荥阳村制作的花纸伞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式样美观,一度热销保山、大理、昆明等地。1965年后小油伞停产,仅有少量大油纸伞出售。进入21世纪,当地纸伞业再度引起注意,开始恢复小花伞的生产。
云南荥阳油纸伞 现代荥阳幽香图油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56厘米,直径75厘米
荥阳油纸伞又称“纸撑子”。伞面上涂有桐油,称为“绿衣子”,起到防雨耐潮的功能。相传在腾越城县衙当师爷的郑以公向制伞师傅学艺并将手艺带回家乡,代代相传,所生产的油纸伞供应整个滇西市场。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油纸伞曾成为荥阳村农民的主要副业,一度热销保山、大理、昆明等地。此伞以云华、古永等地出产的毛竹为伞柄、伞骨,伞面绘有墨兰,并写有“云南固东腾冲荥阳油纸伞”等字样。
◎福建洋口油纸伞
福建南平洋口镇油纸伞始于20世纪初,最盛时年产量达5万多把。赣东南一带姑娘出嫁曾以有此随嫁为荣,20世纪70年代开始,传统油纸伞逐渐被新式的布伞和折迭伞取代,当地改为生产小巧玲珑、轻巧美观的小花伞,伞面以手工绘制各种图案。
福建洋口油纸伞福建南平洋口镇油纸伞始于20世纪初,最盛时年产量达5万多把。赣东南一带姑娘出嫁曾以有此随嫁为荣, 70年代后传统油纸伞逐渐被新式的布伞和折叠伞取代,当地改为生产小巧玲珑、轻巧美观的小花伞,伞面以手工绘制各种图案。
福建南平洋口镇油纸伞制作历经数十道工序,伞骨选顺昌多年老竹,桐油选仁寿、洋墩出产的上等桐油,柿浆选用蛟溪的野柿子油,伞面用尤溪棉纸。曾获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福州油纸伞
福州的纸伞制作相传唐五代时期由开闽王王审知从江浙一带引进。最初的形制为直柄式,伞身粗大,但经久耐用。经宋、元、明数百年的发展,福州纸伞质量有很大提高。清乾隆年间,福州雨伞的出口量仅次于布匹、瓷器,居第三位。晚清至民初,福州府全城伞店大小共三百家,规模较大的有“杨常利”和“富贵”,中等规模的有陈世泰、林新利、潘忠明、长利炳、张兴泰、一团和、陈天利、张泉发、潘赏和等十余家,小户约有两百多家。
福建福州油纸伞福建紫色梅花纸伞
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4.5厘米,半径47.5厘米
福州纸伞据传唐五代时即已出现,清代前期出口量仅次于布匹、瓷器。清末民国初期,福州城内伞店大小共三百家,大量出口香港、南洋、欧洲等地。花伞会聘请绘画名师手绘孔雀牡丹、梅雀争春、岁寒三友、粉荷蜻蜓等水墨丹青,五彩缤纷,色彩艳丽。
福建红色花卉纸伞
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4.5厘米,半径47.5厘米
花伞为福州纸伞其中一个品种,据说1982年初夏,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到香港视察,手中拿的便是一把精致且漂亮的福建小花伞,女皇在花伞色泽的掩映下显得更加雍容大方,光彩照人。经媒体传播,超市百货货柜上的福州花伞被一抢而空。
◎台湾原乡缘纸伞
随着一些客家人迁往台湾定居,油纸伞在台湾亦有所发展。油纸伞除了挡阳遮雨外,也是婚嫁中不可或缺的礼物。台湾美浓至今保留油纸伞制作。
台湾原乡缘清影摇风油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7厘米,半径46.5厘米
伞面由36根竹制伞骨撑起,伞骨所使用的竹材,为台湾南投竹山、埔里以及高雄旗山所出产的孟宗竹。传说二十四孝之一的孟宗,因生病的母亲在寒冬中想吃竹笋,遍寻竹林,找不到竹笋,哭倒于竹林中。于是这片竹林在寒冬中生出竹笋。人们将这种冬天生笋的竹子称为孟宗竹。伞面为白底绘竹,并有“摇风清影”字样。
现代台湾原乡缘水墨兰草油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9厘米,半径46.5厘米
伞面由36根竹制伞骨撑起,伞面为白底绘兰花与蝴蝶,有“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诗句。伞头有蓝色包布,伞柄下方缠有白色塑料绳,方便手握。原乡绿纸伞多手绘诗句,是美浓客家文化的一种体现,反映了美浓客家的乡土文化气息。
◎浙江余杭油纸伞
余杭油纸伞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董文远九房开设的伞店。产品主要包括渔船伞、文明伞等。由于品质精良、经久耐用,深受人们欢迎。一些外地香客途径余杭时甚至会在半夜叩门购伞,作为礼物送给家乡的亲友。
余杭江南春色油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6厘米,半径48.5厘米
余杭油纸伞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董文远九房开设的伞店。产品主要包括渔船伞、文明伞等。由于品质精良、经久耐用,深受人们欢迎。一些外地香客途径余杭时会半夜叩门购伞,作为礼物送给亲友。2007年,余杭纸伞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件油纸伞共36根蓝色伞骨,以黄色纸面为底,绘江南春色图,上面题有唐代杜牧的江南春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诗。”伞面有“余杭油纸伞技艺传承基地”印。
现代手绘梅兰竹菊油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208厘米,半径95厘米
余杭油纸伞的制作有70多道工序,包括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排伞骨、穿伞、糊伞、装柄等。这件油纸伞来源于余杭刘有泉老人,他在上世纪油纸伞逐渐被淘汰时,萌生了将这种传统工艺继承下去的念头。他在富阳找到一个生产竹伞架的厂家,用几百元人民币买回了100把竹伞架,但他当时没有掌握加工工艺,只能保管好这批伞骨架。时隔30多年,2006年,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刘大伯通过报纸寻找制伞艺人,4位热心的老艺人聚到一起,找齐制作工具,其中刮刀等工具都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4位老师傅灵巧之手,濒临失传的传统“余杭纸伞”恢复制作成功。这件大型的余杭油纸伞,工艺制作更是高超,非常难得。伞面由36根竹制伞骨撑起,采用上好桃花纸,在柿子漆里浸透后一张一张黏贴在伞骨上,简洁明亮。伞柄和伞骨用发线扎好,糊上伞面,绘上梅兰竹菊图案,涂上桐油,最后悬吊阴干。
◎湖南长沙油纸伞
长沙制伞业源远流长,长沙纸伞是颇负盛名的手工业特产之一。从清末到民初,长沙纸伞店大增,渐有“本帮”和“衡州帮”之分。本帮设店老照壁、北门口、学院街、鸡公坡等处,衡帮店子多在炮厂坪一带。老照壁的制伞大户数李恒茂;北门则为陶恒茂。陶恒茂纸伞以工艺过硬等原因,成为长沙伞业的领头羊。20世纪20年代初,潘氏兄弟的“菲菲伞”问世,成为继陶恒茂之后长沙又一家著名的伞业。
◎湖南益阳油纸伞
湖南益阳伞做工精细,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深受人们的喜爱,故有“湘潭木屐益阳伞,沅江女子过得拣”的说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益阳一带有30多家制伞作坊,伞工1500多人。20世纪中期是益阳纸伞兴盛时期,最高年产量达120多万把。随着尼龙布伞的出现,产量日减,纸伞销售转向国外市场。当代的益阳伞具有伞型轻巧、色泽鲜艳、透明结实、美观耐用等特点,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湖南益阳早木明油纸伞湖南益阳伞做工精细,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深受人们的喜爱,故有“湘潭木屐益阳伞,沅江女子过得拣”的说法。当代益阳伞具有伞型轻巧、色泽鲜艳、透明结实、美观耐用等特点,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益阳纸伞”用楠竹制伞骨,人发作丝线,采用优质桐油、杭州皮纸、桂林伞杆,经过60多道工序制成。其中花伞以彩图、油画、双层花、全硼图案等多种技艺,使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形态逼真,跃然纸上。在印度尼西亚,“益阳纸伞”有“国友”之称,每隔数里,建有亭阁,亭内多悬纸伞,以方便过往行人。
◎四川泸州油纸伞
四川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以生产大红伞为特色。鼎盛时期境内共有100多家作坊,从业人员上万人,主要集中在江阳区蓝田、泰安、沙湾、分水、弥陀、小市等地,年产纸伞2000万把。
随着旅游市场与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油纸伞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喜欢油纸伞的人们逐渐增多,泸州油纸伞开始走向复苏。由于严格保持传统工艺,泸州油纸伞成为这一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泸州满穿龙凤油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5.5厘米,半径55.5厘米
油纸伞为中国传统雨具,四川泸州竹木资源丰富,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2008年,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此件油纸伞为泸州油纸伞传统样式,红色伞面采用古老的套色石印印制龙凤戏珠图案,落款:中国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伞厂。
泸州叶片纹手造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泸州油纸伞在当代又逐渐焕发青春,现代泸州油纸伞伞面图案丰富多样,但最具特色的仍然是那精巧无比的五彩满穿线,该伞用五色丝线穿、渡二千多针,堪称伞中绝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民间工艺特色。本件叶片纹油纸伞是现代泸州油纸伞创新品种,伞面内夹有花瓣及树叶标本,样式清新,是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典范。
◎江西婺源甲路油纸伞
相传宋代,江西婺源甲路村人根据丞相马庭岚从京城带回的油纸伞进行仿制,并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使甲路村成为油纸伞的重要产地之一。甲路油纸伞美观大方,坚固轻巧,在民间有良好的口碑。相传清帝康熙微服在婺源看徽剧时忽然下雨,前排观众撑伞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有顽童向前排观众掷石,石子击中其中一把伞却反弹。康熙帝派人询问,得知那把伞产自甲路,于是有了“甲路伞,甲天下”的说法。甲路伞于1936年曾获得国际产品博览会金奖。
江西婺源甲路油纸伞 甲路紫藤花油纸伞相传宋代,江西婺源甲路村人根据丞相马庭岚从京城带回的油纸伞进行仿制,并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使甲路村成为油纸伞的重要产地之一。甲路油纸伞美观大方,坚固轻巧,在民间有良好的口碑。据传清帝康熙微服在婺源看徽剧时忽然下雨,前排观众撑伞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有顽童向前排观众掷石,石子击中其中一把伞却反弹。康熙帝派人询问,得知那把伞产自甲路,于是有了“甲路伞,甲天下”的说法。甲路伞于1936年曾获得国际产品博览会金奖。该件甲路油纸伞葫芦形伞头,圆形伞面,印有紫藤花和小鸟图案,落款:青霞紫雪点唇风,夏月画于甲路。
民国请用国货八角型油纸伞年代:20世纪30年代
基本信息:长62厘米
1915年国人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被称为“国货运动”,相关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此伞造型独特呈八角形,由32根伞骨撑起,伞面中部彩绘梅、兰、竹、菊四图,图案之间手书“请用国货”四字,伞面的八个角均为黑底白花装饰,整伞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具有时代意义。
◎武汉苏恒泰油纸伞
苏恒泰伞店的创业人苏文受是湖南长沙的伞匠。清同治元年(1862)举家迁到汉口。起初挑修伞担游街串巷,随担少量兜售自制的雨伞。三年后在关帝庙魁北巷口开设苏恒泰伞店,专制湖南油纸伞,因质量上乘,月产量由100余把发展到6000余把,仍供不应求。后又在大火路先贤巷开设作坊。为增加产量,采用分工流水作业制,以7人为一组,4人做伞架(其中再按长达骨、短撑骨、装葫芦和伞把分工),3人格伞衣(2人裕纸、1人刷油)。
油布伞
随着棉布的发明,人们采用油纸伞在棉纸上涂桐油的技艺,发明了在棉布上油的油布伞。它与油纸伞一起,成为中国民间主要的雨具。清代的民间,广东、福建等地还制造黑布伞,行销国外。虽然油布伞坚固耐用,经得起烈日曝晒,不怕暴雨打击,但由于较笨重,花色不多,流行的程度不如油纸伞。不过,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绵绵的雨天里,杏黄色的油布伞连成一片,为人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黄色木质伞头,黄色油布伞面,竹制伞架,18根伞骨,伞杆为整根竹制成。这是本馆收藏的江苏高茂源伞行油布伞之一,本馆还有其他几件油布伞,直径从1.2米到3.5米不等,撑开时需要3到4个成人一起合力配合,堪称大号黄油布伞。
现代周永丰阳伞厂西湖风景图布伞年代:20-世纪50年代
基本信息:长52,半径42
该伞是20世纪50年代产品,14支钢骨木杆布伞,图案是杭州的西湖风景。周永丰阳伞厂是上海上世纪知名伞厂,以生产晴雨伞为主,20世纪中期,后因行业调整,改名为上海伞厂。
工艺伞
现代傅月樵万缕丝工艺伞年代:20世纪80年代
基本信息:通长68厘米,半径48厘米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傅月樵作品,曾获第43届全国工艺品、旅游产品博览会铜奖。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伞面用白色纱线,以传统的花卉纹饰为基础,再穿插一些不规则的几何图案,用十余种针法进行挑绣而成。10根金属伞骨及伞斗,木质伞柄及伞杆。整件作品把万镂丝花边特有的疏密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既是实用品,更可为欣赏佳品。
手工钩花阳伞 现代江西甲路童子游乐花布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58厘米,半径42厘米
江西甲路不但有油纸伞,还有其他种类的伞,比如采用丝绢、棉布制作的绸布伞等。工艺上继承了传统的制伞技艺,绘画保留民间风格,既有传统又有创新。该伞伞面棉布质地,深蓝色,绘童子游乐图,30根伞骨,竹制伞骨、斗、柄,风格独特。
西湖绸伞
丝绸很早就被当作伞面材料,尤其是中唐以后,随着丝绸的普及,绸伞进一步流行。南宋临安是全国的制伞中心,市场上绸伞品类众多,有大小黄罗伞、清凉伞,红绿小伞和方伞等,供顾客选择。及至近代,杭州西湖绸伞作为绸伞家族最靓丽的一支,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绸伞的突出代表。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小巧玲珑,风格典雅,伞头造型多借鉴西湖中的“三潭”,伞柄的造型除了注意艺术上的变化外,还要求手感舒适、线条流畅。同时,花线的穿制、伞扣的造型饶有民间风味,也烘托了绸伞的精美工艺,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
3·1:西湖绸伞的诞生
西湖绸伞为杭州都锦生丝织风景厂首创。杭州著名实业家都锦生组织一批工人赴日本学习,他们从日本绢伞中得到启发,回国后决定利用杭州本地竹和绸创制比绢伞更好的绸伞。都锦生不惜代价试制,并四处寻访民间制伞的能工巧匠,几经周折,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确定以杭州近郊特有的淡竹制伞骨,以西湖风景图案刷印工艺作绸伞面上的装饰。因其伞面用杭州的丝绸,并饰有西湖风景的图案,故称 “西湖绸伞”。
都锦生(1897~1943),号鲁滨,杭州人。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专业,留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中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1922年在杭州茅家埠办都锦生丝织厂。1932年,都锦生从日本带回几把日本绢伞,以其为样,试制绸伞。都锦生请温州、富阳制伞艺人解决伞骨的制作问题,又以西湖风景为图案采用刷花工艺装饰伞面获得成功。
3·2:西湖绸伞的制作
西湖绸伞制作精良,生产全过程有18 道工序,技术要求严格细致,其中擗青、上架、裁剪、糊边、伞面装饰、穿花线、贴青等工序尤为关键。如穿花线,一把伞要在细密的缝隙中穿针走线,来回交叉编制网纹,共穿296针,工艺之精湛、制作之细腻,令人叹为观止。又如贴青,要求制作者将每支竹骨的青,一支不错地胶合到原配伞骨的绸面上,倘若伞面收拢又回复成一支天然竹节。西湖绸伞之伞顶多以“三潭印月”的潭为造型,品位高雅,独具杭州韵味。
形制:
西湖绸伞每把有35根伞骨,每根伞骨0.4厘米宽,若劈成36根,就需要“抽骨”以保持竹筒圆润,竹节平整。
材料:
伞骨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这种竹篾质细洁,色泽玉润,烈日曝晒也不会弯曲,是劈制绸伞伞骨的上等优材。将近白露时挑选竹龄在三年以上、色泽均匀、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取其中段2至4节。由一节淡竹筒劈成32根或36根细条,另配骨撑,组成伞骨,张开时是圆形的伞,收拢时象是一段圆竹。
3·3:纷繁多样的西湖绸伞
早期西湖绸伞仅有刷花,图案以风景为主,有“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9种。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绸伞研究组,由竹振斐主持,对绸伞的印花、伞面装饰、头柄造型、使用性能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产品更趋完善。目前西湖绸伞有10余个品种。以伞面图案的形式可分为刷花伞、刺绣伞、绘画伞。在伞面上刷花、画花和绣花,俗称绸伞工艺中的“三花”。
现代刷花平湖秋月西湖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伞面半径37厘米
伞头为木质涂红漆的三潭印月造型,竹制伞斗上穿有红、白、蓝、玫红四色花线。伞面贴青,采用玫红色乔其纱材质,刷花平湖秋月图。木质伞杆,木质红漆手柄,伞扣为咖啡色丝带。西湖绸伞刷花工艺步骤繁多,需先由设计师设计出一套刷花图稿,再根据图案层次雕刻出一套几块的图案花版,花版材料可用上了桐油的硬纸板(或塑料薄膜片、人造革等),刷花师傅再将模板覆盖在伞面合适位置,由主题到背景,由近及远,由深到浅,根据图案色彩一层一层分别用毛刷在钢丝网上来回拉刷,使颜料以雾状均匀散落在伞面,使刷花图案看起来有一种雾朦胧的感觉。
刷花华港观鱼西湖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半径37厘米
西湖绸伞为杭州传统工艺品之一,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以竹作骨,以绸张面,因其伞面绘有西湖风景图案而得名。西湖绸伞伞面图案的形式可分为刷花伞、刺绣伞、绘画伞。在伞面上刷花、画花和绣花,俗称绸伞工艺中的“三花”。刷花采用多种套色,以杭州西湖风景为题材。该件伞头为木质黄色三潭印月造型,竹制伞斗上穿有橙、红、蓝、粉四色花线。伞面采用黄色乔其纱,刷有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图。
现代手绘西湖四景西湖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半径37厘米
伞头为牛角质三潭印月造型,伞面由32根竹质伞骨撑起,伞斗穿有红、绿、黄、蓝四色花线。伞面贴青,采用粉红乔其纱材质,木质伞杆,牛角手柄,饰有伞坠,伞扣为玫红色丝带。此伞将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西泠秋意、平湖秋月四景绘于伞面上,是现代西湖绸伞一种创新之作。
彩绘百子图西湖绸伞在古代中国,伞的使用具有强烈的等级性,成为社会身份的象征。皇帝出行用华盖。宋代规定:百姓、官吏伞一律用青色,天子用红黄二色;明代规定庶民只能用纸伞,不能用罗娟凉伞。后魏时期开始,伞正式用于官仪,成为皇家礼仪一部分。
现代土家族印江龙凤满穿油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53.5厘米,半径44厘米
大红伞面,上印有龙凤呈祥图案,喜庆吉祥。在贵州,人们认为油纸伞的“油”与“有”谐音,“纸”与“子”同音,伞张开后呈圆形,在喜事中常被寓为早有贵子,圆满吉祥的意思。红色伞面印龙凤图案,28根伞骨,伞穿满穿红、绿、黄等颜色丝线,竹质伞杆。
现代傣族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56厘米,半径41厘米
绿色伞头,伞面黄色,伞边缘一圈红色,伞面中部对称绘喜上“梅”梢和佛手花卉图案,伞斗穿红、绿花线,竹质伞杆,木质红色伞柄。
现代布依族蜡染桃心布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37厘米,直接76厘米
圆形布伞,共28根伞骨,红色底色,染蓝色心形图案,伞斗穿红色花线,木质手柄。这件蜡染布伞撞色得可爱,颜色搭配得鲜艳醒目。
现代傣族油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7厘米,半径50厘米
伞头咖啡色,伞面上半部分和伞边为咖啡色,中部为本色,无纹饰,竹质伞杆,是比较本色的傣家人使用的油纸伞。
现代印江土家族双凤朝阳油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53厘米,半径43厘米
绿色油纸伞面,绘双凤朝阳图案,共28根伞骨。在贵州,人们认为油纸伞的“油”与“有”谐音,“纸”与“子”同音,伞张开后呈圆形,在喜事中常被寓为早有贵子,圆满吉祥的意思。
现代布依族蜡染吹笙图布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53厘米,半径40厘米
伞面采用蓝色棉布,图案运用布依族传统手工技艺蜡染法制作而成。22根伞骨,竹质伞杆,伞面印有4对动作一致的布依族吹奏芦笙图,人物两两相对,气氛愉悦。
伞为媒
走向世界的伞
在中国以外的一些地区,很早就出现了伞。在古埃及,伞是法老仪仗的一部分;在古希腊,伞是贵族妇女遮阳的专用器具。在漫长的中世纪,除了教廷保留了仪仗意义的伞外,伞并不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般认为,真正作为人们生活用具的伞,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来自中国。在唐代,中国伞便传到了朝鲜与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从16世纪中叶后开始有零星的中国伞进入欧洲,但直到17世纪中叶,伞才开始走进欧洲人的生活。伞走向世界,不仅给各国的人们带去便利,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在今天,世界许多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伞文化。
5·1:古埃及和巴比伦
在古埃及和巴比伦,人们也用伞来遮阳光。不过.当时伞主要是荣誉和权威的象征,只有皇家和身居高位的人才有用伞的权利。古埃及人为精心制作的莎草纸伞和孔雀羽毛伞赋予了宗教的含义。他们认为,苍穹是由女神努特的身体构成的,她的脚尖和手指尖着地,而躯干就像一把巨伞那样覆盖着大地,人造的伞被当成努特的小型化身,因而只应罩在贵族的头顶上。
5·2:古希腊和古罗马
在距今2000年前,古代希腊人使用伞遮档阳光,但那通常是女人们的专利,男子用伞会被耻笑,认为是太女人气了。大约在公元1世纪,一些罗马妇女开始在伞面上涂抹一层油,以便能在雨天使用。当时曾出现了她们能否将伞带入圆形剧场的事宜发生了诉讼,但女人们赢得了官司。然而,在整个中世纪,都不见有日常生活中用伞的记载,只是在罗马教廷,教皇将伞作为仪仗的一部分,就象古代东方那样。
5·3:伞在亚洲
源于中国的油纸伞,从唐代开始相继传至日本、朝鲜、越南、泰国、老挝等地,并在各地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油纸伞,其中最著名的是日本和伞及伞文化。油纸伞是在飞鸟时代由中国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原先是佛教仪式中所使用的法器。日式油纸伞常会把伞柄和伞骨髹上黑色,有时也有其他颜色,伞面图案具有日本传统特色。在江户时代开始普及。
◎日本和伞
和伞源于中国,从江户时代开始广泛用于民间。元禄年间,伞的不同用途开始被发现,僧侣和医生们用较粗短的蛇目伞,而各种商号会在雨天时借给客人在伞面上绘制了商家广告的伞,伞也成了歌舞伎使用的小道具之一。进入现代,和伞作为生活必需品的使用机会逐渐减少,但是作为趣味用品、舞蹈或戏剧时的小道具,在传统祭祀或仪式茶道等活动时,或作为日本土特产品,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代表日本传统文化的茶道和日本舞蹈、歌舞伎等,和伞更是必不可少的道具,成为日本文化重要的象征之一。
现代紫地花涡日本和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79.5厘米,半径39厘米
伞头为木质髹黑漆,36根伞骨髹黑漆,伞骨上穿黄色棉线。伞面为紫色纸质材料,上有漩涡状白色花卉纹饰。伞柄黑漆,伞柄上分两段缠有塑胶绳。在唐代,中国伞传到了朝鲜与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和伞是日本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载体,比如日本茶道表演中用的番伞,歌舞伎男子表演持黑色或茶褐的伞,女舞妓用粉红色的伞,而艺伎手中则常持紫色的伞。日本天皇出行时,都有一把直径两米的红色绸伞,作为其绝对权威的象征。日本和伞有比较明显的特色,其中之一即是伞骨、柄善髹黑漆。
现代连狮子漫画日本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24.5厘米,半径17厘米
伞面共20根伞骨,以黑色为底色,绘日本漫画人物形象,并配有文字“连狮子”。“连狮子”为日本歌舞伎的一种舞蹈,讲述的是大狮子与小狮子的亲子之情。
现代尼泊尔工艺布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2.5厘米,半径44厘米
现代直杆伞,8根伞骨,伞面由红、蓝棉布相拼而成,绣有红、黄、蓝三色花卉和绳纹纹饰,花心处装饰有小镜片。伞骨、伞柄金属质地,手柄包有棕色棉布,其上绣有绳纹。整件伞体现出了典型的异域特色。
◎泰国油纸伞
泰国北部的清迈的油纸伞工艺有200多年历史,以青竹制成,颜色鲜艳、图案多样,包括花草、动物、人物和风景,伞面除圆形外还有方形,极富民族特色,其中以“伞村”博桑村出产的伞最为著名。
现代泰国孔雀花卉棉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0厘米,半径43厘米
橙色伞面,彩绘孔雀、花卉图案,色彩鲜艳。泰国博桑伞以桑树皮纸制作伞面。人们把桑树皮煮软、清洗、捣烂、再洗、漂白,然后用布捞起多次增加厚度,再于阳光下晾干。制伞工序包括削竹、组合伞架、上伞面、绘花、晾晒等。博桑油纸伞以油彩手工绘画。
现代泰国孔雀花卉油布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69厘米,半径41厘米
油布伞,伞头木质,泰国佛塔形状,橙色伞面,绘孔雀花卉图,28根伞骨,伞斗穿白线,竹质伞杆,木质手柄。泰国不但油纸伞出名,油布伞上也同样彩绘孔雀花卉图案。
现代泰国花卉迷你棉纸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27厘米,半径17.5厘米
伞骨以青竹制成,伞面以桑树皮纸制成,蓝色底,绘有淡雅花卉。整把伞尺寸较小,为典型的工艺伞,装饰性较强。
伞在欧美
大约在16世纪初,随着伞传入欧洲,南欧有一些国家已经知道伞,虽然其使用主要还是限于宗教目的。至迟到16世纪中叶,法国也有伞传入,较多是王室成员使用。然而,到18世纪中叶,已经有许多巴黎人用伞遮阳挡雨。与此同时,海峡对岸的英国人正经历着一个接受伞的令人难堪的心理过程,因为他们觉得用伞是违反天意的,而马车夫则担心人们在雨天用伞可能会影响他的生意。不过,英国人很快从这种困惑中摆脱出来,不仅如此,他们对伞的感情似乎超过了任何民族,以致被称为“伞的王国”。
现代James Smith &Sons淑女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79厘米,半径48厘米
布伞,伞顶为黑色,伞边缘为奶白色,配有蝴蝶结,素雅大方。伞柄、伞骨、伞斗均为金属。手柄上坠有长流苏。James Smith &Sons史密斯父子商店创始于1830年,店址位于英国牛津街。是继1750年斯卫纳•艾丹尼•布里格伞之后,英国又一大制伞品牌。该品牌的伞沿袭传统,格调古典、高雅。
现代Burberry经典格子淑女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96厘米,半径67厘米
直杆伞,伞面为Burberry经典格子纹饰,手动式开启方式,钩形皮手柄。Burberry是英国一大时尚品牌,生产服饰、伞具等。经典格子纹饰的灵感来源于苏格兰风情的格纹,由红、白、黑、浅棕四色组成的格子图案,最初运用于风衣内衬上,后来几乎成为了巴宝莉的同义词。1924年,巴宝莉将格子图案进行注册,1967年开始用在雨伞上。
MISS RAIN 男士狮子头柄黑色直杆伞 MISS RAIN 女士一体枫木直杆伞现代伞
伞的基本结构从古至今几乎没有本质的变化,但制伞的材料,包括伞骨和伞面,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成为现代伞与传统伞区别的标志。1852年,英国的塞缪尔·福克斯发明了钢制伞骨,迈出了伞的现代化的最初步伐。现代设计采用的钢管伸缩技术使可折叠伞成为右能。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尼龙、塑料和防紫外线伞面,伞的历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代伞伞骨
现代伞的本质是伞骨材料的革命。这些伞骨包括钢、铝、塑料、树脂纤维、有机玻璃等。其特质主要体现在将坚韧和轻盈融为一体。伞骨材料的改造使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增加了生产能力。
◎现代伞面料
和传统伞面材料的单一相比,现代伞面材料可谓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随着新材质和新需求的出现,还出现了防UV紫外线吸收剂和具有透明科技感的PVC材质伞。新材料的运用不仅在功能上增加了坚固度,更加经久耐用,也为伞的审美拓展了空间。
现代上海世博会荷兰senz°风暴晴雨直杆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长70厘米
非对称性小伞,橙色伞面,由8块三角形伞面单元缝合而成,三角形伞面单元邻边保持等长,伞面印有荷兰郁金香图标及“Holand”字样。该伞杆架设于被遮蔽物的非中心位置,伞面一长一短,伞面逐渐变窄,造型独特,整件伞设计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原理,能承受高达100km/h的风速。senz°是荷兰一家抗强风伞设计公司,其创始人之一的Gerwin Hoogendoorn设计出senz°原型产品,曾获得红点国际设计奖等。
◎折叠伞
金属材料的运用为伞的进一步变形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导致了现代折叠伞的问世。1928年,德国科尼普斯公司的所有者汉斯·霍普特发明了可折叠的雨伞,从此折叠雨伞因为方便而流行起来。在中国,折叠可能经历了一次独立的发明过程。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老焱若教授从人体肘关节能曲能伸受到启发,设计出可折叠伞,由北京中孚厂制造。折叠伞因其携带方便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很快在全国流行。
现代nubrella头盔式雨伞年代:现代
基本信息:前后长69厘米,高46厘米
盔面由两块黑色菱形防雨布与四块透明菱形塑料膜拼接而成,直径宽于肩部,防止雨水淋湿,通过透明薄膜可视前方路况。头盔由7根半圆弧形金属杆搭建框架,底部有4根束缚带,可将头盔固定在肩膀上,头盔前端底部有一手柄,上有一红色按钮,控制7根金属支架闭合。
◎世界现代伞生产
英国是最早从事现代伞制造的国家,有著名的雨伞品牌。伦敦皮迪利大街的斯卫纳·艾丹尼·布里格店成立于1750年,成为英国顶级雨伞的代名词。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伞业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K&R,Bremshey和Bauer是当时最主要的三个生产商,分别拥有Kobold,Knirps和Boy三个品牌。美国Brooks Brothers和Totes也是当今闻名遐迩的雨伞品牌。1974年Bremshey在台湾建厂,1979年被K&R收购。
6·2:当代中国伞业
现代伞出现后,以其轻盈坚固,花色繁多吸引着当代人,迅速占领了世界的伞市场,使传统伞业不断边缘化。20世纪60年代,台湾雨伞业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雨伞王国。八十年代后,台湾雨伞厂家相继转向中国大陆。中国制伞行业生产企业超过2000家,成品伞企业主要集中在闽浙两省,并在浙江杭州市、福建晋江东石镇、浙江上虞崧厦镇、萧山南阳镇等地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特色经济区域。目前中国大陆年产晴雨伞15亿把,其中9亿把出口到国际市场上,世界晴雨伞市场65%以上的产品来自中国。中国伞业在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期后,重新成为世界制伞工业的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