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深人静捧书嗜读或者执笔时,于无声中梳理身体的疲惫和精神上的渴求,我有时也会源于现实的功利问自己—文学对于一个警察,到底有没有意义?
答案是肯定的。
或者说,对于一个警察,文学具有更加积极和突出的意义。文学对于人精神上的滋养作用无可替代。一个善于感受和思考的灵魂,总能在优质的文学作品中得以丰满。阅读和书写,可以赋予生命源源不断的力度,超越世俗、增强尊严,提升个体的接受力和创造力。
阅读带给心灵的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赐予。文字诉说着历史,记载着文明,用客观的口吻追忆着历史。过去成为今天的历史,而今天也终将过去,文字就这样镌刻着历史的进程,让心灵体验百转千回。不用撕心裂肺的嚎叫,不用枯燥无味的絮叨,只是安静的倾诉,把每一个文字传达到读者的心中,文字紧紧地将心灵环抱,让心灵舍不得离开这种温存。
文字的世界,可以没有欺骗,没有谎言,它可以让你欣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让你概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可以让你迷醉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美好之中,也可以让你沉浸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悔恨之中。
他带给心灵真实,描绘着芸芸众生的高尚与卑劣,刻划着心灵的美善与丑恶。具体到肩负重要职责的警察来说,高质量的阅读和书写,不仅仅是一个人拓展成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形成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追求什么样的趣味和格调的问题,他还关系到一个群体——使命能不能更好完成,事业能不能高标准传续、职业文化能不能更加有力地发展和延续。
警察是一个职业使命凸显的身份,进入这样一种角色,就意味着承担更多的社会压力,面对更为尖锐的人性考验。我记得老民警的窗台上兀自开放着毫不名贵的花朵,然而他的工作压力是过于巨大的。年轻貌美的女警,头发上戴着素色发卡,然而他在微小的岗位上常常领受来自民众不理解的职责……
我采取什么方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工作呢?我经常会带着一本书,在午间时刻或∵繁忙间隙,翻开一节沉默而深情的诉说,在优美文字或深刻哲思的调节下,结束或者开始一段繁忙紧张、与美无缘却飒爽庄重的工作。
存在的,都是必要的。
如今工作过后,家务之余,深夜之中,捧着各类书籍阅读已成习惯。书写和记录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可或缺。受益于这两个沉静的爱好,更加坚定了在人生道路上,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二者不但能够让我把内心真爱的价值转换为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真实,而且能够实现较为深入的表达和更为真诚的传递。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因为得到收获而感到快乐。不单是我,更多的警察越来越注重内在心灵的维护和自身道德的修养,更多的警察朝着“儒武兼休”的方向悄然进化,越来越多的警务活动越来越凸显人性的光辉,接近帮助和救赎,越来越多的各层管理者越来越注重警察文化的建设和提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喜文乐读,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起步就会有发展。平时战斗在保障安全,维护稳定,彰显公正的一线,业余时间在文学创作、诗词歌赋上耕耘,培养情操,提升素养,为公安队伍规范化建设添砖加瓦。我相信,从一个平凡的警察所萌生坚持的文学教养过程中,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未来趋势和大致走向。
这个走向指引着警察这个群体更加强大,更加文明,更加富有人性和担当。在日益浮躁激进的现实冲突中,更加沉稳大气,更能肩负好新时代赋予的各项职责。人的生命毕竟有限的,如是不想将时光流逝于无谓的奢华和功利争斗之中,书写和记录确实是修炼心情、升华情操的一个好途径,对我们日常生活是大有裨益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文学之于警察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