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亲吻过阳光的味道?你可曾呼吸过泥土的芬芳?你可曾倾听过森林中山泉的寂静?你可曾在晴朗的夜晚凝视夜空,感叹宇宙的浩瀚无际?
当我们的大脑中充满了噪音,我们是否还有感受世界的能力?
1
如果没有,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闭上你的眼睛并对自己说:“我想看看我的下一个想法是什么。”
然后集中精力并等待你的下一个想法出现。就像猫注视着老鼠洞一样聚精会神。
什么样的想法将从这个老鼠洞中出来呢?是不是必须等很久,大脑中才会有念头出现呢?
这时,你就会短暂地体会到作者在本章中所提出的临在状态。在临在状态中,我们会短暂地从思维中解脱出来,处于非常平静并且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
卸下对和错包袱,过去和未来的包袱,所有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当下这一刻,这时,我们会暂时地脱离时间性,体会到临在状态。
但是,只要我们注意力稍微一放松,思维就会趁虚而入,我们的大脑中就又充满了噪音,内心的平静状态就会被打破,你又回到了时间里。
许多人在他们的思维中想得太深,所以自然界的美丽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看到一朵花时,他们可能会说:“多美丽的花啊!”,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对美的感知。
没有思维下,对美的感知和利用思维对美进行诠释,这是不同的。当你处于无思维状态,并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感知一朵花时,你会看到她鲜艳的色彩、闻到它吐露的芬芳、听到微风吹过花枝随之摇曳的声音,这时你会感到临在状态的到来。
感知和思维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宽,你就会越深入地体会到你作为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你会更有意识,并处于强烈的临在状态。
但是,我们通常总会处于无尽的思维之中。我曾经经常会感到无聊和烦躁,所以不断地刷各种新闻,任凭无聊的信息拉走我的注意力,然后在其中沉迷良久。
如果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出现的话,我会在大脑中“导演”一些心理电影。在电影中我会把自己想象得更好,更强大,或者未来更有乐趣。
遇到这本书,我才知道,永不停歇的大脑噪音,使我丧失了对世界的感知。
那么我们如果持续地保持临在状态呢?
作者指出,沉默是临在状态非常有力的一个载体。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沉默是进入当下时刻最容易、最直接的方法。即便有噪声,在声音空间之下还是会有一些静默之音。倾听沉默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创造宁静。
我渴望救赎。我渴望健康,我渴望快乐,我渴望温馨,我渴望被看见,我渴望被认可。我害怕消失,我害怕就此结束。我想家,我想妈妈。
寒冷的风像刀子划在我的脸上,生生的疼,我突然有些兴奋,心跳每秒钟有120下,我能听见它的声音。但是我双腿抖得厉害。
我慢慢坐了下来,坐在大楼边沿的台阶上,双腿放在大楼的外立面。
我在恐惧吗?还是在兴奋?
感受这快要跳出来的心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