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丫的安踏鞋口破了一个小洞。早上,搞完卫生后,便找来针线坐在沙发上细细地缝补起来。前一阵,还象征性地补过一次袜子。从前还不曾这样,如今,扔东西的时候,扔不下去了,想想年轻那会儿的行经,很脸红。
破处在鞋口的后面,补起来有点费劲,一针一针地补着,突然就想起了小时候父亲为我们补鞋的情景。
父亲补鞋通常是在早上早饭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冬天早上,父亲补鞋的样子。
记得早上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经常看到父亲坐在炕头上补鞋,面前满是针头线脑剪子锥子等。
那时候,家里贫穷,孩子又多。父亲之所以选择早上补鞋,就是因为每个孩子冬天只有一双棉鞋。冰天雪地的一天下来,个个鞋都湿的透透的,父亲只好晚上把鞋放在锅台上烘干,早上早起,在孩子们起来前把鞋补好。
早些年,父亲补鞋不戴眼镜的。
后来,眼睛花了,慢慢地就戴上了眼镜。这时候,已经不需要补鞋了,父亲戴眼镜多半是看书。
父亲戴眼镜时的样子很可爱,眼镜架在鼻梁上,手里拿着一本书,看人的时候就从眼镜的上方露出一双眼睛。
这番样子,我们在影视剧里经常看到。戴眼镜的父亲大有学究的范儿,本来嘛,父亲原本就是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父亲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最有学问的人。
只要是闲暇时候,父亲永远都是手不释卷,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这四大名著,父亲几乎翻烂了。还有,隋唐演义、济公传、包公传、三侠五义等等古书,也是父亲的最爱。
父亲是个故事大王,讲故事颇有名气,故事大多取材这些古书。
对于新鲜事儿,父亲也是兴趣浓厚,很小的时候,就记得父亲给他自己订了报纸,名字是“红色社员报”,父亲习惯叫红Sai(读三声)儿社员报。
后来,我长大了,订了小说月报、知音、湘江文学等杂志,每期来了父亲也要从头看到尾一篇不落。
为了看书,父亲备受母亲的指责,母亲常用的话是:书,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菜吃?对于母亲的指责,父亲似乎是可以忽略不计。或许,在父亲心里,书可以是饭,可以是菜吧。
转眼,你离开我已经整整十五个年头了,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我是那么的不堪。
很多心思早已随你而去了。
今生,还会有谁会让我如此在乎?今生,还会有谁像你那样在乎我?
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有一天可以和你在一起,还要听你讲狐仙鬼魅的故事,还要牵着你的手,一起逛大街,你习惯说大gai(读一声),一起包饺子,还有,给你做你喜欢吃的红烧肉,给你煎不放盐的鸡蛋饼……
你在天堂可好?
我们是在四月里走散的。
四月里,风清景明,四月里,早长莺飞,四月里,想你……
前年,大姐夫也去了天堂,他的远行,我也是万分不舍。你们还算合得来,大姐夫心细,他会照顾你一些。
你们都要好好的。
很惭愧,我补的鞋,实在比不了你,若你在,那该多好,相信你补的鞋,小丫定会喜欢。
她和我一样,深深地爱着你,时常念叨你。你没有吃过她烤的面包,没有看过她写的文章……都是她的遗憾。
对了,你给她买的那个会说话的哆啦A梦,依旧还在她的床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