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带着400多号人一起读《今日简史》,通过20天的持续行动,差不多快读完了。我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时代大家需要的并不是快速阅读,反而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读,持续行动,一页一页读,这才是让我们获得真知灼见的重要手段。只有你能慢的下来,才有可能自发涌现出“快”。快不需要被教会,慢才需要。
这个时代有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崇尚快,崇尚立竿见影,崇尚马上理解,崇尚秒懂。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我们的主观意愿不能代替客观的真实情况。
我们的学习到底能不能真正如愿以偿,很快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呢?我们每天都在看别人很快成功,但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做到呢?如果我们达不到的话,是因为方法不对呢,还是因为本身这件事不太可能呢,还是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有偏差呢?这些问题的答案,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智商和智慧。
我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要取决于我们给自己讲什么样的故事。人总是会相信一些故事,哪怕这个故事是虚构的,是夸大的,是不符合实际的。
我认为,考虑到互联网广大用户的学习实际情况,信快速阅读,不是切合实际的故事。快速阅读太过于强调速度,以至于脱离了大多数学习者真正需要知道并执行的道理。
也就是说,目前放眼望去,互联网上大多数用户需要的并不是快速阅读,而是慢速阅读,打好基础。注意,当我们大多数人还在对“听说读写”感兴趣的时候,当大多数人还在挣扎把一句话组织好的时候,其实你很难指望大家通过简单学习,驾驭好快速阅读的技术和技巧。
你在网络上看到的“脱颖而出”的快速阅读的导师们,很多人在被你看到以前,其实经历了大量的默默无闻的“慢速阅读”的煎熬,某天赶上知识东风,一夜崛起了。而如果你直接学表面,却没看到整体,内功不够,学花架子,非常容易走火入魔。
注意,我从来不反对“快速地”阅读,因为快速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定位信息,找到关键点。我甚至可以说是一名快速阅读的高手,在我大学的时候,曾经实践出一套训练方法,可以极大倍数提高阅读速度,甚至可以在不用阅读文章的情况下直接做对所有的阅读题目。而且我把这种方法用在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的笔试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另外,现在比较火的影像阅读,也就是所谓的Photo Reading,我在2007年就已经接触并反复练习。所以谈论快速阅读,我是有资格去说这件事情的。
我反对的是学习“大跃进”。在学习道路上寻求跨越式发展,忽略客观进步的规律,会破坏我们学习扎实进取的心态,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后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才能矫正回来。我在各种渠道浏览了许多快速阅读变现者的文章,我发现很多人经过长期快速阅读的摧残,已经自废武功,除了标榜自己读的很快,一天一本,形容枯槁,思想匮乏,已经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了。这就是练偏、练残了的样子,因为没有看到学习的全貌。如果你用同样的时间和力度,做点“慢功夫”的事情,进步会更快。
但是这个时代的斜杠青年们要着急变现,做不了任何慢的事情,反而把快作为自己的能力标榜,罔顾实际规律,闹出了不少笑话。
年初,有一本行业畅销书比较火。我也特意买回来,用两天时间,认真看了一遍。注意,当你读了很多经典作品、高难度作品(比如过去一年我们读了《资本论》《国富论》《战争论》),你去读畅销书等大众通俗读物的速度自然很快。读完之后,我写了一篇感悟。之后,我看到,有几位快速阅读达人,也写了感触。
我特意抱着学习的心态,看一下快速阅读的专家们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然而我却发现,这些阅读感悟就是把书里的一个章节拿出来重述一下,却忽略了整本书里传递的思想和逻辑。我突然感觉很失望,但愿他们不代表快速阅读的最高水平,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学习这些内容而受到误导。这些解读和书本作者原有的含义,已经出现了偏差。
但是假如快速阅读专家认为,对某一章节的理解,就可以代替对整本书的理解,那么我认为,快速阅读让学习者付出了巨额的代价。因为同样的时间,我们都读一本书,得到的认知视角完全不一样。我们不求阅读理解有多深刻,但我们至少,在理解基本含义上不能出现偏差吧?当我发现快速阅读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到时候,我确实是感到很惊讶的。但愿我看到的不是最高水平的代表。
一本书内容不光是几个例子,几个观点,而是例子和观点的组合编排所涌现出来的作者思想,作者切入问题的角度带来的启发借鉴。但是快速阅读如果不在这方面对你进行引导,却更侧重强调快餐式的内容消费,从学习的效果来看,你阅读得越快,损失越大。
这么多人在“快”上下功夫,是因为知识付费本身是一门赚钱生意,一定要以快为主打卖点才能吸引到更多人付钱。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需要的是慢阅读,因为“慢”才能把基础打好;慢,才能把积累做到位;慢,才能让你有思考的空间;慢,才能让你在行动中感受你自己的不足;慢,才能让你有机会品味文字的内涵和逻辑的精妙所在。这些是走马观花永远无法获得的体会。
但有些人一直沉溺在“快”的人设当中不能自拔,为了维护自己“快”的形象,就只能不断挑选简单易懂的书,一天翻完,打卡秀勤奋。当我们在潜意识里已经为了“快”开始寻找自己能轻松看懂的书的时候,我们已经把目光往下看,而不再刻意要求自己进步了。长此以往,自己的水平停滞下来,周围团结了一批同质化的人,大家同声相和,抱团取暖,就真的会慢慢被时代所抛弃了。
而当你慢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能把每一步动作做到位,不放水,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就自然会发生质变。质变的结果就是你自然就能快起来。“快”的技巧和技术是可以在 “慢”的积累中渐渐悟到又悠悠涌现出来的。当你的慢功夫下得好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别人专门教你,自己也能开窍。这是一种生长的力量,把种子种下去,给足阳光空间浇灌,就能慢慢长出生命的绿芽。
但是我们现在学的往往是催肥催熟术,期待种下种子20分钟后就能结出果实。我们看了很多“成功案例”,于是也信以为然。其实商业的宣传可以造假,并没有那么十足可信。我们永远可以相互分享学习的感觉,却无法检验学习的真实效果,因为别人在舞台上表演,你就像看魔术一样,看不清真相。
我希望大家不要浪费时间求索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意识到一些事情没有意义,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比如一辈子。踏踏实实做一些复利靠谱的事情,而不是永远飘在表面。
飘在表面,你就永远会对新鲜事、新热点、新话题感兴趣,但是话题烟消云散以后,你的内心仍然空虚,并不会感觉沉淀下了什么,却要马上去追下一个热点。如果你反向而行,真正去积累一些事情,内化成自己的第一反应,那么你迟早会发现,你反而可以成为一个制造热点的人。
说这些话可能会侵害一些机构的商业利益,但是我觉得我必须要把我理解的真相讲出来。真实的情况是,通过持续稳定的慢阅读,能让你真正自发感觉到很多“快”无法理解的角度。有意思的是,当你慢下来之后,反而可以轻松“快”起来。而如果你没有打牢基础,当你快起来以后,你却再也无法慢下来了。把飞机飞上天很厉害,但是你还得安全降落活着下来。
我做了两年6期英语晨读课,每次都会遇到一个普遍的问题:很多学生的英语朗读速度都非常快,并不是因为多有多流利,而只有一个原因,在用速度掩盖自己的盲点。读一个单词,不会的时候就用非常快的语速跳过去,假装自己已经知道怎么读而且也显得很流利的样子,可以糊弄到不少人。
但是这明明就是一场自我欺骗而已,因为你如果让他慢下来读,一个一个音素读出来,他就头脑一片空白。我们真的是要通过每天读一本书来获得一种肿胀的成就感吗?就像我们真的是要强调自己曾经是那个跑得最快的精子,才能获得对这个世界的信心吗?
你认为一本书里面真正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是你以为自己想要的吗?你认为你想要的就是靠谱的吗?有很多知识就是无用的知识,或者说以我们目前的阅历和学识,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如果反过来说,用自己能不能用得上的角度去学习,基本上就是在舒适圈里持续徘徊。
当我们基础不够牢固的时候,都不知道什么叫“有用”的知识,于是用浅薄的观点从书中挑选“自己想要的”,然后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获得成长,你觉得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反正我是不相信的,如果我们只学自己认为有用的,只学自己能理解的,只找自己想要的,那么我们无非就是永远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因为“我们想要的”这个事情本身就不靠谱,“我们想要的”是容易被人操控的,而“我们应该要的”才是在逻辑上靠谱的。
在成长和学习道路上多做靠谱的事情,不要做那些以为你需要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并不是我们应该要的,但是商业一旦发现可以从满足“你想要的”中获利,就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提供我们任何想要的东西。
这个过程很舒服,但是却很危险。经过这个过程的持续影响,我们容易活在虚幻之中。活在虚幻之中,你离真相就会远;离真相远的时候,你离进步也会很远。
而我愿为活在真实的世界中而经历痛苦。如果你愿意活在真实当中,而不愿意活在他人制造的虚幻中,先从持续行动、刻意学习开始,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