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燕京见邵伯
29岁的上官莲产下儿子以后,第一次休了产假。她从来没有因为生孩子休息过。这是她的第四个孩子,第一个儿子海燕被迫留在了皖南,那是上官莲一生的痛,当年突围,上官莲不得不将刚刚满月的儿子留给了云岭的老乡。以后又先后剩下了两个女儿,不过战争年代,每一次都是刚刚生产就要投入战斗。上官莲似乎从来不懂居然生了孩子以后,还可以专门有一段哺育孩子的时间?
这个儿子诞生在新中国建国之前,不久后新中国就成立了。上官莲在国庆节后不久,带着新生的儿子海鹏进了沪海,住进了沪海老西门附近的一幢老式花园洋房。她已经是新任命的沪海公安局保卫处处长。结果不等产假到期,就把海鹏丢给了奶妈陈琴娣,接受了一个新任务。昨天她接到了国家调查部的一个电话,不得不连夜赶去了燕京。
“上官莲同志,组织上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去执行。”国家调查部亚洲司司长邵东绵,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上官莲,“如果不是情况特殊,我们不会让你去完成这个任务。怎么样?孩子好吗?你自己身体恢复得没什么问题吧?”
“首长放心吧,我身体没有问题,孩子交给奶妈带着身体也很好。谢谢首长关怀。有什么任务您只管下命令就好了。”上官莲挺着胸脯回答。
“上官莲同志,这个任务很特殊啊,你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刚刚解放就让你丢下不满周岁的孩子,离开丈夫,去其他地方执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你还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邵东绵紧盯着上官莲,说实话假如不是情况太特殊,他真不忍心让这个刚刚生下孩子的青年女性,去执行这样一个艰巨的,还需要较长时间去完成的任务。可是,没办法这个任务实在太特殊,他们不得不让莲心来接这个任务。
上官莲眼睛里闪过丝丝困惑。她对这位首长并不熟悉,只是常常从其他首长的口中听到过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准确说,今天是第一次坐在这位传奇神话的面前。莲心没有想到这位传奇今年已然是65岁的老人。可是更让莲心困惑的还是,这位传奇老人为什么要喋喋不休告诉自己这些?莲心想不明白,自己的战斗生涯里,有哪次战斗不是充满了危险与挑战?现在毕竟全国大部分地方都解放了,难道还有堪比战争年代的艰巨任务吗?
“首长,请放心。上官莲不怕任何困难,再特殊的任务也难不倒我莲心!”
“哈哈哈”邵东绵忍不住大笑起来,他的笑声非常洪亮,全然不像一个60多岁的老人。邵东绵笑着指着莲心,“像,非常像,你现在的样子和你父亲像极了。”
上官莲愣住了,忽闪着大眼睛,看着邵东绵,“首长您认识我父亲?”
“认识,认识,何止是认识这么简单?”邵东绵脸上显出了一种带着回忆的神情,“我和你父亲上官鑫发要算是挚友加战友了,一句话是兄弟。”
“首长也是南浔人吗?”上官莲脱口问出来。
“那倒不是,我是祖籍绍市,从小生活在苏城,应该算苏城人吧。我和上官是在沪海认识的,那是血雨腥风的日子……”邵东绵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1927年的早春,沪海正是料峭春寒的时候,武装起义两次失败后的闵行机车厂,工人纠察队指挥部里38岁的邵东绵总指挥,正在和各个纠察队的队长开会。一个戴着红袖章的纠察队,领着个精壮的汉子走进来。那个汉子30岁模样,手里抓着一挺机枪,一身码头工人打扮,戴着一顶鸭舌帽,胳膊上也带着纠察队的袖章。
“邵总指挥,这位是刚刚从十六铺码头赶来的上官鑫发大哥,他自发组织了一支码头工人纠察队,听说马上要组织第三次武装起义,就带着两百多个弟兄赶来了。”
“太好了。”邵东绵上去和上官鑫发握手,“上官老弟,你来得及时啊。我正在为兵力不足发愁,你简直是雪中送炭。”邵东绵握着上官鑫发的手用力摇着。
上官鑫发憨直地笑着,放下提着的机关枪,“邵总指挥,你只管下命令,咱们码头工人各个不怕死。”
“上官老弟,咱们可不能随便死。现在是打天下,咱们是主力,可咱们工人是未来的主人,现在要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天地。到那时候,还需要咱们工人来坐这个天下。”
“好,邵总指挥说得好”屋子里的人一起大声呼应,“现在打天下,将来坐天下!”
邵东绵拉着上官鑫发在一边坐下仔细询问:“上官兄弟,你手上有多少兄弟?”
“两百三十几个吧。”
“不错啊,差不多是两个连的兵力了,装备怎么样?”
“邵总指挥,你放心吧,我们一共有200多条长枪,子弹、手榴弹都不少,还有9挺机关枪和10几把短枪。”上官鑫发很是自豪。
“不简单啊,上官兄弟。”邵东绵大吃一惊,没有想到一个码头工人纠察队居然有这么好的装备。
“哈哈哈,”上官鑫发大笑,“我们是码头工人嘛,第一次武装起义以后,我们就秘密组织起来,开始把那些军阀运来的军火,从仓库里想办法弄出来。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后,兄弟们心里冒火,决定拉队伍找其他工人兄弟一起干,再也不给这些军阀和资本家出苦力了。我领着大家把一个大资本家私人军火库砸了,把里面的装备全搞出来,把兄弟们武装起来,听兄弟说,武装起义指挥部在闵行,这不,我就带着兄弟们赶来了。”
“来得好,来得及时。”邵东绵高兴坏了。
这次武装起义,接受了前面两次失败的教训,做了两个方面的重要调整,一个是把握更好的起义时机,另一个是蓄积和准备更大的工人武装力量。前面两次的失败,最大的问题就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沪海工人起义缺乏外界配合,自己实力也不足,尤其是武器方面,可以说是缺枪少弹。这次,在时机上正是北伐军围攻沪海的前夜,革命党人秘密派遣了具有丰富几位同志来组织领导,其中就有邵东绵。其次就是组织更多的工人武装力量,一共在沪海准备了80万工人参加,只不过在武器装备方面还是有点捉衿见肘的感觉。基本上是两个人才能配备一支枪,有的人只有一颗手榴弹,手里拿着大刀长矛,准备从敌人手上夺取武器。上官鑫发一下在带来了两个全武装的兵力,怎不叫邵东绵喜出望外?
“上官老弟,我要先和你商量一件事了。”邵东绵把上官鑫发拉到没人的地方压低了声音。
“什么事?”
“我要把你这支队伍拆开来使用,你有意见吗?”邵东绵拍着上官鑫发的肩头。
上官鑫发憨笑着摇摇头,“邵总指挥,我有啥意见?队伍是工人们的,又不是我上官鑫发的私兵?我上官也不是军阀。邵总指挥这支队伍你随便指挥。”上官鑫发豪气撼云。
“好,这是好兄弟。上官你是好样的,懂得顾全大局,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将军。”邵东绵用力拍拍上官鑫发的肩膀,“是这样,咱们的武器严重不足,我手上很多支队伍都用的大刀长矛缺乏攻击力。你现在有两百多拿着好枪的兄弟,还有9挺机关枪,太宝贵了。我把他们分成三支突击队,每支突击队80人,配备3挺机关枪,作为我们攻占三个战略支持点的前卫部队。每支突击队后面配备两个纠察大队,分别攻打闸北火车站,外滩钟楼,还有沪海督军府。上官兄弟,你就不要上去了,留在我身边吧。”
上官鑫发干脆地摇摇头,“不,兄弟我亲自带一个突击队。邵总指挥,你告诉我,哪个地方最难打?”
邵东绵看来看上官鑫发,在心里暗自赞叹:果然是一员虎将啊。“兄弟,要是这么说,肯定是火车站。那里有一个加强团的兵力。”
“好,火车站就交给我了,拿不下火车站我上官鑫发提头来见你总指挥!”上官鑫发说完站起身,提着那挺机关枪就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