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比较压抑的一部电影。影片从1908年溥仪三岁登基开始,讲述了中国末代最后一位皇帝的一生。
这一生孤独而又无可奈何。这不是一部赞歌,更不是一部谴责史,它只是一个末代皇帝人物传记而已。让我们更了解那一段历史中发生了什么,而溥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法否认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傀儡,虽然他自己不愿意承认,但是他的傲气,他的实力都不允许他作出任何的挣扎和改变。在他剪掉辫子,想要彻查库房财产时,太监们一把火烧毁了一切。变革从此失败,而宦官时代也因此终结。
他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自己的国家,自己皇帝的位置。然而却自作聪明的被日本人利用,为什么纠结于皇帝的位置不放呢,也许除了当皇帝,别的他更加无能为力去做了吧。
他的两个妻子,文秀和他离了婚,婉容最后怀了司机的孩子,结局更是精神失常。好像关于爱,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在他的生命里都是不完整的,而且,他这一生也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他曾经割断手腕自杀,他以为退位皇帝的命运不过而此。但是新中国对他却是宽松的,经过劳改,最后成为了一名植物园的园丁。最后他买门票来参观自己曾经的家时,让人感到唏嘘。那只蝈蝈还在,可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影片中一次次城门紧闭的刹那,无情的熄灭了溥仪对自由的向往,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是无能为力去看她一眼。这是一部悲剧人生,无奈,悲凉是这一段历史的底色。
其实想起来,自己好像也并没有完全看懂这部电影。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本书叫做《万历十五年》。历史与个人的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人们也许会得到不同的看法。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选择?一个人的选择,究竟会影响整个年代的命运?
我的历史底蕴并不深厚,可以说是非常的浅薄。所以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怎样的评价才是公平公允的。读历史、看历史,到底让我们收获了什么?也许是让我们看到各种选择性的可能性。也让我们看到个人与历史洪流的关系。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去避免那些一定是错误答案的选项。当然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情况,我们也能知道,我们已经尽力了,这个世界也许就是这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