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关系就像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那样简单,大量的关系都处于灰色地带。我们在职场上有自己的核心关系,也有自己的盟友,也许还会遇到各种竞争对手,甚至小人,但是,在这些关系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地带,那就是中立同事。
中立同事有两个特征:一是他们与你不存在根本的利益交集,也就是说,他们既不站在你这边,也不会站在对手那边,与你构不成利益冲突,也成不了利益结盟;二是他们“中立”,也只是相对于你目前的处境而言,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圈子和倾向性的处事原则,因此,随着你的境况的变化,他们既会成为你潜在的对手,也会成为你潜在的盟友。
中立同事的关系来自于你的“社交圈层”,这个圈层不同于前面讲到的“价值圈层”和“能力圈层”的关系。“社交圈层”体现的是你作为一个职场人的社会存在感,这个圈层的关系资源来源比较广泛,其中大量的就是一些与你保持中立态度的同事、领导。
中立同事是我们职场上的中间力量,我们对待他们不能像核心关系、盟友关系那样,寄予过高的期望和要求,我们的原则就是“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中间力量,让他们成为我们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中间力量是你挣“面子”的底气
职场上,如果想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领导关系、工作业绩和群众基础是三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工作业绩通常是一个重要的硬性指标,领导关系可以增加机会的权重,而群众基础却是一个必须挣来的“面子工程”。
试想,如果你的群众基础一塌糊涂,口碑低到零点,那么,即使你的工作能力再突出,领导关系再过硬,上面在提拔使用你的时候,也会心存顾虑。
所以,我们优化布局的职场关系中,群众基础是全部关系的压舱石,如果稳定了这样的压舱石,那么其他关系摆布平衡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群众基础最大的权重还是中间力量的态度和立场,他们量大面广,如果你能够搞定这样一个群体力量,那么这不啻是锦上添花,而且这样的“面子”会无限传播和扩大你的能量,你的职场关系会越来越顺。
这样的“顺”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把对立面搞到最少。
对我们来说,职场上盟友越多越好,竞争对手越少越好,如果想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团结更多的中间力量。
前面说过,我们不能被“中立”两个字迷惑,同事的“中立”,也只是相对于你目前的处境而言,这些中间力量或多或少也有自己的活动圈子和倾向性的处事态度。如果你对这个中间群体无所作为,任其自然地活动在自己的周围,即使出现了一些磕磕碰碰,也不及时做些补救,那么,迟早有一天,他们会随着你的境况的变化,很有可能会从中间地带走向你的对立面,成为你潜在的对手。
因此,我们与中间力量相处,即使不能把他们转化为自己潜在的盟友,也不能把他们推向对立面,成为我们的对手。我们的相处就是通过这些中间力量,把我们的竞争对手搞到最少,不能让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二,可以获取最广泛的支持。
职场关系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上面有领导赏识提携,中间有盟友鼎力相助,下面还有人摇旗呐喊,形成“上拉下捧、左帮右扶”之势。
相比于领导的赏识和提携,群众基础确实不如上层关系来得立竿见影。但是,别忘了,职场中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种领导关系的,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多多争取中间力量,打好群众基础这张牌,在关键的时候,完全可以弥补上层关系不足造成的失势。
我就见过一个年轻人,能力十分强,但是处事中表现得十分“唯上”,眼中只有上司和领导,根本不把同事放在眼里。尽管上司赏识,也有心提拔,大会小会都在表扬,为他铺路造势,但是群众基础实在差,最后上面的领导还是不敢用。
我们职场中十分信奉“贵人”相助,但是,如果你怀才不遇,遇不到伯乐,没有领导这样的“贵人”提携,那么,也不要自怨自艾,你身边的同事和群众就是你最大的“贵人”。如果你能够经营好这些中间力量,无疑它们会成为你将来不可小觑的职场势力,一旦机遇来临,你就会扶摇直上,一鸣惊人。
第三,可以更好地“卖出”自己的人设。
我们前面说过,“安全、利益、人设”,这是支撑职场底层运作的三大支点,我们职场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三个支点撑起的三个面上不停地挣扎和博弈。其中,“人设”就需要中间力量为你撑腰鼓劲。
如果你能够在一些中立同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口碑,十个人中就有八九个人夸你好,那么你的人设就是成功的。相反,如果你是人见人厌,即使领导把你夸成一朵花,你的人设也是失败的。
心理学上有个“镜中我效应”,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职场上的自我人设也是我们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形成的,需要通过同事的评判才能完成自我形象的确认和建构。
因此,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可以让你更好地“卖出”自己的人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你将一些中间力量转化为自己的盟友,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职场关系。
职场上包装最多的人设就是“树典型、立标兵”。当然,作为“典型”和“标兵“的人设,既是你个人的,但更是属于组织和单位的,不过它同样可以为你团结一大批中间力量。(未完待续)
本文是“团结中间力量”系列中的一篇,单篇文章只是阐述了其中一个观点,需要联系上下文把握,才能融会贯通,不会断章取义,更多内容参考前后章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