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拉开窗帘,看见窗外一片雪白,于是我惊叹道:原来昨晚下雪了。洗漱,吃完早餐便在楼上拿了两本书,一本是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一本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选择先看《人生哲思录》,阅读了约莫两三个小时便到了中午,吃过午饭后打开电脑,敲击着键盘,书写此时的心绪。
写作已经搁置了有一段时间了,在此期间断断续续地也写了几篇文章,但总是没能持续不间断地写下去,没有按照心中所想去写字的感受很不舒服,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没有做,每天在临睡之际有种抱憾的感觉。
前段时间在抖音上看到“中国好文章大赛”,我打开链接报了名,随后相关工作人员联系了我,我发了自己以前写的三篇文章,半个月后协会发来消息说我的文章已被录用,要往来寄材料,但因为西安疫情的原因要等到年后才能寄。
在接到消息的刹那,内心还是挺喜悦的,这也算是对我这些年写作水平的认可吧,可我知道,这仅仅是我写字路上一段小小的插曲罢了,不值得喜形于色,这条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从高二开始到现在断断续续地写,精神世界的充盈也让我大多时候过着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直到现在对于事物的看法以及对自我的认识也多了一些自我的认知。目前的身心状态基本是趋于平衡的,在我很少有内心问题的那段时间,我逐渐放松了写作的力度,因为我清楚地感知到自己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痛苦和困惑了。
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心里纠缠的矛盾,当矛盾难以解开时有些人就会竭力地想要寻找答案,直到一切柳暗花明为止。而这些年的经历也告诉我真相是能够抚慰人心,甚至安置天下的。
我是个真实的人,也极力将自己活得真实,但是性情在这个社会明显是廉价的,没有人会因为某个人的真性情而垂涎爱慕,人们更偏向于这人是否有房,有车,有存款。人们不再依赖于内心世界的欢欣愉悦,更愿意让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在别人眼中看起来闪耀夺目,而选择将自己的内心问题掩饰、隐藏。
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人很愚蠢,而他们也难以体会一个真性情的人做自己的快乐。
写作是一种创造,而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我在写之前那些文章的时候没曾想过自己的作品会在一次比赛中得奖,也未曾想过哪一天自己真的靠文字走出了一条路,我做的只是一直在写,靠文字来抒发,靠它来解惑,靠它来安放自己的灵魂,然后与它肩并肩慢慢走向自己未知的未来。
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写作是需要等待的。我当时没有看懂这句话,到现在也依然不是太懂,但我觉得它应该是给那些热爱写作人的丝丝慰藉,它告诉你:别着急,或许等待之后你就会柳暗花明。
《边城》的作者沈从文,青年时很喜欢写作,一直写到中年,之后他突然搁笔说:没什么可写的了。于是一直罢笔到他晚年,在他的晚年时光写下了《边城》这部小说。
这些故事都给我一种很深的安慰,在我那段想要写,但又不愿写的时光里让我知道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
现代社会总是充满了功利,有一次我发布了一篇文章,一位朋友对我说:加油。其实,没什么可加油的,写字是我兴趣之一,是我面对生活,面对自己,面对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我的生活习惯,于习惯而言也就没什么可加油的。至于一路上的欢呼与奖励,那只是对我一路写作的馈赠罢了。
(��u�ԾҎJ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