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这本教育心理学,强烈升起一个意识,就是未来一定要写一本普通家长能读懂的教育学。
记得我在2004年,去哈尔滨商业大学读,说是研究生的一年,正是我的儿子一岁四个月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他呢,我觉得已经过了他的特别粘人的时候,可以离开,由我的婆婆来带着他,陪他长大,然后我就开始去哈商大,去读我已经请一年产假的脱产研究生啊,而且在这段时间里面有两个月吧,我几乎是一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也没有再去想孩子很多的事情,因为婆婆带孩子,从情感以及生活细节特别的投入,几乎不用我分心。
两个月过去以后,我回到了家。在到家见到孩子的一个瞬间啊,有一个场景啊,几乎是非常深刻的的留在了我的人生体验里。一进家门放下行李就立即去找孩子,孩子也在家有婆婆带着在那玩耍。见到我了他第一反应是立即钻到了婆婆的怀里,他穿着一件红色的T恤,黄色的手工制作小半裤啊,他显然似乎是不记得妈妈了,往婆婆怀里深深的躲了一下这一个动作,很深的刺了我一下,可以想象我一定是一种悲从心底的情绪,在我伸出手一再的呼唤,邀请他妈妈的时候,好不容易,他开始抬起头,悄悄的打量我,最后可能还是对妈妈的一种血缘的东西起作用,有点儿认出来了,开始愿意被我抱,还是很怯生生的,甚至有点想掉眼泪的那种情感流露。这一幕非常深刻的印在了我脑海里。
多少年以后啊我无论有多少工作的成绩都觉得对这一段时间的离开有无限的遗憾,因为虽不太清楚,但这么小的孩童突然找不见日夜依恋的妈妈了,说不了话的他一定在内心还是带来了一些影响。
今天细读到这一个教育心理学,让我想起来看出来就是当年我是多么的对教育学无知,当时已经是在2004年,也就说我从事教育工作十一年,还是多么的无知啊!
那么今天读这本书呢?我才明白到了,在这个阶段也就是一岁几个月的孩童,他的社会性认知正在形成,于是妈妈的陪伴以及妈妈的甚至是非常亲密的一些接触,为学习孩子的社会性认知的发展是非常至关重要的。而让他缺失了这样的亲密陪伴,可能会导致他在社会性的认知发展上出现一些偏差。
我想今天的新手妈妈可以从一些啊,基础的教育学常识知识的学习上着手,让自己避免犯错。因为我们孩子的成长,是不能做实验的,我们只能做实验的,我们可以从一些专业性的小学习开始做些这方面了解,不犯错又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成长。
有太多经典教育学原理,原本可以把家庭教育搞得更好的。比如:学习律问题,学生心理成长阶段问题,品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问题,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习得性无助,效能感低,归因差错)的时候怎么面对孩子。我暂时把这个题目放这里。
几个专题。
发现:
品格及社会性关键期及教育,学习的密码,习惯的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89080/852aa1ef6931815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