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暑期实践是学生会拟用部长为联络感情并且学习红色事迹而进行的外出活动。就我个人而言,欣赏到了美丽的岱海,虽然他不是我心中名副其实的沙滩海浪,但远远的瞭望见的一片亮晶晶的看不到对面的蓝色,真的是使人沉醉,既然来了,就坐了一次飞艇,以前觉得这么刺激莫不是疯了,后来发现一个人在外面,暂时不能和亲爱的家人一起分享快乐,那就先体验一下下吧。嘻嘻嘻。内蒙古一些经久不衰的家喻户晓的景点还是值得大家亲自去看看的。除此之外,这次出行的确让我又涨了见识,原来,在离自己不远的时间和空间,有耳熟能详的英雄们的足迹。彭德怀,贺龙将军等等,开国元帅,为祖国的每一片土地献上了自己的力量。同时,让我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学长学姐们比我大不了几岁,但他们言语措辞,为人处世都特别的成熟,以前觉得待在学生会一年就足够了,但发现一年来自己在这方面进步的还不够明显,只是在做一些自己的工作。如何与人迅速的拉近关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尴尬的聊的很愉快。小社会自然有先迈进它的好处,感觉自己嘴上还是不灵活(脸红ฅฅ*)
8月23日
(内蒙古博物馆)
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们走进了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坐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1957年5月1日,是全区唯一的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的展厅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的白色建筑。楼顶塑有蒙古民族喜爱的凌空奔驰的白色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该建筑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自治区首府地标性建筑之一。
这次来到内蒙古博物馆馆内藏品令我大开眼界。其中不少是国内罕见的珍品,尤其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匈奴、鲜卑、契丹、蒙古族的历史文物以及数量可观的蒙古等北方民族、民俗文物,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很有特色的藏品。
从小生长在内蒙古的人应该知道,内蒙古素有“化石之乡”之称。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化石标本相当可观。
内蒙古博物馆通过民族文化展出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民族文化魅力。 通过展出一件件有着厚重历史感的北方游牧民族马具,仿佛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历史时代。
8月24日
(乌兰夫纪念馆)
乌兰夫,草原的雄鹰。
乌兰夫,祖国的儿子。
8月24日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同学们暑期社会实践的脚步来到了乌兰夫纪念馆,它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南植物园内。是一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巍峨建筑。乌兰夫纪念馆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这里,我们跟着讲解员,听他为我们一一道来乌兰夫同志的光辉事迹。
2017年此馆修缮后,陈列分为6个部分。共展出文物199件、文献资料106件、照片286张。
第一部分:追求真理,投身革命
介绍了乌兰夫少年时代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播洒火种,再展红旗
展示了1929年6月,党派乌兰夫从莫斯科回到反动势力猖獗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开展地下斗争。
第三部分:团结奋斗,坚持抗战
展示了抗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的革命活动。
第四部分:实践自治,功垂千秋
展示了抗战胜利后,乌兰夫受党的委托从延安回到内蒙古地区开展自治运动。
第五部分:团结建设,振兴边疆
第六部分:为国操劳,鞠躬尽瘁
整个陈列内容实事求是。突出重点、顾及一般,力求以重点感人、以一般铺垫。既以乌兰夫的生平事迹为主体,又体现内蒙古老一代领导群体的业绩,是乌兰夫的形象光辉饱满,又使新一代革命者跃然画面。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必须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那顽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那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强化自身学习,勤奋工作,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为的“六有”大学生”。
(公主府公园)
感受过了乌兰夫同志的伟大精神,我们又来到了公主府公园,喜欢宫廷故事的人应该会喜欢这个地方。这个拥有更悠久历史的地方。之前对它有初步的了解,清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大街。府第共5进,有过厅、大厅和内院,门前立照壁,东部有假山、池沼。据抄本《公主府志》载,府中先后居住顺治第四女静宜公主、多尔衮的曾外孙女和硕格格、康熙第六女够恪靖公主。
它是清康熙帝第四女恪靖公主的府第。恪靖公主俗呼海蚌公主,传为贵人郭络罗氏所生,一说为康熙帝第六女。清朝对蒙古实行怀柔政策,将恪靖公主下嫁给喀尔喀蒙古部土谢图汗的儿子敦多布多尔济,初封为和硕公主,又封为恪靖公主,再封为固伦恪靖公主。公主府曾三迁,初居清水河县花园巷,后迁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北的扎达海河西岸,雍正年间(1723―1735)又修建了现存的这座府第。公主府建筑5进,有大门、过厅、大厅和内院,门前立有大照壁,宅院东部有假山和池沼。恪靖公主死后葬东郊美岱村,美岱村附近的大黑河上四村水浇地尽属公主府,其后裔多居住在这里。公主府附近为其牧场,后建村落命为小府、府兴营等。府第虽经近现代利用改建,原来布局基本未变,现已辟为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利用古代建筑举办文物陈列和展览。
如果在春天来到这里的话,大家一定会有欣赏到一场视觉盛宴。这里每年举办桃花文化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打造美丽宜居首府为目的,让更多的游人深入了解园林绿化知识,引导入园游玩的人们做爱绿护绿的使者。该公园是全市种植桃树面积最大、树种最集中的园林区,共种植山桃主干树种367株,意义是为了纪念367名阵亡的中国抗日战士。同时,园内还有连翘、紫丁香、榆叶梅等。大规模园林绿地建设,城区内园林绿地逐渐增多。其中春渡公园已打造成廉政主体公园,公主府公园以桃花文化为载体,集中栽植多品种桃树,突出桃花文化主题。
我们游览结束后在纪念碑前进行合影留念,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历史上,1933年5月23日凌晨4时左右,日本侵略者疯狂向华北进攻,傅作义将军率领华北军第五十九军将士在牛栏山西至昌平一线布防时遭遇敌军袭击,五十九军将士与敌军英勇血战15个小时,367名将士英勇牺牲,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战斗结束后,傅作义将军为了缅怀阵亡将士,特地派员将找到的 203具殉国官兵遗骸护运回归绥,安葬于公主府公园,建立纪念碑。
8月25日
(贺龙纪念馆)追忆红色足迹 重温入党誓言
伴随着朝霞,为隆重迎接党的十九大,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传承革命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学生会成员30余人,赴凉城县贺龙纪念馆、绥蒙革命纪念园学习,重温入党誓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党史教育。
贺龙纪念馆分为三个陈列室,即居室、展鉴室和历史文物展览室。重点陈列了贺龙当年使用过的办公用具、生活用品和革命活动图片、资料等革命文物。参观过程中,党员干部们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的讲解,仔细观看各种图片、实物展览。一组组图片,一件件实物,将大家带回了浴血奋战的年代,再现了我党不屈不挠,努力拼搏的革命历史,回顾了我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和辉煌历程,缅怀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本次活动的开展,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教育课,大家感触颇深,纷纷表示,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要铭记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先锋形象,不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育。
(岱海)“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恰逢立秋时节、祖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在美丽的岱海湖畔,我们欣赏着内蒙古竟然有如此美丽的地方。
长长的栈道修建于沼泽之上,岱海的周围是沼泽地及湿草甸,高高的芦苇荡,绵延一片,这是我从未见过的风景。阴天里拍照没有蓝天做背景,我不知如何摆弄相机,只是看着这片金黄色的大泽和不远处能在芦苇缝隙里看到的岱海,不说一句话。岱海和沼泽地交接处的草甸大多已干,于是有人在那个地方搭棚露营,小小的帐篷背靠芦苇荡,面朝岱海闻鸟鸣,何等的自由与幸福。
(集宁战役纪念馆)-看那段红色岁月 鲜花祭英雄 青山埋忠骨
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坚定信念。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打牢同学们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的思想根基,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学生会的成员们来到了集宁战役纪念馆。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发生过三次牵动国共两党最高统帅的战役,这三次著名的战役是:1946年的包围集宁战役,1946年的大同集宁战役和1948年的解放集宁战役。
集宁战役双方参战将领的名字——贺龙、聂荣臻、胡耀邦、乌兰夫、杨成武、杨得志、郭天民、张宗逊、陈正湘、傅作义、董其武、孙兰峰、郭景云……仅后来成为共和国将帅的,就有60多位。但对于集宁战役大多数人几乎一无所知,因为这是共产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惨败,多年来对此讳莫如深。
集宁战役纪念馆位于集宁老虎山后山,迟浩田题写的馆名。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老一辈革命人的英雄事迹,铭记历史前进的脚步,更好的体会和感受,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及安逸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参观集宁战役纪念馆是优加教育为集训学员开设的社会实践课,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加活动的所有成员在战役纪念馆留影
抵达目的地后,全体师生表情凝重,队列齐整。听讲解员对集宁战役纪念馆做整体概述。
驻足在历史片、实物、景观、油画、雕塑和幻影成像前,学生们深深缅怀英烈们的国家情怀,了解了战争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揭露了侵略者在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走出集宁战役纪念馆,孩子们心中充满崇高与悲壮的情怀。
在返程途中,我通过网络又了解到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它东临京、津,西接呼、包,南连晋、冀,北达二连浩特,是连接华北、西北、东北的交通中心,是我国北方客货运重要的中转站,也是华北乃至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进入蒙古、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各地最短路径的必经之地。因此,集宁自古就是交通重镇。
正是因为历史悠久、地理位置显著,集宁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被国共两党激烈争夺,发生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没有机会去体验先辈们饥寒交迫的生活,但我们要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们用血和汗换来的,这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的。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
回学校后,孩子们以勿忘国耻,发奋图强为内驱力主动学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去建设祖国。使祖国更繁荣更昌盛。
暑期社会实践的旅程就收官了,我们收获颇多,不仅欣赏了内蒙古的大美山河,学到了很多内蒙古自治区伟大人物的优秀事迹与伟大精神,也培养了我们像他们学习的优良品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