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家门口那条街上停了许多载着西瓜的卡车么?
记得这个路口再向北50米你们相遇又分手的酒吧么?
记得你第一次租住的小区门口的烧烤摊么?
兜兜转转了这么久
你喜欢这里么?
想起初中毕业时候哭的昏天黑地的自己,现在什么分离好像也都难以激起这样的情绪了。在同一个片区的子弟学校上学十余年,毕业的时候好像生死离别一样难过。后来换了另一个片区的高中又搬了家就真的很久不回去了,偶尔回去一趟竟然还难过起来,还真是情感泛滥的青春期啊,分明也就隔着几十公里的路,却哪里来的别离忧愁,在晚上回家的公交上看着窗外的阑珊思绪万千的样子。
不懂装懂的触景感怀,却应该是第一次体会到与一个“城市”短暂别离
高压的家庭环境让即将高考的自己有了“大学离家越远越好”的冲动,报志愿的时候根本不曾想到自己从来没有手洗过一件衣服,也根本想不到生病了没有鸡蛋羹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那时候“自由”的魅力简直可以掩盖所有即将要发生的困难,当然后来也为了这份自由做了太多打掉了牙也咽回肚子里的事。报喜不报忧却也变成了独立以来根深蒂固的习惯。
奋力的摆脱一个城市的时候,其实都只是想达成一个草率的向往
我喜欢油焖大虾和蟹脚面,喜欢和室友去食堂过早也喜欢江汉路上随便买就很好吃的夜市小吃。期待已久的自由生活让自己更能真切的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气息,武汉好像一个年过半百的妇人,强悍的担负起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吝啬的舍不得为自己多添置一件新衣,强势彪悍的固有印象下隐藏着一颗保守而执着的心。楼下的宿管阿姨说话像吵架,八月午后的地面好像能烫穿你的凉鞋,不分秋冬的雨雪又仿佛能渗透你的棉袄,飘落的小雪花里雾气升腾的咸宁温泉,2015年1月1日一起走过的武汉长江大桥,还有最终也没有去看的越王勾践剑。想起这个城就好像感受到一股热浪,它有自己一生中最“自由”的时代和千余张照片里的小故事。
对与一个城市最初的感受与日后的怀念,一定与人与情息息相关
别再问我为什么不去北京上海广州了,因为我以前没见过海,因为我喜欢牛肉火锅椰子鸡,因为我想要每天上班都像走过森林,因为我喜欢相对公平竞争环境,因为我懒,所以一来 就不想走了。喜欢晚上下班在公交车里摇摇晃晃随便写点什么,抬头就看到暮色下各栋写字楼里加班的灯光点点。如果说一个人会喜欢享受孤独,那我喜欢这些时间里并不寂寞的孤独,它给予我冷静的情绪足以反思许多嘈杂中无法探究的问题。而异于这种冷静的孤独感,这个人均28岁的城市又在上下班时间和夜生活上表现出无穷的热情。其实,我更喜欢把深圳比作一个科技园里的IT男,话不多,加班,不论学历论技术,对生活品质要求不高,朴实,赚钱买房子赚钱,嗯,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有极少一部分矫情的人想要把“深圳”过成了“上海”或是什么其他,可这个制造业起家的小渔村,最终也还是会这样吧。在这里很多不同的诉求构成了各种规则,而“适应”,是我一直在学习或许需要学习一生的课程。
当对一座城市产生复杂情绪的时候,或许他正在赋予你成长。
忍耐改变或是摈弃远离是一个冒险也是一种历练
当自己兜兜转转的停留和路过于许多城市的时候,会感受得到来自每个城市或氤氲或火辣或娇媚或厚重的气息,然而总有一种气息它一定伴随你来到这个世界并会深埋在你的性格里。
在这里,他们喜欢划拳喝酒,他们喜欢请客聚友,
他们喜欢三五成群吼着秦腔,他们喜欢抱着木吉他低吟民谣,
他们喜欢傍晚在黄河边放风筝,他们喜欢每天早晨来一碗牛大,
他们并不富有,但是他们感到满足。
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融成就了这样一群很“江湖”的人儿。
不知道被民谣传唱的“董小姐”是否也这样喜欢她的兰州。
抛开你的习惯与固有的价值观衡量
城市本无好坏
有的城市赋予你性格,而有的城市带给你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