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很多喜欢宠物的人将自己家的宠物称作是自己家的儿子活着姑娘,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称呼,可是随着养猫养狗经历的增长,也总觉得自己是有了相似的感觉。
小时候特别喜欢小猫,一年级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的养了一只小猫。我还记得,那只猫胆子很小,到了家之后因为不熟悉的环境色所在一个角落里叫唤。大概是自己没有照顾好,一个星期以后的一个早晨,我醒来时看到它就已经是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了。然后自己也只能孩子气的哭闹,那时候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些小动物的生命远比我自己要脆弱。
再后来,我们家养了第二只猫。我还记得与这只猫相遇的情形。它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懒,以及它还有一个与生俱来的与人相处的优势:不要脸。第一次看见它的时候,它就坐在小区门口的凳子上,门卫说无论怎么赶都赶不走。这家伙生的特别可爱,黑白色,毛比一般的中华田园猫要略长一些。我想,也许它就是在等我呢,就把它带回了家。后来,这家伙陪了我两年多。基本上它还算是放养的,想出门玩就出门玩,想回家吃饭就回家吃饭,晚上大概也总是自己在外面游荡,反正它总是会回来。可惜我这个想法还是错了,在某天之后,它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我找了很久,四处呼唤它的名字,可是哪里都没有。两年的时间,对于年幼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长了。失去它之后的半个月里,几乎每天回家都会自己哭一会儿,我想那时候我失去的应该是我最重要的小伙伴。
其实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并不明白如何去珍视自己的这个小伙伴。随心所欲,貌似也随了它的心,但是现在想来,却又很多让自己觉得惭愧的地方。自己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地照顾过它,只要它愿意吃,什么都可以。比如说喂它吃饭啊,给它喝牛奶啊之类的。很多时候它都是自己在外面,与野猫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那时候我提供给它的大概也就是一种不会被饿死的保障。
后来才了解了更多的关于猫的知识。比如猫其实并不适合吃淀粉含量比较多的食物,也并不适合喝牛奶。而这些,那时候的我从来都不考虑。自顾自的认为,我让它有了一个自由的环境。但是也许那只是我的自以为是。
暑假的时候高三毕业,奶奶带回来了一只小猫。取名叫花花,简单好记。带回来的时候大概才一个月大吧,调皮得不得了。因为它,我更努力地去了解猫的生活习性,甚至是去了解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响所具有的意义。尽管以前养过猫,可是这却是我第一次这样的去贴近一只猫。我一直以为,猫就是温顺的,慵懒的。可是我家的这只猫却刷新了我的世界观,它调皮的无以复加,最喜欢抓人手,总是喜欢将别人的手视作猎物然后一跃而起。不论我在做什么事,它总是喜欢胡乱插一脚来打断你。有时候真的是嫌弃它烦,对一个人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这般容忍。但是对它我还真是做到了。每天把它的猫粮准备好,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把它从阳台上放到家里玩。虽然它用爪子把我的裤子带起了小洞又或者是抓伤了我的手,我也只能干瞪眼拍拍它的屁股。
怎么说呢,这些宠物,真的很可爱,但是也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我养过的猫都带给了我莫大的温暖,可是我也会因为它们而困扰。
我至今还是不明白到底怎样才是对它们好。以前的时候养猫,让它到处跑,晚上不回家也没关系,然后我遭受了失去它的痛苦。其实在最初,我也不希望让花花一直闷在家里,可是最初让它出去就经历了一些意外,它依然是心存向往,我却是像那些担心孩子出意外的家长一样,因为爱护而严格的限制了它。每次它对着门叫唤着,明显的表达着想要出门的意愿时,我都感到愧疚。我觉得它失去了它本该有的自由,可是我却不敢打开门让它随性的出去。
我也总是害怕我是个不称职的主人,害怕因为我的疏忽让它们孤独。
因为我自己还在上大学,而我奶奶并不是那么在意这些小动物,我害怕它们在家里感到无聊,感到孤独。我相信这些动物都是有灵性的,我想它们懂得孤独,也害怕孤独。可是我却无法分出神来,好好照顾它们。
妈妈这次回家时也将一只小生命带回了家。一只长得特别水灵的串串狗。妈妈几乎不回家,而奶奶并不喜欢狗。于是它就只能整天的被关在笼子里放在楼下。我回来了之后它才得以每天出来跑跑圈。我奶奶厌恶它有时候突然的狂吠,于是总是凶它。可是我想,它只是感到孤独、恐惧而已。每天带它出去溜圈时,我可以感受到它明显的喜悦,它会这里嗅嗅那里嗅嗅,它会对着每一个人看,它会因为开心而摇尾巴。很多路人看见它都会感叹,多么可爱的小狗。可是回了家,我还是要将它关进笼子里,让它独自度过很长的时间。在它吠叫的夜里,我感到的并不是烦躁,而是心疼。我总觉得,它值得对它更好的主人。
这些都让我觉得,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就不要轻易地去接手任何一个生命。一旦我们选择接手,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认真的负起责任。我并不是说因噎废食,只是,我想,对于生命,我们应该多一点考虑。就像我觉得在有孩子之前,夫妻应该好好的想一想自己能给孩子什么,应该如何让这个孩子更好的成长一样,养宠物和这也是相似的。我们既然选择它们,就应该为它们多着想一些,尽可能的去了解它们,让它们不孤独、不害怕,明白有人会在自己身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