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丽 焦点网络初七 坚持分享第52天
一:对压力与情绪的产生与化解的诠释脉络
1.压力与情绪的产生
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来看,压力不是客观的情况或疾病,而是个人在其主观世界中知觉自己被挑战到能力的极限,面对压力,个人的价值、目标及安全感皆被撼动,能力、观点、自信与人的关系等,皆需再进行协商与调整,此时,个人的主观世界同时建构了敌意、威胁或漠然等情绪。如果压力是突发的,人们更难立即调整其观点、期待与行为,而会强烈的焦虑于自己的世界被破坏,社会建构被摧毁,被负向情绪所充满。
其次,个人是社会的一个运作机制。个人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建构,受社会文化脉络的价值诠释系统的影响。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空间变多,变异性和多元性增加,个人需为自己的行动和选择负责,在带来机会、自由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感和威胁感。个人如何感知自己以及如何知觉自己与外界的冲突产生了压力,真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冲突也产生了压力。
2.语言获得化解压力与情绪的社会支持
为了生存与适应,人们需要营建自己的资源与力量来应对压力,语言是一项利器。
语言是有情绪脉络的,人们如何运用语言描述他的压力、困境与情绪,也影响周遭的人如何回应他,若语言不能充分表达其所要时,很难从别人那里获得真正想要的社会支持。
3.在社会脉络下进行情绪的诠释
个人主观的知觉与经验都很重要,但是并非所谓的真实。一个人面临的不是问题及问题带来的情绪,而是主观世界的建构中与环境、自己协商的议题。当要了解一个人的压力与情绪时,不仅是探索来访者的内在,还应探索其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包括情绪与认知、行动的关联,应将情绪放在一个社会脉络互动关系的角度来检视。
二.焦点解决压力模式之语言游戏的设计
1.开发正向观点,重新建构压力与情绪的调适
来访者需要一个新的、正确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描述他的问题与故事,然后带出对问题、对未来不同的观点。
来访者不同描述故事的方式,讲创造问题解决的可能性。SFBT会先以正常化去回应,使其了解目前经历的压力与情绪,很有疗效。
同时,SFBT会强调从来访者个人内在的语言叙述中,尝试增加来访者对个人与外在互动的觉知以及内、外在资源的观察,积极寻找来访者的优势与力量,辩识差异与小改变的存在,提供一个未来导向的、改变导向的、资源开发导向的思考架构。
所以,SFBT的介入,将帮助来访者对相同的事件创造新的意义或者修改其原有潜藏的意义,而扭转来访者对环境、对自己的看法。它能帮助来访者建构新的、较有希望与力量的、较能平衡与适应的社会结构,此种语言游戏带动的改变,是具有较为持久的、深层思维模式的改变。
2.创造小改变带来希望感与滚雪球效应
SFBT将来访者的改变历程具体化为可掌握的小步骤,这些小实验,能点燃来访者的希望感,而愿意去尝试更多的新改变,肯定来访者的小改变,将增加其自我效能,带动来访者情绪与行为的改变的“滚雪球效应”。
3.尊重平等是营建正向解决气氛的基础
治疗师以平等尊重来访者之姿而非专家之势,融入来访者的世界,尊重来访者主观世界的诠释架构与独特经验的意义,积极寻找可与之对话的位置。来访者需要改变的层次、程度与强度,依据来访者的需求与目标而定,而非治疗师来定。当来访者选择自己的目标时,个人的权利感就会增加。
治疗师也要有充分的自我了解来胜任鼓舞者角色,真正维持自己在SFBT中营建平等关系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