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我十分喜爱的一部小说。每当读完本书,合上书页之后。那些让人回味的情节还久久在脑海中萦绕。它描绘了二十世纪国民惨淡生活,让人看到的是当时社会的残忍和底层百姓的无奈。作者恍若要将整个社会的不幸都倾轧在福贵一个人的身上。福贵的悲惨遭遇让人情不自禁地生出不忍卒读的情绪,但是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又时刻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在当时大的悲情色调的社会背景下,纨绔子弟出身的福贵终究适应了生活我惊讶于他面对生活的勇气,佩服他面对命运的挫折时的无畏。
阅读《活着》,仿佛亲耳聆听福贵老人讲述自已的人生,在我们看来的悲惨的经历,通过老人自己的感受,所传达给我们的确实满满的善意和岁月里积淀的温情。正似作者评价的那样:“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觉得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幸福。”
整部小说是以悲情为主情调。接二连三发生死亡事件,既给福贵老人以心灵巨大打击,也给读者出乎意料的震撼。作者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老人一生的琐碎的生活里,增加了福贵老人苦难经历的广度和深度,人类的脆弱与苦难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力量对比,让人生成一种深深地无力感,从而产生深深地命运认同感。作品中死亡的重复发生,除了福贵的父亲、母亲、妻子家珍的死存在合理的因素,其他人物的死亡无不处于偶然:儿子友庆死于抽血过多,女儿凤霞死于生孩子,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福贵最亲近的人都离他而去,只剩下一头同他一样有着沧桑经历的老黄牛与他相伴,在自己的回忆中活着。
书中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对任何人而言,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了生命才是失去所有,这是无价的,是用金钱也买不了的。人生无常,聚散离合。我们可能并不期望自己经历福贵那样苦难的经历,但是,我希望在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时,我们可以坦然面对。讲实话,这本小说给笔者深深地触动,作为一名新入路的青工,出入职场,难免有一些不如意,从校园走向职场,由于校园和工作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在初入职场时会以为自己存在的不足而失意。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更是曾经一度陷入了迷茫,不了解之后努力的方向。正是这本书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曾有一段迷茫期,正是这本书为我指明了方向,将我从“自我纠结”的泥淖中拯救出来。纵观福贵老人从容地面对人生的悲惨遭遇,联想到自己的小小的挫折,可以更加从容客观地面对生活,对自己的这也生涯有重拾了信心。读《活着》就好像是与饱经沧桑的福贵老人面对面谈话,谆谆教诲在脑海中久久萦绕,受益良多。
生命本就是一场旖旎多姿的单程旅行,其魅力正在于它的单程,在于它的有去无回。活着的意志,是死神唯一从福贵身上无法剥夺的东西,这是对生命最本质的解读,这也是我们面对生活,面对挫折的正确的态度,随着岁月的沉淀,成长的苦痛也会如风中的记忆一般,变得轻描淡写。我们会开始慢慢学着适应青春呓语背后的宁静,品味敲打着岁月的皱痕,心灵也在经过苦难之后变得强大。
生活的路还很长很长,生命还得一路高歌,一路向前。活着,也许就是生命的本质,活着的信念支撑着我们面对苦难时强大的内心。
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