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焦虑中的人生,就好像即将沉没的一条小船,想喊救命,但是又喊不出来。想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能改变的。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说到: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自己之前就曾有过这种经过:一是高中学习的时候,越是想把成绩提上去,越是一看书就困,因为看到不会的内心非常焦虑,一焦虑是无法静心思考问题的。看下一题还是不会,完全看不进去,大脑就会关闭,就想睡觉。睡醒后就责备自己,怎么这么懒,这些时候大家都在埋头学习,我这又浪费了很多时间,一直在恶性循环中。
中间每次都是失败,然后重新做计划,计划的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任务又会完成不了。循环往复,
为什么想做的事,或者做的计划,坚持不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1
第一,回报太小,就好像每天存1分钱,很多人根本都不屑做,那存到啥时候才能有钱。所以,开始就会放弃,因为看不见回报。
存钱刚开始,我们的能力太弱小,存的本金也太少。一个月三四千,还存什么钱?只够温饱,没有余钱,哪有本金。自己都瞧不上自己,所以很多人都不会存。
实际上可以先从一个月存100块开始,就像是一个微习惯一样,从毫无压力的事情做起,慢慢就会越存越多。
在存钱的过程实际就是积累的过程,不仅仅是存钱,还存下了自制力,还存下了行动力,还存下了执行力。做成了一件事,方方面面的能力都会提高。
很多隐藏在后面的能力短期内确实是看不出来的,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证明出来。
就是因为很慢,很多人在刚开始做事的时候看不到反馈,无法坚持。
第二,开始就想把自己变成“大神”,一天就想把未完成的事情做成。
之前同事减肥,她就想通过断食来减肥,第一天不吃,只喝水;第二天吃些水果;第三天只吃一些杂粮.......
坚持第一天,自己就被饿的不行了,第二天就已忍受不了,减肥失败。
要求的太高,一天就把自己给折腾的没有力气了,第二天就根本无法继续。
2.
大脑喜欢做能使自己开心的事,越是让事情在做的时候感觉痛苦的事情,大脑越是不喜欢。就不能坚持下去,所以,在完成一项小任务的时候,要记得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一开心就愿意继续了。比如,奖励自己吃的小零食,一根辣条。
然后,把任务切割成自己不用很费劲就能做到事情。比如,刚开始,减肥可以先不从不吃猪肉开始,牛羊肉,鸡肉都可以适量吃,这个一般抵触性就会小点。
3
愿我能从容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敢于改变我可以改变的, 也愿我有智慧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焦虑的心态是没有行动起来,真正的开始行动之后,焦虑的心态就会变少。不急于求成,放慢节奏,让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改变可以改变的。
相信自己 ,可以变得更好 !
重新出发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85后宝妈 持续学习
边上班、边考证 、边写作
写作打卡55天/10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