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000
得到上线《行为金融学》是由陆蓉老师主讲,接下来30天跟随她一起学习这门投资实战课。
她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学博士后。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社长。曾在国内大型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工作。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主讲课程《行为金融学》《投资学》。
“上财金融创新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团队微信公众平台是“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
【1】时代在变化,我们如何安放自己?
我愿意追寻未来更好的生活,随着时代的浪潮前行。相较于我们传统的出生、身份、所处的环境。个体有更多机会提升见识,抓住时代趋势的机遇。从点线面体来说,就是成为前5-10%高价值的“点”,附着在高速发展的“体”顺势而为,抓住时代红利。
就学习而言,学问可以分为两种:
1、不以人参与而改变:数学和物理
2、人类参与而改变:经济、金融、心理学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投资实战类的学科。在实现第一个小目标,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我觉得很有必要。
【2】两种不同的视角
人有一种奇怪的心理,短期会高估自己的判断,长期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究其原因如何?
我们常常短期事件的期望和判断通常可以做到大致正确,但对长期的问题决策就非常容易发生失误。
看待任何领域,"应该是"的视角让你把握长远基准,“实际是”的视角帮助你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传统金融学研究市场“应该是”什么样,也就是长期的趋势和规律。而行为金融学研究,“真实”的市场是什么样,理解当下正在发生事情。
不同【3】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不同之处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是理性的。196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学教授尤金·法玛发表《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博士毕业论文,于1970年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化,并提出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简称EMH)。
传统金融学的理论根基“有效市场假说”,是所有人决策是可以用数学计算出来,像机器一样精确,因此,其价格与价值基本相符,投资者不可能从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行为金融学侧重于强调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及市场定价中的地位和作用。由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丹尼尔.卡尼曼、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
金融市场归根结底是由人组成的,人是非理性的,是人就会犯错。《行为金融学》擅长于投资实战,告诉我们在金融市场上,怎么才能少犯错,同时又该如何利用大多数人的错误,反向操作,来制定交易策略。
延伸思考:
好公司就一定是好股票吗?
这其实是两回事,当我们做出投资决策,不仅仅是考虑公司的经营现状,也就是基本面。还要考虑到当前的安全边际,买入的时机。
好股票是现阶段被低估的股票,即价格<价值。若好公司股票已经把未来趋势溢价反应出来,且溢价高,就不是好股票。
举个例子:EOS募集的40亿美金,发行总量为10亿。主网今年6月上线,目前有数百个Dapp在使用。目前的价格在$5-6震荡,当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币种吗?我认为是值得投资。但从实际应用看,价格依然被高估。接下来就是等待机会,就像等待戈多一样。
分享一句巴菲特的话:
相信有效市场投资就好比在打桥牌时不需要看牌一样.....如果市场忠实有效率的,我将会流落街头,沿街乞讨。
---【全文完】---
我是程霞,热爱生活,热爱投资
币乎主页:王程霞-用写作穿越牛熊
正在参加日更1000天挑战赛,欢迎关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