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有在微信上订购刘轩老师的心理学课程,一直都没有静下心来学习,最近把这门课的学习纳入计划之中,以下是第一堂课的学习笔记:
第一堂课主要是通过蛛丝马迹中阅读一个人,刘轩老师在学习前强调了两点:
第一;你要真的渴望理解别人,也别害怕纠正自己。
第二:你要记得抱持开放的态度。
心得体会:尝试去了解一个人在想什么,需要抱着真正渴望的态度,或出于帮助别人,或出于有其他所求。去理解别人的行为,是需要猜测的,而猜测不一定正确,所以不要害怕纠正自己的错误猜测,也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猜测,而是要去通过互动来验证猜测正确与否。
刘轩老师在课程中总结的阅人四步骤:
观察、分辨、分析、试探。
观察:透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留意对方带给我们的感觉。有时候我们会对一个人有很强烈的好感或者厌恶感,却说不上来为什么。如果你想要能够真正懂得阅人的话,在学习观察之前,我们也必须先了解自己。我会先问自己,我是否对某些特定的形象/穿着打扮或是种族肤色等等的个人特色特征带有成见呢?如果缺乏这种自觉的话, 我们很可能在不知不觉当中带着刻板印象与别人互动,得到的讯息也很容易失真,所以要试着用一种初学者的心态去面对每次的互动,同时保持自己开放的心态,专注于当下的状态。
分辨:互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能够开始辨识出一个人的行为特征,认识出他的惯性动作,并且把这些惯性行为设定为一个基准数据,这样我们再留意这个人是否有脱离基准的表现。(异常状态意味着内心态度改变,平常习惯的下意识动作也被影响了)(此时为有了一个线索,可以开始寻找背后的原因)
分析:我们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会把各种环境因素考虑进来,归纳出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当我们开始分析事情时,我们可以用过去的经验来辅助,但也要小心不要把过去的经验完全当真,毕竟每个人的肢体语音和反应都不太一样。光凭一两个动作就判断的话,准确性一定是非常低的。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绝对是因为懂得分析和试探,而不会只凭对方的单一举动就做判断。
试探:透过分析,现在的你对于互动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假设,这个时候就要有技巧的来试探,看看哪个假设是对的。
心得体会:一直以来,大部分时候我对待一个刚认识、刚接触的陌生人,都会有些无来由的判断,确实会有出现对于一个刚认识的人强烈的厌恶感,会下意识的或排斥或远离这个人,直到后面慢慢接触中,发现这个人确实不错,对于这个人的观感才会慢慢变好。现在想想,确实自己是带着一些个人的成见去观察他人的,而这些成见是之前和某种特征的人接触过,确实有遇到不好的感受,所以后来形成的个人保护意识。而要去了解一个人,确实是需要先去掉自己的成见,去除掉自己观念的影响。分辨分析试探后三点而言,都是建立在出去个人成见的不断对他人的观察基础上的。观察是第一步,也是个人感觉最难的一步,因为首先要纠正自身,让自己保持开放,专注于当下,这些也是我近来练习冥想想要获得的。
以上,记于2017.11.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