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即使只改变一两个词语,不管是问题本身的变化还是答案选项的变化,都会对人们在回答问题时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
如果你深谙巧设问题措辞之道的话,你可能会轻松达到你的目的。下面让我们进入几个角色扮演的场景。
场景一:
现在是1969年,你是美国的一名民意测验专家。此时你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进行一次民意测验,并让其结果表明:“美国公众希望美国加快从越南撤军。”你要如何设计你的问题才能达到目的呢?
实际上,在这一年的6月,盖洛普民意测验组织的民意测验专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尼克松总统已经宣布,未来的3个月内将有25000的军队从越南撤出。你认为撤军应该加快还是应该减速?(答案选项未提及“保持现状”的选项,但若回答者提及,将记录此答案。)最终结果显示,有42%的人认为应该加快,16%认为应该减速,另有29%提及了“保持现状”的答案。但如果换一种问题形式:你认为总统的撤军速度是过快、过慢,还是恰到好处?结果可能就会大有不同了,大多数人可能会倾向于“恰到好处”这个答案。
专家设计了一个“迫选”(非此即彼)问题,让回答者无法中立地选择一个“安全”答案,即使他们只有非常非常小的偏好,也只能选择其中的某一个趋势。
场景二:
假设你现在是一家肩颈按摩中心的市场调查员,你的任务是——设计一次对上班族肩颈疼痛频率的调查,并让调查结果显示上班族的肩颈疼痛频率通常在每周2次以上。你会如何设计你的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你问“你会经常肩颈痛吗,如果是,多久一次?”你将会得到2.2次/周的平均答案。而如果你问的是“你偶尔会肩颈痛吗,如果是,多久一次?”那你得到的平均答案将会是0.7次/周。仅仅一词之差,就会造成结果的不同。
场景三:
现在你是一名美国政府的民意调查员,需要就“反民主演说”该被禁止还是允许开展民意调查。
如果你同时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戏剧性的。
问题一:“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允许公开发表反民主演说?”
问题二:“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禁止公开发表反民主演说?”
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反过来问而已,无非就是同意或者不同意。但是,真实的实验调查结果发现,回答“不允许”的人竟然比回答“禁止”的人高出了20%。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一个问题其实激起了民众对自由的某些态度所导致的。
当人们对一个问题并没有很坚定的信念时,通常会对那些“最广为流传的句子”做出反应,这些句子使得人们的态度往社会所赞许的方向靠拢,称之为社会称许性。
人们在得知某一公众民意调查的结果时很少会想到,这些问题或答案是否有陷阱。大多数人往往会相信,被访者是按照他们自己的信念来回答问题的。但大量的研究表明,问题的措辞能够显著地影响人们的回答,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以多种方法来测试和比较结果。
摘自《决策与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