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问问题。
有句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其实不是别人不回答问题,而是我们没有准备好问题。
意思就是没有人知道你问的是什么。
例如:
结婚应该注意什么?
生娃应该注意什么?
这都是一个系统的面。
而回答问题的呢?只能回答一个具体的点。
所以我们问问他的时候,需要问到具体的点上去。
所有面上的问题,都不是真问题,而是假设的问题。
意思就是假设的问题。
例如我要考新媒体运营证书了,应该注意什么?
我表达的观点其实也很简单,我们身边的高手,大家都是在各自的领域有真本事的。
是一群智囊团。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提出问题的时候。
我们得到的很容易是冷漠,因为别人觉得回答了没有意义,
另一方面,也会降低我们在高手心中的位置,他们觉得我们没有对自己的问题用心。
不是我们真正遇到的问题,是凭空想象的问题。
这些问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们是一个站在岸边游泳的人。
再举例:
房产中介能做吗?
电商还有机会吗?
高手们为什么都很少闲聊?
因为大家都很忙,不过这些并不代表不热情。
高手的内心都是火热的,充满爱的。
所以,有问题,就认真的用心的去问。
要让大家感受到你为这个问题准备了很多很多。
只要我们问,大家都会跳出来的。
如果我们能够把我们的一些思考也讲述出来,大家就立刻成为了我们的智囊团。
合理的使用身边的资源,这点很重要。
还有人会说这是不是问问题的能力的区别?
其实不是,核心点还是是否遇到了了真问题。
例如我北大毕业后,是应该继续考研还是参加工作?
光这一个问题,一个群就可以探讨几天几夜。
重点是还不会有定论。
如果换一个问题,我附近希望我能够回县城工作,就是觉得离家近,而且我父亲还在位,可以给我一个不错的起点。
但是我三年后硕士毕业呢,可能我父亲就退休了,我父亲是xx单位一把手。
那这个问题就不一样了。
最佳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yes or no。
向左或者向右。
这种问题的本质就是,我们利用别人的大脑进行了判断。
例如我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遇到了选择题,是应该上A项目还是B项目。
我找到了我的老师,老师建议我上B项目,我就上了B项目。
等于他帮我预判了。
如果老师给我的答案是No,那我就停止,
如果老师给我的答案是yes,那我就进军。
这种答案是有意义的,因为具有前瞻性。
再例如,我列出10只股票,给巴菲特,他建议我持有工商银行。
两年后涨了50%
我又去找他,问要不要卖?
他的答案是No。
那我就继续持有。
倘若我问一句:你如何看待中国金融业?
他给我的答案可能是 fuck!
越简单的问题,越有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