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好好说话2018精进技巧6

【读书笔记】好好说话2018精进技巧6

作者: 雪梨shelley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17:33 被阅读0次

    199 【理论】如何顺理成章让对方做他不想做的事

    要激励别人的时候,很多人会这么说:“小王啊,你要像小赵学习啊,他刚来公司不久,业绩就做得比你好了!” 这叫什么?这叫激将法!

    可是激将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对方在听的时候,很可能会觉得你是在贬低他,觉得受到了冒犯,所以他就会排斥你,你们的关系会变得很对立、很紧张。

    所以今天,我会介绍另一种激励人的方法,叫做反向激将法。什么是反向激将法呢?咱们先来举个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超爱打电动的小孩,你妈妈想让你好好学习,以下哪一种说法,你听起来,能够激励你,能让你更努力地学习呢?

    第一种说法是:“你看看隔壁小明,成绩比你好那么多,你要多向人家学习!”

    第二种说法是,“隔壁小方,天天打电动,学习成绩那么差,以后一定没出息,好险我儿子跟他不一样!儿子你虽然也爱打电动,但你玩儿归玩,心里头有数,比他好太多了!”

    这两种激励人的方法,是不是会觉得第二种说法,会让小孩更愿意去努力?

    第一种说法,妈妈用的是激将法,她在期待,小孩听完会觉得“哇!小明居然这么厉害!我一定要好好向他学习,争取变得跟他一样好!”

    可是这种机会大不大呢?现在这个时代,会这样想的小孩很少。多数情况,小孩的反应是“小明那么好,让他做你儿子好了啊!”

    所以这种情况下,妈妈如果用激将法,很可能会得到反效果。而另一种说法呢,用的是反向激将法,就是告诉小孩“你比别人强”。

    这时候,小孩会觉得“我可比小方强多了!小方只知道打电动,把学习搞得一团糟,我怎么能跟他一样呢!我才不会像他那样呢!”

    同样是想要激励别人,为什么会让对方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呢?

    因为人都是好面子的,一旦听到自己的对手被表扬,会觉得自己低他一等。特别是听到亲密的人在夸赞自己的对手,我们会觉得更受挫,甚至觉得受到背叛,我们不会被鼓舞,我们会消极抵抗。

    但如果,你听到亲密的人,在自己面前贬低自己的对手,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觉得“他这么烂,我怎么能跟他一样,我可比他强多了”。

    这是什么?这是自豪感。

    小孩听到妈妈夸自己,说自己比隔壁小方强,他会产生自豪感,他会为了维护这份自豪感,自发地努力。这就是反向激将法的妙处。

    使用反向激将法的时候呢,可以采用一个句式,叫做“好在你和TA不一样!”

    你这样说,一是不会让他觉得你是在指责他、贬低他,不会让他觉得自己被亲密的人伤害了;二是会让他觉得他比别人强,让他产生自豪感。

    假设你老公从来不做家务,让你很辛苦,你应该如何激励他呢?

    很多太太在激励老公的时候,会说“你看看隔壁小赵,回家都会帮忙做家事,你呢?!吃完饭就去看电视,什么家务都不管。”

    但其实你可以这样跟老公说:“隔壁小张,从来不做家务,还动不动跟老婆吵架,好在我老公跟他不一样!你知道疼人,上次让你帮忙洗碗,你二话不说就去洗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顾虑,就是怕如果你跟他说某某很烂,他就会放松警惕。但其实不会的。

    反向激将法,不是在讲“某某比你更烂,你就可以放心维持现状了”,而是在讲“某某比你更烂,好险你不是这种人”,而这会让他产生自豪感。

    一个有自豪感的人,是不会想要“变烂”的,因为“变烂”,就不会再感到“自豪”了。

    如果他看到比他更烂的人就放松警惕,那么任何激将法,对这样的人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没有自尊。

    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板,你会如何激励你的员工,让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呢?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不是类似这样呢:“小李啊,最近小王的工作表现很一般啊,好在你和TA不一样!你够认真、够努力!”

    如果你的答案是这样的,那么恭喜你,你学的非常快。不过,你还是掉入了我的陷阱。因为在职场,特别当你的身份是老板的时候,是不适合用贬低一位员工,抬高另一位员工的方式,来激励人的。

    那老板可以怎么激励员工呢?教你一个方法。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你可以调低对他工作表现的预期,而当他有进步的时候,你要在第三方面前表扬他,让他对自己感到自豪。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这是我们公司的项目经理小李!别看他是90后,但某某项目就是他做出来的!”


    206【理论】胡渐彪:你说不合适,我却更想要

    今天我要教你,一个金牌销售,要如何靠“承认缺点”来推销东西。

    你设想一个情境,假设你正在研究一款面膜,推销员凑过来要推荐,我讲两种他可能会有的话术,你听听看,感觉一下两者有什么差别。

    第一种:“你是想要保养什么呢?想要美白啊?那这款面膜太适合你了!它美白的效果超级好。要保湿吗?它也很适合!” 这种话术,是在说“我的产品没有任何死角,可以满足所有需求”。

    另一种话术是:“你想要保养什么呢?想要美白还是保湿呢?如果你是想保湿,那我不推荐这一款,它的保湿效果一般般而已;但如果你是想美白的话,他的美白效果特别好!你肯定会很喜欢!”

    这种话术,是在说“虽然我的产品不完美,但它特别适合你”。

    你是不是也觉得第二种话术,会让你觉得推销员更可靠、更愿意相信他的推荐呢?这是因为第二种话术,运用了一种金牌销售的小技巧:“自曝其短”!

    很多人都以为,想要卖一项产品,就必须把产品说成是完美无瑕,挑不出一点毛病,而且还是万能的,什么需求都能满足。

    这种想法其实不对。如果你只讲产品的优点,不讲缺点跟限制,那顾客听了就会觉得这产品“好得不像是真的,那肯定不是真的!”反而会认为你说话不真诚、不可靠,不愿意跟你买东西。

    举个例子,如果你去买衣服,试穿了一件白色的T-shirt,你问销售员:“穿白色会不会显得我皮肤黑阿?”大部分销售会怎么说?“不会不会,特别适合你!”;试穿了一件小洋装,你再问:“洋装是不是有点显胖啊?”“不会不会,特别适合你!”

    试来试去他每件都说特别适合,这时候你会怎么想?“他是不是很缺业绩啊?最好是每件都很好看!”当你开始质疑对方的动机,觉得对方满脑子都只想赚你的钱,他就已经game over、没戏唱了。因为不管他推荐什么,总之你是不会相信了。

    那金牌销售会怎么做呢?美国有一位销售大师,他叫做Harry J. Friedman,他分享过他的销售秘诀,如果他想要卖一条裙子,他会这么做:

    请客人试穿以后,他会跟客人说:“我觉得这个颜色并不适合你”,等客人试穿其他条裙子以后,他才会说“啊!我觉得这件裙子你穿起来很好看!很适合你!”这时候,客人通常就会接受他的建议,买下那条裙子。

    为什么这一招这么有用?因为他主动承认了,有些裙子不适合客人,所以客人就觉得他不是单纯在卖裙子,而是真的在帮他挑选,等到他说有些裙子合适的时候,客人才比较容易信任他。

    “连自家东西的缺点都能承认,看来他应该是个可靠的人。他说这件裙子好看,应该是真的!”

    当然,要你承认缺点,也不是要你说“我的产品有个致命缺陷!”,也不是要你承认自己的商品比别人差。

    从Harry J Friedman的经验里,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具体的话术,你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要那个,那就不太适合你,但如果你要这个,那就太适合你了!”

    这样说,对方除了觉得你很诚实,甚至还会觉得你很体贴,有针对他的需要求去推荐东西。

    聪明的店家都知道一个小技巧。差不多的两款保养品,他们会把一款放到美白专区,另一款放到保湿专区。即使两款保养品的功效差别不大,但商家是要故意营造一种感觉:这款商品比起保湿,美白的效果更突出一点;另外一款商品比起美白,保湿的效果更厉害一点。

    这样一来,不管是特别想要美白的女孩子,还是特别需要保湿的女孩子,他们就都会觉得,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品。

    我教你的话术也是一样,他会觉得你推荐的东西,是为他量身打造,刚好符合他的需求,他会觉得:“啊!这就是我想要的!”

    假设你今天要跟你的朋友推荐《好好说话》,你会怎么推荐呢?

    如果今天是要讲心里话,你可以说:“《好好说话》干货十足、举例生动、有理有据、巨实用!”以下省略五百字!只是如果你只是把心里话讲出来,那就不够“好好说话”啦。

    想要更好地推荐给对方,你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是要买给爸妈来听,那《好好说话》可能就不太适合你。毕竟《好好说话》是针对二十到三十五岁的青年人设计的,主要都是解决年轻人会遇到的说话难题;不过,如果你是想要追求自我的全面成长,想成为一个真的会说话的人,那你就太需要好好说话了


    207【江湖】黄执中:你想吵架还是想分手

    最常出现的一种疑难杂症,就是人们面对两个选择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选哪一个的时候,就会跑来问我该怎么办。

    比如,有女生来请教:之前的男友交往很久了,感情很深。但现在因为家里安排相亲,我又遇到了另一个男生,他条件很好,于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请执中老师给我一点建议!

    还有的人问的是:现在这份工作,老板对我很好一直在栽培我,待遇也还不错,只不过一个人在外地难免会想家,所以家人常劝我不如回老家找工作。想请问执中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今天的跟江湖学说话,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帮人做咨询,怎么跟他们沟通,怎么帮对方找出他真正想要的决定。

    这个技巧我称之为“抛一枚假硬币”。

    不过你放心,我当然不是叫你真的去抛硬币。我的意思是我会先告诉他,在两个选择之间,你不是一直犹豫不决吗?

    面对选择,一个人越是犹豫不决,往往就带表着这两个选项,其实好处都差不多。否则的话,要是差别很大,你根本就不会那么犹豫。

    既然差别不大,其实随便逼你选任何一个,不管是现任的男友,还是相亲的对象,不管是继续眼前的工作,还是辞职回到家乡,理论上你都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你之所以为难,只不过是因为你害怕下决定。不如就抛个硬币,随便做一个决定。

    于是对方听了我的话,她抛出一枚硬币,结果是正面,意思是她应该要选择现在的男友。此时你就会看到,一般人通常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反应是,她看到硬币抛出来了,是正面,于是她就说:“好,谢谢执中老师,我知道了,我决定跟现任的男友在一起。那个相亲的对象,我会去拒绝他!”

    这种反应,没问题。但另一种反应是什么呢?

    就是对方一看到硬币是正面,要跟现任男友在一起,当下她就有点迟疑了,心底开始浮现一堆反驳。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这会不会有点太草率了⋯⋯我的意思是⋯⋯那个相亲的男生⋯⋯条件真的很难得啊⋯⋯” 这代表什么意思?

    这代表了,她不知不觉间,其实已经做好决定了。

    人很奇妙,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你东想西想,就会觉得这个也很好,那个也不错,很容易就会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

    但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不给你考虑的空间了,不让你来做决定了,现在我来帮你决定,不管结果如何,你只要学着去接受就好了!

    这时你无能为力了,对不对?然后我就要看你在听到了我的决定后,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如果你的第一个反应,是试着去接受,那就代表这个选择对你是没问题的。

    而如果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一瞬间突然觉得想反悔,那个一瞬间想反悔的感觉,就会牢牢地盘据在你整个脑袋里。以至于之后就算让你再去做选择,你都会忘不了当时那个“想反悔”的感觉。

    这样一来,原本那两个看起来条件差不多的选项,此时就会分出高下了。

    这时候我们再去跟对方说:哈哈,没关系,我们刚才抛硬币是骗你的,你当然可以自己做选择。只不过你刚才看到硬币是正面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可惜呢?为什么?可以跟我说一说吗?

    而这时候,等对方一说完,其实答案也出来了。他自己就会觉得:“嗯,原来我真正喜欢的,还是那位在相亲时认识的王先生啊!”

    我们抛硬币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帮对方做决定。这种沟通方式,是一个帮助对方,让他自己去说服自己的小技巧。

    很多接受咨询的人,例如人生导师,他们真正的任务不是去帮对方做选择,不是去帮对方找出一条最好的人生道路。毕竟我们又不是神仙。

    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帮他的,其实是引导当事人,去相信自己的答案。

    一个犹豫不决的人,他真正遇到的问题,是在于这个人“无法自我说服”。两个选项,他选A也好,选B也好,选来选去他都无法说服自己说:“这个是最好的。”

    这时候我们就要帮他说服自己。说服一个人,最强大、最有效的武器,其实就是“后悔的感觉”。

    可惜,很多时候后悔都是在事后。所以就算到时候这个人想要重新选择,往往也都是“悔不当初”了。

    如果我们能让一个人,在做选择之前,先感受一下后悔的感觉呢?这个体验不是变得很有价值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教的“抛一枚假硬币”,真正的目的。

    这种沟通方式听起来很简单,真正做起来也不会太难,练习几次就会渐渐掌握诀窍了。最重要的是,这一套江湖技巧当你熟练之后,是可以“自己对自己用”的!

    当你自己陷入犹豫不决的时候,你是可以自行想像抛出一枚硬币,然后观察自己再看到正反面的时候,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是什么念头?

    是想要接受?还是想要反悔?然后借此帮助自己,找到心底真正的答案。


    208【理论】周玄毅:你也到了该学会“批评人”的年纪了

    批评或者反对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你最好把对方想象成第三方,这样才能够起到最好的效果。

    什么叫做把对方想象出第三方呢?拿我自己来举例,我是一个当老师的人,经常要跟学生讨论问题,学生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甚至是很低级的错误。

    如果要指出别人的错误,我会尽量冲着另外的人来讲话。比如说,有几个学生呢跟我一块在讨论问题,有一个同学逻辑上、理论上、资料上出了问题,我不会直接说你错了。我会扭头对另外一个学生说:“你看,就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很多人会以为...但其实是..."

    这段话的奥妙是,有一个人在你眼前犯了错,可是你跟另外一个人说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很多人会有什么什么样的错误的观点,这就相当于是把这个犯错的人给架空了,他就变成了一个符号,变成了一种现象。

    这个时候,不管是旁观者还是犯错的这个人,都能够用一种客观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错误。那犯错的这个人,他不会觉得是我错了,我很难受,而是会觉得:这是有很多人都有的错误,而我是其中之一。

    当年有一位著名的影星犯了生活作风上的错误,然后他说了一句话很多人都记得,叫做“我只是犯了一个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你看,这就是把自己的问题变成其他的人都会犯的一个客观的事件,这样就可以减轻自己心里的负担了。

    尽量使用第三方的视角,用“他错了,他们错了,有些人做了”,而不是用“你错了”这样的叙述角度,就能让犯错的人,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他接受你的观点就会更容易。

    有人会说,那如果旁边没有别人怎么办?那我会跟这个同学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上课的时候我会讲一下这个观点,你听一下我的解答。”如果这个错误是具有代表性的,我就会在上课的时候把它作为一个普遍现象来进行探讨。

    一句不管多傻的话,你把它在一个公共的场合当成一个现象来探讨,那就算说了这个傻话的人在底下听到了,也只会脸稍微一红,觉得原来我说过那么傻的呀,我以后不要再说了。这比你当面去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说蠢话要好得多。

    总之,这里的原则就是,在举出对方错误的时候,你要多用第三人称,而不是第二人称。要把这个错误尽量归结为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人问题。

    那些当面会跟你争的面红耳赤死不服输的人,如果是坐在底下,把这个错误当成别人的事情来听,往往就会豁然开朗,心悦诚服了!

    这套方法还不止是个人智慧,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英国的议会辩论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规则,就是任何一员的发言都是必须针对主席,而不是直接针对任何其他议员的。

    什么意思?任何议员的发言,必须获得主席允许。而且原则上,所有的发言你都不能够直接说“唉你怎么怎么怎么着”,而是“尊敬的主席大人,他怎么怎么着”。

    如果要涉及其他议员,不得直呼其名,就算是尊称也不行,而是要以选区来指称。

    你不能说xxx你错了,只能说:“主席大人,我认为代表XX选区的尊敬的议员,刚才提出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这个听起来很矫情,特别无事生非。但是这个规矩是很重要的,它就像是一道隔离争论双方的防火墙,只允许观点的交锋,而尽可能避免人和人之间的争端。

    而且,如果真的没有必要的话,那英国人为什么会保留这么一个无聊的规定?肯定是之前已经有无数的惨痛教训,甚至是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为了避免双方枪火闹得不可收拾,这才立出了这么一套规矩。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个针对第三方的说法原则,听起来有点像指桑骂槐,有话不直说,不说你怎么怎么样,而是冷嘲热讽地说有些人呐怎么怎么样,其实不是的。这里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你不是用冷嘲热讽的方式去说这句话,而是用客观分析的方式来讲。

    想像一下你跟你的朋友面对面吃饭,他特别喜欢吧唧嘴,可是你特别讨厌别人吧唧嘴,你说出来又觉得特别伤人。这时候你应该如何向他指出这一点呢?

    我会这么跟他说:“知道吗?很多时候有一些坏习惯,是自己察觉不到的,非要别人指出他才能够知道,比如说你刚才吧唧嘴吧唧得挺欢的,我就在想,可能我身上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是平常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

    你本来是想说对方,可是通篇都是在说别人会怎么怎么样,我会怎么怎么样,对方这个事你只是中间带了一句,可是他真的听到这一点之后就会明白你的意思,吃饭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讨人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好好说话2018精进技巧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mg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