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偶然机会看到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维库教授的四点人生经验:
一是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二是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三是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四是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
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有些阿Q精神。其实现代人何尝不要有些阿Q。也许这便是古人所谓的大智若愚,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谓的人生大智慧,所谓的圆融,也是心理学上的适应力和灵活度。
人的健康、心理健康是需要适度的灵活、变换和弯曲的。
毕竟生活不是事业,需要持久不变的专注和攻关。生活不过是一片空地上随意播撒都会发芽的种子,不过是活着形式的无机选择。
也许是你选择了生活,也许是生活选择了你。
太阳是公平的,是要匀速转动的。所以,种子种在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又有什么关系呢,总有一刻你会感受到、愉悦到、享受到温暖阳光。你只需要心怀温暖和喜悦就可以了。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老妇忧两子卖伞和扇的故事也可以这样改写:
天晴时,扇子好卖,雨伞可以变做遮阳伞,也不愁没有销路了。天下雨时,雨伞好卖,卖扇子的,也可以开展在烟雨朦胧中,在扇子上即时做诗做画,卖文艺卖情调,岂不快哉!
这不就是吴教授的适应环境、改变自己、改变态度、改变角度吗?这不就是另类的阿Q吗?
可见,有的时候自己主动变一变,换个思维方式,会有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效果。原本不开心的事也能轻松愉快起来,原本糟糕的事情也会变得不那么糟糕起来。如果再加上勤奋和努力,成功原来也不是那么遥远的嘛!
而且人是有无限潜能的,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绝望中、困境中往往能成就伟大。
当然我们未必期待伟大,但适当的时候换个角度、换种心情,事实没变,但你心情变了、快乐叠加了,对你、对世界有百利无一害,有何不可?!
我这次回老家,妹夫开着车在过一条乡村小路时和对面过来的一辆车后视镜互相亲了一下。
两个车停了下来,两个司机可不象镜子互亲那样温柔,而是都大声吼到:“怎么开车呢!”
我在后排赶紧说,“对不起,对不起,……”
两个人一听,都不好说什么,就各自默默开走了……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这时仍然是双方互不相让,会怎样?起码也是吵一架,闹得大家都不愉快,是吧?!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犯罪报道,其实好多起因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所以,适当的阿Q,其实也是大智慧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