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转眼间,又是如期而至的端午节。
这已经是我在异乡度过的第二个端午节了,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生命中的很多节日都会在异地他乡度过。
今年也吃了粽子,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也许是少了几缕故乡的味道。
还记得以前每年端午节外婆都会带我在家的附近采草药,还会采艾草用来做成狗狗的形状挂在墙上,一挂就是一年。
她听长辈们说端阳时节用采来的草药煮水泡澡身体会更健康,会少生病。
当然这只是一种民间传说,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我们还是会在端午这天用草药泡澡,也是一种内心的信仰罢了。
每年端午前外婆都会带我去竹林里拾竹笋壳,我们那边都是用竹笋壳包粽子的,不过也会用粽叶。
竹笋壳拿回家用清水泡一段时间,将它泡软了以后用开水煮,然后再用刷子刷净笋壳上面的细毛。
糯米淘净,用水泡胀,然后就是包粽子的环节了。
我不会包粽子,长这么大,一个粽子都没有包过。
当然也尝试过包粽子,但一包就散了,所以我们家的粽子都是由心灵手巧的外婆包的。
02
我们一般是包的白水粽,就是不甜也不咸,什么味道都没有。
我们都是把粽子煮好了以后剥在放进倒有红糖水的碗里,蘸着红糖水吃。
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吃法也多种多样。
外婆包的粽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
饭量很好的外公一次性也最多只能吃两个,而我吃一个都够呛。
外婆包的一个粽子相当于别人包的两个,真的是出奇的大。
因为她嫌麻烦,觉得大也是吃,小也是吃,包大个一点还节省点时间。
这就是我的外婆,很随性,懒得讲究,也不喜欢麻烦。
端午那天外婆还会让我们喝雄黄酒,我不会喝酒,所以只喝过一次雄黄酒,除了辣也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印象了。
已经有两年没有吃到过外婆包的粽子了,虽然不是很喜欢吃粽子,但却有点想念了,因为粽子里有外婆的味道。
今年的端午外婆不在家,外公一个人在家也不会包粽子,我和外公的端午都缺了外婆和她包的粽子。
03
端午时节正值盛夏,天气很热。重庆就像是一个大蒸笼,我们就是蒸笼里的“粽子”。
怕热的我完全不敢出门,下楼取个快递都已经受不了室外的温度了,和室友待在宿舍开了一天的空调。
记得刚来重庆的时候完全受不了这边的天气,每天靠冰淇淋和空调续命。
我对重庆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是一座很热情的城市,无论是天气还是人文风俗。
“总要去一趟重庆吧,吹吹嘉陵江的晚风,走走南滨路,去趟长江国际,感受山城的夏天。”
山城的夏天,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端午,有粽子的味道,有栀子花的味道,也有夏季的味道。
这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却也成为了我们表达思念的日子。
屈原已逝,但他和他的《离骚》永远流传在世间,永远活在我们的传承之中。
龙舟在江河湖海上尽情地向前冲刺着,满是激情斗志,热烈与澎湃让人忘却了夏日的燥热。
长这么大我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赛龙舟的场景,只在电视里、网络上看过。
每一个粽子里都包裹了满满的思念,味道与记忆在唇齿间重逢。
我们总要学着长大,学会习惯在异地他乡过节的日子。
祝大家端午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