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为什么叫《石头记》?

作者: 读书老郎 | 来源:发表于2022-05-15 17:12 被阅读0次

古典名著《红楼梦》最早叫《石头记》,为什么这部小说叫《石头记》呢?文章开篇介绍女娲补天时,留下一块巨石,遗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经锻炼后已通灵性,感觉自己命不好,别的石头都有作用,自己成了一个无用之石,于是日夜悲嚎叹息。

一天来了两个仙人,一个僧人一个道士,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来到青埂峰下,坐在这块石头边。两人先是谈起了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然后又谈起了人间的荣华富贵。石头听到后不觉动了凡心,也想去凡间享受一下,希望这两位仙人度他下凡。

两位仙人对石头说道:“凡间虽然有些好事,但是不能持久。况且人非物换,乐极生悲,到头来终究是一场梦,这是自寻烦恼,不如不去。”

石头觉得自己待在这里太孤独,坚持要去人间走一趟,再三对两位仙人苦苦央求。

仙人叹道:“说你有灵性,却如此愚蠢,好吧,满足你,等到尘缘了结之时,再把你恢复本样。”

说着僧人念动咒符,将这块巨石变成鲜明莹洁的美玉,缩成扇坠大小可佩可拿。这颗石头变成的美玉就是后来随贾宝玉降生,佩戴在他身上的那块“通灵宝玉”。“通灵宝玉”像录像机一样,记录了贾宝玉和他身边人的故事。

在短短的十九年里,“通灵宝玉”看到了四大家族从盛到衰,见证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也目睹了“金陵十二钗”跌宕起伏的人生。

在贾宝玉出家后,这块饱经人世风霜的“通灵宝玉”变回了石头,静静地呆在原来的地方。

闲得无聊的石头,因为去人世间走了一趟,成了一个有故事的石头。有故事却不知道说给谁听,这又是一件麻烦事。石头把人间的经历写成故事,用文字的形式刻在自己身上,搞得满身伤痕累累。他把这个故事命名为《石头记》。

不知道过了几百年后,来了一位求仙的“空空道人”,这位道人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路过,见到这块刻满文字的石头。

空空道人看完上面的文字后,便问石头:“你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既没有年代,又无知名人物,也没有一件正经的事情。只是描写一群性格各异的奇女子,又不是像蔡文姬和班昭一样的才女,写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空空道人的意思是,石头是不是很无聊,写这些东西能为国家和学者做什么贡献呢?

石头说道:“老师太当真了,年代可以随便写一个,可以是汉或者唐朝。我这些文字是写给咱普通老百姓看的,他们哪里看得懂治国之文,他们喜欢的是适趣闲文,平时用来解闷。历来书籍都喜欢贬低女人,经常把她们描写为低俗淫贱之人,就算有些是才子佳人,也少不了淫滥之事,不如我亲眼目睹的这几个女子。现在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那些长篇大论,我这段故事,只想给世人茶余饭后提供一点乐趣。”

空空道人听完后觉得石头说得有道理,于是认真查阅了上面的文字,发现虽有男女情感之事,但是内容实实在在无伤大雅,又没有涉及到国家政事,对君臣也是称功颂德。空空道人觉得不错,便把《石头记》的内容抄下来了。

空空道人改名为“情僧”,把《石头记》改为《情僧录》,整理后拿去出版。书名几经修改,最后名称确定为《红楼梦》。

这块已通人性的石头,可能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作者估计是一个落榜书生,或者是一个得不到朝廷重视的没落贵族,就像这块石头一样,遗弃在荒郊野外无人问津。

一僧一道,可能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超凡脱俗,但是又被世俗所累,心情非常矛盾,所以他幻想的人分裂成两个,一个和尚一个道士。

空空道人就是作者心中的知音,作者以为《红楼梦》可能没有人喜欢,所以认为知音是不存在的,是空的。谁知此书一经问世,立刻风靡了全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争相传抄,这可能是作者生前没有想到的。

——以上主要内容摘自《红楼梦》(曹雪芹)第1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为什么叫《石头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rb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