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色诗词

红色诗词

作者: 紫气东升 | 来源:发表于2023-03-06 15:05 被阅读0次

教学过程

一、讲解诗词的背景,引出《西江月•井冈山》

同学们,身为江西人,我们应该自豪。因为江西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有许多名山大川。其中有一座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山”,也叫“中国革命的摇篮”。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座山的名字?

是的,它就是井冈山。(简介井冈山地理位置)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上有五大哨口,黄洋界哨口是其中之一。在那里,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战役,你知道这场战役的名字吗?是的,——黄洋界保卫战。

黄洋界上挺立着一架迫击炮,看似威力不大,却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立下战功,

(1)关于这场战斗的故事,让我们随着这门迫击炮把时间切换到井冈山斗争时期——

(视频一)

(2)当时红军手里总共只有约100支枪,每支枪只配有三至五发子弹,而赤卫队和群众手里只有大刀和长矛,那么仅靠修筑工事能防住敌人几个团的兵力进攻吗?

(视频二)

红军发动群众,凭险抵抗,黄洋界保卫战最终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退敌军四个团的战绩取得了胜利。毛主席在返回井冈山的路上,闻讯挥笔写下《西江月.井冈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师范读)————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二、讲授新课,理解词意

1、学习红色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这是一首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赞歌。这首词表达了毛主席闻听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

【1】那么诗句中的词语是描写战争场面的呢?

旌旗:战旗

鼓角:打鼓声和军号声

旌旗和鼓角都是古代用于鼓舞士气的器具。用在这里,说明红军士气高昂。(图片)

山下战旗飘动,山头战鼓雷,可见战斗十分剧烈。

【2】敌我双方力量如何?通过哪句诗你得到发现?

引出:敌军围困万千重

敌人把我们红军层层包围,敌强我弱。那面对强敌,我们红军什么表现?

引出:我自岿然不动

岿然不动可以用哪些词代替?引出坦然自若、从容不迫、临危不惧(并板书:临危不惧)

【3】我们知道这场战斗最终取得胜利,那么你们觉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结合注释说说吗?

引出: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森严壁垒:严密的防御工事

是的,在战斗开始前,红军和赤卫队以及群众早就做好了严密的防御工事。

众志成城:军民团结一心,像钢铁城墙一样,让敌人无懈可击。

是啊,战斗胜利不仅仅有严密的防御工事,关键依靠群众,万众一心,勇于胜利。

2、朗诵全词,感受战争胜利的喜悦

孩子们,黄洋界保卫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伟大战斗,创造了“战争奇迹”!鼓舞士气,大快人心。请通过朗诵把这份胜利的喜悦表达出来。齐读《西江月·井冈山》!

3、感受井冈山精神

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既保住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的第⼀个农村⾰命根据地,也保住了红⾊的⾰命⽕种。

三、红色故事活动场(分享红色故事,提炼井冈山精神)

在井冈山革命年代,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

(如果你们想不起来,看着这幅图,一定有话可说)

1、预设一:出示《朱德的扁担》封面(主要内容是:朱德身为红军总司令,却和普通官兵一起劳动。官兵们照顾他年纪大,不想让他参加劳动,于是把他挑东西用的扁担藏了起来。于是朱总司令又重新做了一根扁担,还写上“朱德扁担”的字样,不让别人再拿走。)

【1】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山写自己的名字呢?

【2】从朱德元帅在这根扁担上写自己的名字这件事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出——官兵一致,同甘共苦。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

2、出示《八角楼上》插图(这篇文章形象地描绘了毛主席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里,在一个冬天的深夜写文章的情景,表现了毛主席为指导中国革命,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的精神。

【2】是的,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井冈山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两部光辉的著作,在黑暗中,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通过毛主席深夜写作,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出——坚定信仰  艰苦奋斗(板书

那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故事——

3、出示一条(识别带),这是一条泛黄的识别带,也叫牺牲带。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曾戴着它。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衣服单薄,被子就是几张旧报纸。在那样艰苦奋斗的环境下,他们时刻还要和敌人做斗争。战士们担心自己不知道哪一天死在什么地方,于是就想到了在脖子上系一条红领带,上面写上自己名字、部队的番号和籍贯,如果有那么一天战死,期待战友们能在战场上通过识别带认出自己并把自己阵亡的消息告诉家人。从他们戴上识别带得那一刻起,就表明他们为理想,早已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据不完统计,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井冈山军民牺牲人数达4.8万,其中能记住名字姓名的为15774人,余下3万多人都成了无名烈士。

【3】通过这根泛黄的识别带,你们有没有感动?

是的,红军战士们都具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板书)

正是这些精神感动着我们。他们汇集在一起,这——就是井冈山精神。(课件出示)

5、继承井冈山精神

耸立在翠柏苍山间的英雄纪念碑,告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像先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他们的精神需要我们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井冈山工作时,曾说“一切向前走,却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越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这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该如何传承这种精神呢?

预设一:学习上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要勇敢面对。

预设二:生活上遇到困难,要学着解决问题。

预设三:奋勇向前、敢想敢做。

(纪念碑图)

同学们,正是因为有革命先烈们在井冈山艰苦奋斗的日子,才会有我们如今的盛世中华。我们要珍惜现在,学习和传承井冈山精神。

四、升华主题,激发爱国热情

在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后的第三十八年,70岁的毛主席再次登上了井冈山。据说,毛主席一下车就直奔黄洋界,在黄洋界看了许久,然后深情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就是黄洋界!”并写了另一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近现代 ·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不就是井冈山精神的体现吗?

巍巍井冈山,峰峦叠嶂,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此燎原;山河为碑,历史作证。如今,循着红色足迹一路追寻井冈山,千里故地已是旧貌换新颜,这片承载着初心和使命的红色土地,正等待着我们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画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色诗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um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