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P10“闪存门”,看华为离伟大企业差多远?历史时刻,三星面板出

从P10“闪存门”,看华为离伟大企业差多远?历史时刻,三星面板出

作者: 科技放大镜 | 来源:发表于2017-05-05 10:58 被阅读0次

    1、三星第7代OLED 屏幕,2018 年第2 季量产问世

    2、硅晶圆下半年涨幅低预期台胜科、 环球晶重挫

    3、群创Q1电视面板出货超越三星

    4、索尼利润有望创下近20年来最高 股价大涨5%

    5、光集成电路尺寸难题有望破解 ,"模分复用"是关键

    6、iPhone使用OLED不仅有利三星 日本企业或也因此获益

    7、34%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8、百度开放自动驾驶技术平台,这有什么意义呢?

    9、“无按键”的OLED iPhone8该如何操作

    10、从P10闪存门看华为离真正伟大的企业还有多远?

    一、三星第7代OLED 屏幕,2018 年第2 季量产问世

    根据国外科技媒体《The Science Times》的报导,全球最大OLED 供应商三星(Samsung)将从2018 年第2 季度开始生产自己的第7 代OLED 屏幕。报导指出,三星的显示技术部门将继续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曲面可折叠OLED 屏幕、chip-on-plastic OLED 屏幕以及800ppi 的超高解析度OLED 显示屏。

    报导指出,其实对于三星开发第7 代OLED 屏幕市场并不感到意外。因为,目前其它厂商都还是以第6 代OLED 屏幕为主,而每一次屏幕技术的更新,都会带来更好的显示效果,以及大幅降低耗电量等。基于未来智能型手机对于OLED 屏幕在解析度与耗能上的需求,三星会投入第7 代OLED 屏幕的开发。至于,三星研发的新一代OLED 屏幕中,可折叠弯曲的屏幕产品则其实最令市场所关注。

    报导进一步指出,之前外界有消息称,三星将在2017 年推出一款名为Galaxy X 的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并且到现在为止依然非常神秘。三星非常有可能在2017 年年底的时候进行小量的生产以试探市场的反应。另外,chip-on-plastic OLED 屏幕也是一种新型的屏幕技术,可以透过塑胶来取代传统的玻璃基板,从而能够更容易的打造出类似于Galaxy S8 和Galaxy S8+ 所使用的曲面屏幕智能手机。

    至于,800ppi 高解析度的OLED 面板,这种产品并不是针对电视或平板电脑产品研发,而是专门为智能手机这种小型设备打造。这是一种5.5 吋大小,解析度却高达3480×2160 像数的Ultra HD 4K 超高解析度屏幕。而这并不是第一次有消息称三星将开发这种屏幕,之前已经出现过这种4K 超解析度屏幕将配备在Galaxy S8 身上的传闻。但是,最终并没有如愿实现,这也让很多用户感到些许的失望。

    之前有传闻指出,Galaxy Note8 的解析度将达到4K 等级。但是考虑到屏幕大小为6.4 英吋,而且三星希望继续同样保持与Galaxy S8 相同的18.5:9 的屏幕比例。因此,Galaxy Note8 的解析度应该只有770ppi,而并非是800ppi。但是,这对于VR 来说已经是相当高的标准。

    目前,市面上只有SONY 已经推出了4K 解析度的智能手机。一旦,三星想要同样推出类似的产品,那么在电池续航上一定要有相应的解决才行。因为,屏幕解析度的提升,将导致耗电量增加,这样的情况对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将有很巨大影响。因此,未来三星势必也将在电池的功能上再下工夫。

    二、硅晶圆下半年涨幅低预期台胜科、 环球晶重挫

    半导体硅晶圆下半年价格涨幅低于预期,冲击台湾相关硅晶圆厂今(24)日股价表现,台胜科盘中股价一度被打到跌停价87.3元,环球晶(也跌逾半根停板,下探200元整数支撑,族群走势疲弱。

    半导体硅晶圆需求持续成长,加上市场产能并未大幅开出,市场原本看好,在中国半导体产业产值成长带动下,对硅晶圆价格将带来明显的支撑。

    近期市场传出,前二大半导体硅晶圆厂信越与SUMCO,已与半导体晶圆厂谈好下半年的价格涨幅,幅度约1 成,低于市场预期。

    不过市场看好,价格涨幅稳定向上,对整体产业相对有利,不会造成半导体厂晶圆取得有过多的压力,但对台湾相关硅晶圆供应商而言,原本预期下半年营运可望受惠涨价带动,持续向上攀升,但若涨幅低于预期,营运与获利空间也将相对有限。

    在利空打击下,台湾相关硅晶圆厂今日股价表现疲软不堪,台胜科盘中被打到跌停,环球晶也跌逾5%。

    三、

    群创Q1电视面板出货超越三星

    根据TrendForce光电研究(WitsView)公布最新报告指出,2017年第1季全球电视面板出货量为6016万片,季减10.7%,年增0.4 %;出货排名仍由南韩乐金显示器(LGD)夺冠,群创超车三星显示器,较前季往前推进一名,拿下第二;友达则受限于产能,排名维持与前一季相同的第六位。

    群创与夏普都是鸿海(2317) 集团董事长郭台铭面板重要布局,近期夏普基本面转佳,有意牵手群创开发OLED 技术之际,群创今年第1 季电视面板出货量虽仍较前一季下滑,但超越劲敌三星显示器,凸显鸿海集团整体面板布局效益持续发酵中。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视面板需求尺寸提升、大尺寸搭载4K 解析度面板也日渐受欢迎,总计今年第1 季大尺寸4K 面板出货量站上2000 万片大关,逆势季成长0.5%,刷新历史纪录,渗透率达33.3%。

    WitsView 研究经理胡家榕指出,第2 季中尺寸40~43 吋面板价格仍居高不下,降低品牌厂为节庆促销的意愿,因此将需求转向获利空间较佳的55 吋和65 吋大尺寸面板上,加上今年国际品牌积极布局75 吋市场,WitsView 预估,第2 季电视面板趋于大尺寸化的影响下,出货量将仅小幅成长1%,但出货面积可望提升4%。

    观察第1 季全球电视面板出货排名,乐金显示器出货达1263 万片,季衰退7%。主要由于乐金显示器部分8.5 代线产能移转至OLED 面板使用,且监视器品牌在小尺寸(21.5 吋含以下) 产品已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多积极布局23.8 吋和27 吋大尺寸产品,造成乐金显示器产能互相排挤情况严重。

    群创因为中尺寸39.5 吋面板价格过高而影响品牌获利空间,导致品牌拉货力道趋缓,即使有三星电子对65 吋的强劲需求,但在高阶产品良率无法快速提升下,群创第1 季出货季衰退9.3%,出货量993.7 万片,但仍拿下出货二哥宝座。

    京东方第1 季电视面板出货达940.5 万片,季衰退2.8%。去年9 月开始,京东方为了拉抬笔记型电脑面板的生产比重而牺牲32 吋的产能,使电视面板出货节节败退。

    近期京东方福州8.5 代线即将进入最后量产阶段,策略性让43 吋以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来拉拢品牌厂,因此单一尺寸季出货成长高达26.6%。

    华星光去年底完成阶段性扩产后,今年第1 季没有新产能挹注,同时受传统淡季的影响,电视面板出货量达897.1 万片,季衰退3.3%。受惠于品牌为追求更多获利而调高UHD 的产品需求,华星光今年第1 季UHD 面板出货成长达15%。

    三星显示器去年12 月关闭一条7 代线后,使今年第1 季电视面板出货衰退高达27.6%,出货量仅885.7 万片,季出货排名一口气退居第5。

    胡家榕表示,虽然三星显示器整体出货表现不佳,但成功透过改造和投资新机台设备来拉升大尺寸UHD 产品比重,使第1 季75 吋电视面板出货成长高达3 成,出货量达13 万片,居电视面板厂中单一尺寸出货之首。三星显示器UHD 面板出货渗透率高达52.8%,为六大面板厂中唯一突破5 成的厂商。

    友达第1 季电视面板出货达663.4 万片,季衰退6.7%。友达虽然在产能上无法和其他面板相互抗衡,但由于积极耕耘大尺寸和高阶利基型产品,即便进入传统淡季时期,65 吋含以上大尺寸仍出现3.8% 的成长,同时UHD 渗透率一口气提升4.7%,达40.7%。

    四、索尼利润有望创下近20年来最高 股价大涨5%

    据彭博社北京时间4月24日报道,索尼公司上周发布的初步年度利润好于预期,这使得分析师更加相信,索尼年利润有望创下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周一,索尼股价创下近三个月内的最大涨幅。索尼股价今天在早盘交易中最高上涨4.6%,有望创下自2月3日以来的最大涨幅。索尼在上周五股市收盘后发布的公告中称,初步计算的2016财年(截至今年3月)营业利润为2850亿日元(约合26亿美元),比此前预期高出19%。

    索尼预计,2016财年净利润约为730亿日元,是此前预期的两倍多。这促使摩根大通将索尼的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

    同时,从高盛到瑞士信贷在内的投行重申了对索尼的看涨前景。他们认为,上一财年的业绩表明索尼能够实现5000亿日元(约合45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创下自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基本面讲,索尼利润对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摇摆变得更有弹性,这是企业管理能力得到改善的结果,”瑞穗证券分析师Kenichi Saita在写给客户的报告中称。

    上一财年的积极业绩标志着索尼营业利润连续第二年突破20亿美元,创下自2001年以来的最长纪录。索尼称,这归功于多数业务部门表现出色、保险部门采取了削减成本措施。索尼芯片部门从去年地震中恢复的速度快于预期,使得成本降低。

    “这将加强市场对于索尼下一财年的信心,”晨星投资者服务分析师Kazunori Ito表示,“尽管日元走强,但是芯片部门对于索尼上调业绩预期可能作出了大量贡献。”

    分析师现在把注意力放到了4月28日,届时索尼将发布2016财年财报。高盛分析师Masaru Sugiyama表示,索尼很可能宣布至少5000亿日元的营业利润目标。索尼在1998年创下的利润佳绩受到了第一代PlayStation主机和电影部门的推动。

    五、

    光集成电路尺寸难题有望破解 ,"模分复用"是关键

    据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网站近日报道,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迄今最小光学集成电路,其能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表现出高性能水平,有望彻底改变光通信和光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该突破性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将光集成电路缩小到现有计算机芯片中集成电路的尺寸,是科学界一直试图攻克的难题,但他们始终无法将各种波长的光压缩在一起。而哥伦比亚大学研发的光集成电路,是一种波导模式转换装置,其内“模分复用”技术能在芯片上加入更多的光通信通道。“效果就像大桥上突然增加了几倍的交通容量,或足球场能神奇地容纳多支球队同时训练。”论文共同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于南方(音译)说。

    新模式转换器首次将集成电路尺寸缩小到光波长的1.7倍,而之前同类装置都是光波长的几倍到几百倍,并且它能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将输入波导模式转变成输出波导模式。

    取得这些前所未有性能的关键是,研究人员将一种超表面结构集成到了光学波导上。超表面结构是一类厚度小于波长的二维超薄材料,可实现对光传播模式的灵活有效调控。这次所用的超表面结构由许多纳米天线按亚波长间隔排列而成,能吸收波导最里面的光,调节吸收光的性能后再将其返回波导中。由于纳米天线排列紧密,从而可在不到两倍波长的距离内实现波导模式转换。

    于南方表示,他们计划进一步改进模分复用系统,同时使用更加灵活的光学材料,以更有效地调控波导内光的传播。

    六、iPhone使用OLED不仅有利三星 日本企业或也因此获益

    从玻璃制造商到金属外壳切割机器人制造商,很多供应商的命运都因为iPhone的成功而改变。现在,随着苹果即将推出配备OLED屏幕的新款智能手机,一家以连锁加油站而著称的日本精炼企业也将从中受益。出光兴产(Idemitsu Kosan)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开发OLED技术,在全球石油危机之后,他们希望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现在,如果你拿起新款谷歌Pixel或三星Galaxy手机,它们的OLED屏幕上的蓝色像素很有可能就使用了出光兴产的材料或专利。

    OLED屏幕的画质更锐利,耗电量却更低,这种屏幕的广泛普及将帮助许多日本供应商广受关注,而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从iPhone销量中获得太大利益。例如,Canon Tokki在生产OLED屏幕所需的真空机领域几乎占据垄断,大日本印刷(Dai Nippon Printing)和凸版印刷(Toppan Printing)则在压印OLED像素所需的精密金属网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三星几年前就开始使用OLED屏幕,但苹果却会成为这项技术的重要推手。”美国投资银行Sanford C。 Bernstein & Co科技分析师阿尔伯托-摩尔(Alberto Moel)说,“这会吸引其他企业纷纷效仿。”

    知情人士透露,苹果计划今年至少推出一款配备OLED屏幕的新iPhone,作为这款产品的10周年纪念版。业内人士估计,这一举措将把OLED显示屏的需求量提升数亿块。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预计,OLED面板需求将在今年超过液晶面板,该市场的规模有望在2017年达到227亿美元。

    出光兴产之所以在OLED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因为该公司早期对蓝色二极管展开了研发投入,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这种蓝色二极管对于OLED屏幕的全色域显示能力至关重要。蓝光频率高于红光和绿光,因而拥有足够的能量切削化学键。

    即便液晶在显示领域主导了数十年之久,但OLED却有望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由于有机相素可以自己发光,而液晶显示屏则需要借助背光,所以OLED显示屏的尺寸更薄、能耗效率更高、黑色更深。另外,OLED产品还可以使用柔性塑料基底,从而制作成各种形状。这种技术的挑战在于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制作出明亮耐用的屏幕。

    当出光兴产1985年开始开发这项技术时,OLED还只是一项颇有前景的科学。此后10年,这家日本第二大精炼公司一直难以开发持续时间超过几秒的材料,直到他们通过技术突破延长了持续性。这也帮助先锋于1999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OLED显示屏,用在一款车载音响系统上。

    “我们从一开始就参与进来。”出光兴产电子材料开发中心首席研究员Yuichiro Kawamura说。

    之后又陆续实现了更多进步,但韩国屏幕制造商展开了巨额投资才生产出能在价格上与液晶屏幕竞争的OLED显示屏。三星认定,OLED屏幕将在智能手机行业占据主导,该公司目前占据全球的多数OLED产能。LG电子也在2009年与出光兴产建立联盟,集中精力生产电视机面板。

    “我们拥有关键专利已经10年了。”出光兴产电子材料部门商业战略总经理Takamitsu Nagase说,“但直到过去三四年才成为一项真正的业务。”

    虽然出光兴产在OLED技术发展初期占据领先优势,但陶氏化学、默克和其他竞争对手也都加入战局,投入大举资金研发新的有机材料生产方法。

    由曾经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于1994年创办的Universal Display已经实现了一种商业化方法,可以从有机分子中提取更多光线,该公司的交易代码就是OLED。这一过程需要使用稀有金属铱,该公司也因此成为行业领导供应商。但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增加这种重金属元素会限制这种技术的进步。

    “加入铱后,就会引入一些限制条件,还会失去像乐高积木一样的塑形能力。”日本九州大学有机光学和电子研究中心主任Chihaya Adachi说。

    Adachi和他的研究员开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碳化合物,因而可以快速生产和测试微型OLED方形样本,用于改进这项技术的亮度和耐用性。

    2012年,这项技术取得突破,号称可以大幅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并提炼色彩纯度。出光兴产表示,这项名为日激活延迟荧光(TADF)的技术可能威胁该公司的蓝色二极管专利,甚至威胁Universal Display公司的地位。

    不过,包括出光兴产和Universal Display在内的老牌企业并未坐以待毙。这家精炼公司从2013年以来一直在开发自己的TADF技术,并于今年在瑞士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Universal Display去年也花费8700万欧元(9300万美元)买下了巴斯夫的所有OLED专利。

    “蓝色TADF背后的科学问题今年将会得以解决。”Adachi说,他还参与创办了Kyulux公司,专门对这项技术进行商业化开发,“下一步是解决量产问题。”

    七、34%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人工智能和人类抢饭碗是近几年人工智能界,乃至整个社会层面都在讨论的问题。于是日本经济新闻和英国金融时报在实施了共同研究调查以后,他们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全部 820 种职业、2,069 项业务(工作)中,34%(710 项工作)的比重可被机器人替代。

    日本经济新闻以组装引擎的工厂劳工为例子,他们指出77 项工作中,零件组装、产品装箱等 75% 工作可进行自动化;可说是白领象征的金融机构也正推动自动化,在事务职务部分,60 项工作中、建立档案等 65% 工作可自动化;部分眼科技师或食品加工等职业,则是所有工作都可能用机器人替代。

    不过人类也不用过度担心,因为大半职业中仍将残留机器人所无法替代的複杂性工作,能够完全自动化(完全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佔整体比重不到 5%。

    另一方面,需进行决策的工作以及需要想像力的工作则是机器人所难以胜任的领域。例如,CEO等经营干部所需从事的63项工作中,仅有制造业绩成长表等22%工作能用机器人替代;演员、音乐家等艺术相关职业部分,65项工作中能自动化的比重仅17%。

    据报导,就国家别情况来看,日本高达55%工作能被机器人替代,比重在主要国家中居冠,还高过中国(51%)、印度(52%)等劳力密集的国家;美国、欧洲的比重分别为46%、47%。

    但是根据我对自动化产业的了解,这样的算法其实并不是很正确。从机器开发到机器所涉及供应链的催化,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才能满足。曾经有这么一个算法,每解决50人的自动化设备,其供应链和研发中心就会需要25人的研发团队。也会有人用研发中心到车间的“距离”来形容这个岗位之间的换算。

    还有就是机器本身。设备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反馈端,正所谓三分用七分养,曾经跟三一重工的一位高管聊天时得知,在这些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成本之中,维修占了90%。而这份维修工作并不是研发中心到车间的距离,所以又额外提供了多个岗位。

    Quartz 报导,比尔盖兹赞成对自动化课税,他说,如果工厂的人类职员年薪五万美元,必须缴纳所得税、社福税等;换成机器人来做相同工作,也应该以相同水淮课税。各国可以藉此机会,解放人力,聘用更多员工照顾老人、缩小学校班级人数、协助有特殊需求的孩童。这些领域的工作很适合人类,也需要更多人手。

    他同时强调,政府必须出面执行,不能依赖企业,才能协助低收入者在这些领域就业。比尔盖兹的建议并非首例,在此之前,欧盟议员也提倡要对机器人雇主课税,取得税金训练失业员工,但是提案遭到否决。

    八、百度开放自动驾驶技术平台,这有什么意义呢?

    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开放计划引起很大震动,要想判断它下面的发展趋势,那其实要先回到对开放、开源这些事情的本质认知上来。

    开源、开放与生态建设

    开源是指把软件的代码按照某种协议开放出来,这样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有修改和打造自己的一套常用软件的能力。从起源上看开源还真是一群理想主义者情怀所致,之所以会和商业交火,根本原因在于它会同某些类别软件的授权收费模式尖锐对立。最典型的受害者其实是Windows,Windows在服务器市场基本上彻底败给了开源的Linux。显然的开源如果可以覆盖100%商业场景,那其实世界上就不会有任何一个独立的软件公司。而到现在为止还有那么多软件公司活的越来越好,根本原因在于开源在商业上的能力边界非常清晰:

    它处理不了服务型的产品。比如地图服务,开源不开源根本对用户没有任何意义

    它处理不了非标产品。比如ERP,开源的项目存在几十年了,但你几乎看不到任何一家大公司用开源产品来做ERP。因为最终用户要的是一种体验,或者成熟的能力输出和确保,显然开源提供不了这个。

    总结来看,开源对容易标准化的工具型产品影响最大,比如操作系统、浏览器、压缩软件等影响比较大,这些产品很难再单独收费了,360的工具免费、后端变现可以看成是盈利模式上的一种与时俱进。对非标产品影响很小。

    开源一定是开放的,但开放其实和开源没什么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建设方方法。大公司创建的生态系统里往往利益上会有多边。苹果的生态最简单,一边是用户,一边是应用开发商。为了让应用开发商逐渐进到它的生态里来,苹果对开发商一边就需要开放API提供某些基础服务,也要建立分成规则等。对用户一边则要确保用户体验。

    以现实来看,开源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全面摊开就是共产主义),开放则基本上是大公司打造生态的手段。所以开源确实有黑天鹅性质,但开放骨子里争夺的是控制权,是有脉络可循的。比如说Android和Google Service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并且Google具有控制权,那生态里的其它边(比如手机制造商)选择权就会很小。三星对此表示很不爽的方式就是总想鼓捣自己的操作系统,但实际上成功几率几乎为零。

    理解了上边几点再看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计划就能看出更多一点东西:

    开源与否很难产生实质性意义。如果把车厂分成两种,一种是宝马那种超级大厂;一种是弱一级的车厂。那前一种不管怎么样都会自己搞,后一种需要的是一种完整成熟的能力输出,而不是一些代码来提升自己自动驾驶上的研发能力。

    开放本身并不缩短落地的周期。自动驾驶这事肯定和电脑不一样,对于电脑而言,只要会安装操作系统,那虽然可能有点小问题,大多时候还是装上就能用。自动驾驶则是性命攸关的,非标的实时性系统。所以核心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系统自身的成熟度;一个是在特定产品线上的系统打磨。开放不开放落到个案上显然帮助不大。如果真的是彻底开源,唯一真正能受益的还真是自动驾驶的上创业企业,这在技术上可以形成比较系统的参照,但从官方报道来看,Apollo计划干的并非这事。

    开放的核心意义在于让渡控制力。这会让厂商更好受一些。这种妥协和折中让厂商拥有一定的选择权,保留了导入其他家或者自己做的机会。虽然这种选择权极为脆弱(手机厂商已经没机会再做一套Android了)。这事背后的密码可以叫:想要的多,要从要的少开始。老周是很理解这点的,所以会说免费是最贵的。

    小白鼠困境

    打造Apollo这种平台的时候,典型障碍可以称之为小白鼠困境。假如说一个疫苗能治病,那没试过谁知道呢?所以每个人都想用一个被验证过的方案,但又没人想第一个当小白鼠。但对于天生的生态收益人而言,没有第一个小白鼠生态又根本启动不起来。为打破这困境Google在手机操作系统和Amazon在语音交互上的方法都是自己做个样本,然后再找些深度合作的企业。

    这是一般常情,估计自动驾驶上也绕不过这种困境。这也就意味着单独的Apollo计划是没用的,核心点在于要打造一款成功的产品。先发布Apollo似乎次序上是有些颠倒的,更理想状况是先达成:

    有一款成功产品。

    有横向展开的2~3个案例。

    然后再有Apollo计划,从这个角度看这计划出的有点急。前面提到过直接的开放无助于达成上述两个目标,甚至有害。核心原因是自动驾驶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算法,而是要产品团队和技术团队持续长期打磨的一种综合能力。真的同时多线作战,很可能会导致每个都做不好。

    在这点上自动驾驶(其实也包括语音交互)与之前的互联网非常不同:互联网相关的各种服务是高度标准化的,一个安装程序或者浏览器就可以搞定一切事情,搜索引擎更是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产品。但显然并不是每个行当都这样,极端的非标产品就催生系统集成商,自动驾驶更像一种能够适度标准化的技术方案,但并不能改变汽车里面原本的分工链条。这里面的分工链条更有可能保持原来的形态:Tier1供应链,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等。也就是说百度可以扮演某种核心技术提供商的角色,但还要有人做一种系统的产品集成比如博世,最终才是给车厂的完整方案。显然的百度成为另外一个博世是不太靠谱的。这也意味着为了打破小白鼠困境,Apollo计划是否能顺利推开,最终也还和Tier1供应链上各厂商的合作方式有关。

    生态建设的本质

    总结来看,这样几点特别关键:

    第一是方案或者产品自身的先天性质。这里面影响最大的就是是否可以标准化,以及标准化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压缩这类软件可以认为标准化可以做到100%,自动驾驶和远场语音交互上则看不到100%标准化的可能性。这点之所以关键在于非标产品就一定要有第三方技术提供商,否则和互联网的模式根本没法兼容。开源与否也对这种有非标成分的产品无法产生根本性影响,在远场语音交互和自动驾驶这种领域,最终用户要的并非是算法而是一种成熟的能力。

    第二关键是打破小白鼠困境。这时候谁最可能在整个生态中获得收益,谁就更应该为此付出代价(比如补贴)。如果无人带头破局,那整个生态就会启动的非常慢。

    第三关键则是判断整个生态链条到底是几层,几边,并且理顺各方收益。比如说如果车厂自己不足以落地完整落地自动驾驶,百度也不足以完整落地自动驾驶,那显然就需要第三方介入。那第三方为什么有动力做这件事情?车厂的收益是新特征,百度的收益是新生态,如果第三方一边是不可或缺,一边则是看不到收益,那进展就一定缓慢。

    小结

    想赚钱有时候要从免费开始,想要的多有时候要从要的少开始。这背后的故事虽然牵连较广,但细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九、“无按键”的OLED iPhone8该如何操作

    关于iPhone今年将有三款机型的消息已经不少了,而且通过爆料我们已经知道,OLED iPhone8将采用真正的全面屏幕设计,取消了Home键,Touch ID集成在屏幕里头,屏幕据说是5.8英寸的三星OLED屏幕,同时前置摄像头隐藏起来了,而且机身前后面均为2.5D玻璃,边框非常窄。

    不过,我们可能还听说过,OLED iPhone将采用创新的全屏无按键设计,取消了所有的实体按键。现在问题就来了,在没有开关机按键和音量键之后,是否还能够通过物理的方式来开机或者调节音量呢?对此,近日一位名为孙昌旭的行业分析师,在参加了2017瑞声科技新技术交流会后,得到了无按键手机操作如何实现的答案。

    没有按键的手机如何调节音量?

    该分析师表示,“原来它是基于haptics触控反馈技术的3D Touch,在边框上实现了真实按键的感觉,当你的手在手机边框上下滑动时,就像是在滑动一个老式的齿轮按键,我现场体验了,那种给你的反馈力度惟妙惟肖。技术人员解释说,音量控制,可以固定在某一个区域,也可以在整个手机边框上实现。”

    没有按键如何实现开机呢?

    该分析师说,“同样是基于haptics触控反馈技术的3D touch,用你的双手紧握边框,通过不同的力度来实现开机与关机。技术人员解释说,为了防止紧急情况,也会在屏幕上配有一套备用的方案,比如通过屏幕下方的指纹键实现开关机。但是,指纹也不是实体的按键,它是在玻璃下的虚拟键,通过haptics触控反馈功能,给大家像真实按键的感觉。虽然iPhone 8是否会用光学指纹,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是,指纹一定是虚拟键,不会是真实按键。”

    技术人员告诉该分析师,“可以这样来判断指纹键是否是真实按键,关机的时候,如果能按下去就是真实按键,如果按下去,没有反应,它就是虚拟按键,它给你的反馈是通过haptics实现的,开机时才有。你们可以体会iPhone 6和iPhone7指纹按键的区别。”

    所以,对于下一代iPhone,整个边框和下额都会没有实体按键,从技术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通过AAC一个8x15x3.5的大线性马达,就可以驱动整个屏幕和边框上的3D Touch。

    OLED iPhone很大可能延期

    现在的问题是,苹果如果要主推消除按键后创新上的完美体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孙昌旭称最近谣传“新3D touch良品率的问题导致延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由于新一代的iPhone采用了无按键的边框和全屏结构,导致整个屏幕的感应变化了,而3D Touch需要通过不同的压力来实现多种功能,当你的手指按在屏幕不同地方的时候,压力感知和之前的产品很不一样了,所以有些算法和结构要重新设计。主要是压力感应这一块出了一些问题,AAC的haptics马达没有任何问题。”分析师解释称。

    总之,苹果是不太可能证实任何正在研发的技术的,包括究竟采用哪一家压力感应膜。不过,孙昌旭分析师得到的消息是,纽迪瑞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支持双曲面OLED屏压力感应膜的公司。

    十、

    从P10闪存门看华为离真正伟大的企业还有多远?

    也许是过于自信,也许是过于低估个人消费者,也许是低估了友商的手段,也许是过于追求利润而不惜冒险……

    总之,华为P10手机发布后,没有料到会因为闪存配置上的调整而引发一场大的公关危机,进而引发了对华为品牌的信任危机。

    从P10闪存门看华为离真正伟大的企业还有多远?

    在华为终端公司、余承东等的声明拒不承认自己的做法欠妥的情况下,不是积极反应,而是把问题指向了上游闪存供应商,大加指责友商的抹黑行为,更不惜爆料在配置上做文章是业界惯例,从而引发了更多的不满。

    问题已然造成,接下来就算发表正式声明承认错误,正视问题,退换货,调整价格?消费者也依然是将信将疑,等待华为具体的行动。

    华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不容易,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都很认可华为,视其为中国企业的骄傲,更是代表了中国企业的力量,称其为伟大的企业。

    但是,从此次P10闪存门来看,华为离真正伟大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面向个人消费者市场领域,越是表现得店大欺客越是离伟大越远!华为离伟大的企业有哪些关键制约呢?

    在个人看来,至少有如下三大方面。

    一、企业的服务思维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

    从P10闪存门我们看到的是华为的强硬,华为对待个人消费者的傲慢。其实稍微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就能看到,不同的用户以同样的价格买一样的手机,但是里面的配置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就罢了,在已经被曝光的情况下,还坚持不影响使用手机的基本体验。

    这是典型的不以用户为中心的表现,这样的服务思维显然是有问题的。为什么会这样?

    华为在很多场合都反复强调自己要以客户为中心,但是我们都知道,客户是分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

    华为的发展壮大主要是以服务企业客户,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以服务政商客户为主的,因此其表现出来的服务思维和态度在进入终端市场领域仍然不免带有政商客户服务的惯性,服务政商的思维和处理方式多少会移植到个人客户上。至少在P10闪存门的反应上有这个问题。

    因此,如何优化和个人客户打交道,提升和发展在个人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在服务思维和方式方法上要改进。这次P10闪存门大幅度丢分,是华为服务思维不到位一手造成的,赖友商抹黑是很可笑的。

    二、关键核心配件被上游企业卡住了脖子

    P10闪存门的公关解释中提到了上游闪存厂商的供货问题,但从产品生产组织安排来看,即便是这样,本身就有华为在这个核心部件的库存备货方面的问题,我们没有更多的信息看出是上游厂商搞歧视就是不卖给华为。

    但是,闪存清一色的都依赖日韩这些国外企业确实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华为的研发力量一直是华为的骄傲,接下来是否自己研发并生产内存?放在目前国家与国家竞争的微妙关系下,这是华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真这样,那将是华为继麒麟芯片之后又一个提升能力的大动作。这个问题能解决,那么离伟大将更进一步。

    三、能充分体现企业有担当力的高管团队

    在围观华为对待P10闪存门的危机公关处理上,个人一直很期待华为能够采取一些与已经司空见怪的打死不认错的做法不同的处理方式。因为个人一开始很期待华为是那种有足够担当的企业的。

    第一次公关声明没有,那第二次声明积极表态也行。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事态越来越大,以至于出现了疑似任正非老爷子亲自出来发声的情况。

    而华为终端公司和余承东的声明都是起到刺激舆论激化问题的作用,正如有些网民在互动评论中所说的,其实我们只是需要华为说一句这事情做的不妥,只需要一个认错而已,也就原谅了。这样真爱的用户都表示失望,在个人看来这是高管团队非常缺乏担当力的体现。

    P10闪存门的公关处理,到底是公关团队收到高管指令而坚持不认错,还是包括余承东在内的高管团队被公关带沟里跳不出来,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后面对类似的问题,高管是否有足够的担当力第一时间平息?是否有形成这种担当力的机制?

    总之,这次P10闪存门是对华为的一个综合检验,即让更多的广大的消费者认识到了华为的问题,也让华为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检测结果表明:华为离真正伟大的公司还远着呢!希望华为能从此事件中吸取更多的教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P10“闪存门”,看华为离伟大企业差多远?历史时刻,三星面板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vj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