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及庐
朋友小杨又分手了。
在闺蜜群里抱怨遇人不淑的她正在被好心的朋友安慰中。
说到小杨的前男友A据我了解是个品行不过关的人。
犹记得在少有的几次聚会中,A同学总会有意识的开一些我们一致认为触碰了底线的玩笑,同时伴以贬低小杨为乐,说她这不行那不行,这让初识A的一众朋友一片哗然。
此后的几次不外乎如是,A尤其热衷于公众场合(朋友面前)“打击”小杨,且表现出不尊重她的态度,并灌输男人都是这样的观念云云,而小杨也不知从何时起竟然默许了他的行为。
这让身为小杨朋友的我无法视而不见,几次善意提醒后,小杨反驳说他只是偶尔这样,平时对她很好,眼见如此,我只好作罢。
今次的分手我并不觉得意外,小杨在过往的三段恋情中,魔怔般的总是让男友无一例外走上了“不尊重”她的道路,最后都逃不过惨淡收场。
更可怕的是,每次分手后,小杨都对自己的认同感大为下降,大大方方的姑娘开始变得畏畏缩缩,自我怀疑,甚至“自我贬低”。
渣男固然可憎,而小杨又为什么总是把自己置身于恋爱关系中“不受尊重”的那一面呢?
作为小杨多年的朋友,我观察到小杨是个非常没有主见的姑娘。
她会盲目崇拜比自己强势的一类人,这在恋爱关系中尤其会蒙蔽双眼,涉及底线自尊的问题,小杨一定会以爱的名义消化吸收,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家境优越的小杨在物质上并不曾匮乏,却在精神上尤为不自信,从而很容易被男方洗脑,直至自我贬低。
而这样一来二去,小杨变得更加离不开男友,每次以分手告终时都会痛不欲生。
但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次次抱怨自己遇人不淑,状态也越来越差劲,从而引起恶性循环。
可是,亲爱的小杨,你又凭什么拥有美好的爱情呢?
换言说,你又做了什么样的准备迎接一段美好的爱情?
如今社会,鼓吹“剩女论”,这让我身边不少女性好友感到慌张,虽然她们竭力不表露出来,但靠近三十岁却对年龄变得尤为敏感起来,甚至不乏相亲几次虽然不来电但基于条件相当,便“凑合”了的。
我不会劝任何一个姑娘因为年龄问题而将就,将就后等待你的只有死胡同一条。
又有人说,不将就,良人就会出现吗?他不出现怎么办?我们只能做无谓的等待吗?
等待是必须的,但你要做有意义的等待。
我们总认为好的爱情是等来的,我说是“修”来的,是努力来的,是让自己变得“火眼金睛”后才能遇得到的。
什么是有意义的等待?是在良人出现时,你已储存了足够的能量和能力去接纳他。
什么样的能量和能力?
身为女生,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独立的精神至关重要,何为独立之精神?
物质独立首当其冲是基础,其次要拥有自我,做到独立思考,而非事事依赖他人,不因为他人的看法而轻易改变意志,要有原则有底线。
小杨是反例,她的问题便在于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轻易被改变。
不道德的人尤为擅长以爱情的名义绑架你,但没有一份恋爱关系在开始时是相互亏欠的,不卑不亢方为正道。
一段健康的感情一定是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如果你遇到了相反的人,那抱歉了您那,哪来的回哪去吧。
作为女生,我们所受的隐形桎梏其实比眼见的更多,但你的定力和耐力也会给予你同样程度的回报,一味的追随潮流并不见得是好的。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在某些地方看到所谓“标准男友”应该做到的事情有哪些,包括做能为你做的一切事,把你捧在手心当小公主,纵容你的情绪打不还口骂不还手,不论对错都是自己的错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追求的以品行为立足点的基本要求在加诸了这些看似“玩笑”的条条框框后,并没有以玩笑而终结,反而成了不少女生找到男友后相互攀比的东西。
被捧着一时之间竟成为衡量自己在两性关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最好说辞。
而这恰恰也是在物化女生,把自己置于一个没有行动力和独立思想的温柔的“糖衣炮弹”里,且乐此不疲。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丧失了自我,让社会的圭皋来定义自己,当然也谈不上尊重自己。
任何一段男女关系中,双方都是平等的,学会更好的通过自己的真实魅力来吸引别人,而非以身为女性本身的柔弱吸引别人,才是长久的。
而对于过于追求物质的人,你收获到的只是随时可以消失的没有重量的感情,如果你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可以随心所欲。
当你认识到爱情是双方基于平等的关系所建立的后,你就会做到尊重他人,也能适时识别对方是否也正以尊重对待你,这样的爱情关系才可能是健康的。
人只有先做到自爱后才会得到来自他人的爱意,反之亦然。这便是我们要做的有意义的等待。
一段势均力敌的爱情并不是随时可见。
但扪心自问,对于将要到来的良人,你能做到以一颗不卑不亢的心接纳他吗?你能保持自己芬芳的内心吸引他的靠近吗?
如果你可以,我祝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如果你不能,我也相信任何时候开启新的学习都为时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