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来谈谈这个老话题,读书,到底对我们有多大影响?看看我能不能谈出新观点~
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在说“知识,改变命运”,小小的我们,以为,读书是为了考上好大学,然后找到好工作,于是,就改变命运了。我们都这么想,于是,有抱负的、听话的孩子们,都卯足了劲读书学习,学生时代嘛,用学习成绩来霸占江湖地位,很正常。于是,学霸们,在江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同学崇拜,老师青眼有加,大家皆大欢喜。
而那时的我,没有被复制成这样,在整个中学时代,现在想起来是个断片时期,我记不住我是如何学习的,我只记得当时大部分时间用来背历史地理了,以让自己看起来比较努力、比较靠谱,也让不在状态的自己有些许安慰。虽然大部分时间我头脑是空白的,那时候好像也屏蔽了周围的影响,那些优秀同学你前我后的排名,仿佛与我毫无关系,我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中层地带。
那时候同学们流行看琼瑶、金庸小说,女孩看言情、男孩看武侠,似乎已是定势。而我像外星人一般看爸爸的《第二次握手》《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还有大姨的《中国妇女》《花城》《十月》《小说月刊》等期刊,看得妈妈天天唠叨我看闲书。那个时候看这些杂书,纯粹是因为它们跟课本实在不一样,它们的内容新奇而有趣,完全没有带着“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去读书,所以在读这些书时,我是自由的,没有任何功利心,去探索课本外的世界。
就这样,看了一些闲书,没有看中外名著、没有看作文选集的我,在2005年接触论坛,开始在论坛写一些文字,渐渐地爱上了这样一种,自我抒发的形式。或许,那时候偶尔读的闲书,在心里埋下了种子,现在的一些输出,只是种子的本能,破土而出。
今天跟朋友聊起,说感谢从前的自己没有那么努力读书,没有被固定的填鸭模式框死,那时候的空白,成为现在的自由、现在的天马行空,我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因为在我的思维里,没有太多的应该和不应该,只有更多的选择和不选择。
又有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是女人们为了让自己气质好都开始读书了。可是,并不是读了几本书,都可以气自华的。我们见过很多高学历女性,如果不是她自己最后说明自己的学历,还真没让人感觉到“文化气息”及“涵养”的。
文字,要内化为品质,一定不仅仅限于“读 ”,如果没有思考,如果没有升华,如果没有自我对话,文字便仅仅只是文字,而读书也便只是读书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