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原本苍茫,是人类的眼睛给它赋予了五彩缤纷的颜色……
天地混沌,为人初开。从盘古开天辟地,而有了天地“二元”。世界就是那个世界,而我为世界之产物。有生于无,无生于道。所以,为了印证,人一直在探索,这个呈现在感知当中的天地初始之状态,通过无数的假设,试验,推断和研究,人类“触觉”已伸入光年之遥的星空,登上外星已然实现……
回归人类本身探索,从生理疾病和医治方法的寻找试验开始,经历千年累积,解剖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已经能解决许多躯体疾患问题,医疗器械的发明和运用,现代科技检测手段的引入,使得人对自身结构的了解已深入到细胞层次。
对心理和意识思维的认知,缘于“好奇”驱使,从神学开头,发展至今登入大雅之堂成为心理心。人类对“自我”心理的认知,已从对“神”的敬畏信奉,到对“魂”(心理)的确立。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对感知的确定和认可。
世界的颜色,也是人对它的定义。为了便于区分和传承,后来有了“文化和历史”,记忆存储于大脑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后来便有了基因。生命信息一代代传承并被DNA不断地记录和完善!
身体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是受心理支配的。
身心二元论统一了人的躯体和精神层面,并通过“文化”记录了人的两个不可分割而又相互影响和制衡的方面。二千多元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著了《灵魂论》,算是现心理学的雏形。思辩哲学讨论人的思想如何影响着个体、群体到社会认知。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哲学与经济学的发展变化,带给人类整体的影响,产生的社会变革和认知分化,都促成了人类对自身认知的进步和反思。关于身心的分离和统一,对精神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渐渐地指向一个根源——那就是心理和意识的客观真实性。人开始确定思想意识的独特性和对物质世界的驱动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至今还影响并指引着心理学的发展。马斯洛的学说,以人的生物属性为基础,社会属性为发展,心理满足为最高层次。
原始的冲动产生的需求,缘于躯体存在与成长的生物本能,即动物的基本属性。对食物和安全的需要构成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逐级提升到人追求达到一种精神价值的境界!
生物躯体要存续,需要食物、水和空气,还要保全自身不受外界攻击和侵害。这在心理层面的表现就是生存动机,于是激发人的各种创造性,通过躯体行为去获取物质保障和生存空间。
躯体受控于大脑,动机起源于需要,行为产生于大脑思维决策的驱动,为达成目标而加入意志参与的努力!
这个基本的反应链,就是人的躯体需要产生的刺激,引起大脑中枢神经反射,再经过分析决策驱动神经反射,推动运动,实现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