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叶嘉莹老师提出新的观点,柳永对词的诗化的贡献,使词由春女善怀转变为写秋士易感,只是柳永把这种秋士易感与相思怀念结合在一起,人们往往注意到了柳永词中的相思怀念,而忽视了秋士易感。如《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写景开阔高远,不仅写景,并且与自己的感受紧密结合(叶嘉莹老师认为秦汉诗歌中写景,是单纯写景,是为了起兴,景物描写中没有融入作者的感受)。“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写出自己用世意志落空的悲慨,草木摇落,美人迟暮,世事变迁,人生短暂,世事无成,这是世人常有的悲慨。“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春去秋来的更替变换,与“无语东流”亘古不变的长江水形成对比,其实水流也是不可挽回的。柳永在自然景物描写中,感发的力量还是强大,人们往往忽视这点,而只看到柳永词中的相思。
柳永世事落空,一生惆怅感慨,是因为他一生都是向外求,求功名利禄,以美人歌舞安慰受伤的小心灵,都是向外求。完全不同于苏轼,苏轼是能够“足乎已无待于外”,所以顺逆境都能较坦然。这也给我们启示,人生的幸福从哪里来?
叶嘉莹老师提出词的音节美。一般来说,单式句法飞扬悠远,音调上的感觉是流利。双式句法缠绵往复低徊,音调上的感觉是顿挫。这些自己倒没有什么感觉,以后读词应当注意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