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79566/27b37db33706440b.jpg)
某天说起哪个朋友,中年再婚,整出了初恋的感觉。初时大家都是善意的调侃,谈着谈着气氛就开始严肃了。
初恋的感觉是什么?
1
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不婚。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找不到合适的,也绝不将就,反正一个人过得自由随性,对比起那些拖家带口的各种束缚,也落得个逍遥自在。
问起他们对于结婚的想法,都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合适就在一起,不合适就早点分手,等待下一位。
好理性的情爱观。
撇开年龄外貌的要求,大家都理直气壮地认为对方的包容和迁就是必需品,“否则我宁愿一个人过下去,宁缺毋滥是一种态度!”
我常常想,要进入一段长期关系,40岁和20岁的区别可能是:该如何打破一个人生活的惯性,去适应二人世界。
40岁的年轻中年人,早已发展出一套独立生活的系统,生活习惯和个性喜好已经开始固化,不容干扰,能够给出的迁就和妥协极其有限,甚至,自己对于生活的理念已经上升到个人智商的层面,绝对不容质疑。
2
而回想我们的20岁呢?
那时的爱情没有那么多个性和现实,自带可塑性,在轰轰烈烈的盲目和犯傻背后,是情愿与爱情玉石俱焚的决意,是全世界只剩下两个人的甜蜜的孤独,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付出,是“费尽千般努力只愿成为你想要的那个人”。
在激荡的爱情中,是没有自我的。爱意洋溢让人心里点满了明灯,所有的阴暗和不安全都消失了,没有害怕,没有焦虑。那是人一生中最好的状态。
所以要祝福那个再婚的朋友,在经历过许多的兵荒马乱之后,还可以脱掉盔甲放下提防,任生活如同白纸一样重新涂画,并允许自己改变。
也不知道是他们哪一方拥有的高能量。
3
当年高晓松开着车,在大学门口看见一个叫做沈欢的女子,一见钟情,三天后决定结婚。多年以后,他跟夕又米离婚,也是出于同样简单的理由:不快乐,就分手了。在某些人的眼里心上,爱情就是一套纯粹的情感体系,只跟感觉有关。
中学时看《天龙八部》,自觉对于段誉的风流老爹段正淳,有着普通人尤其是女生们所没有的理解和体谅。每次遇到争论,我都辩解道:“他虽然很花心,但他对每个女人都认真的啊!”也不知我对段王爷是哪里来的支持和信任,又或者我在男女之间的生物性不同上,与生俱来就有着深刻的认同吧。花心不是他的错,但花心之余,这个人居然还能坚持认真,这就不是所有花花公子能够坚守的情操了。
估计段正淳经历的每一个女人,都能给彼此初恋的感觉。宁为玉碎不作瓦全,不惜化为灰烬的激情,经历过,也算死而无憾了吧。
4
然后就毫无预兆的想到了张爱玲。这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如果她不是豁出去一切,最终却输给了爱情,那她的一生还会不会如此神秘,让人沉迷?
我们都太怕输。所以,宁愿忍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