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继续《爱弥儿》

继续《爱弥儿》

作者: 王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05:46 被阅读106次

有的书就是这样,看一遍怎么行,要边看边思考,如果需要回头的话,就要边看边回头,把前边和后边进行整合做出融汇。

卢梭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他用爱弥儿所得出的教育思考,可以说直到现在都不曾超越,只是很少有人能够潜心研究,找到更好的自己。

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有的书就是这样,比如说《爱弥儿》,如果我们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路的话,那么就多看几遍《爱弥儿》吧。

其实,我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源头了,不过耳闻不如眼见,当这两天把自己泡进去,从爱弥儿出生前就开始,更加系统而且完美的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终于走进了更加有家庭色彩的好教育,在卢梭的笔下教育应该是母亲和父亲的事,应该在家庭里自然而然的萌芽,但是不可以有两个极端。

一是不要交给别人,让别人代替自己,这应该是一种放纵,因为别人是不可能像家长一样的,他们只能伤害成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的家长也会用到。

不过第二种更加常见,就是家长管的过宽,改变了成长的节奏,出现了生命的异化,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被卢梭批判的更为彻底。

当然这些都是具体的分析,都在回到教育现场,我们可以看他举得例子,虽然是发生在爱弥儿身上的,但是咱们就没有做过吗。

自然教育法则在卢梭这里才是最完美的,以后的教育者在修补的同时,其实增加了很多画蛇添足的东西,却在掩饰这些最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应该回到这本书,就像民主教育需要多读杜威,集体教育应该关注马卡连柯一样,每一个教育创始人,都会在他们创造的时候,送给我们最原汁原味的思考。

卢梭的自然教育,也是需要回到《爱弥儿》的,这就要说到我的教育积累了,很多最经典的东西,都是近几年才接触到的,以前都是断章取义。

在支离破碎中想管中窥豹,见一叶而知秋,我没有那样的能力,何况很多时候,我还是在道听途说敷衍了事,捕风捉影和随心所欲基本上整出来一个似是而非的自己。

这就是我以前阅读太少所带来的问题,我是从一些杂志一些别人的文章中,来解读这些大师的,他们的解读又怎么可以比肩自己的阅读和寻找。

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些装模作样的人,顶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就开始招摇撞骗,四处兜售自己的教育收获,来误导我曾经的世界。

当我看到马卡连柯,我知道了集体教育的真正价值,当我走进杜威,我知道民主教育是什么样子,今天我又遇见了卢梭,我才知道所谓的他和洛克不一样,原来只是建立了各自的教育王国。

多好的《爱弥儿》,一个教育创造者用想象形成的传奇,在思想上的胜利带来的教育的胜利,哪一个教育家也比肩不了卢梭的哲学境界,他对社会的认知支撑起来了人的价值,这应该好好思索。

相关文章

  • 继续《爱弥儿》

    有的书就是这样,看一遍怎么行,要边看边思考,如果需要回头的话,就要边看边回头,把前边和后边进行整合做出融汇。 卢梭...

  • 【听书笔记】《爱弥儿》如何做到自然教育

    《爱弥儿》作者卢梭,是一部教育学著作。以孤儿爱弥儿为例,讲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家20年所经历的一系列故事。 爱弥儿...

  • 归于自然,把孩子看作孩子

    ——读《爱弥儿》第一卷有感 《爱弥儿》这本书人们对它的评价相当高。歌德称《爱弥儿》是教育的福音;康德因阅...

  • 2020-07-10

    《爱弥儿·上》 ...

  • 爱弥儿

    教育方法:不在于教孩子很多东西 在于让他们形成正确、明晰的观念。即使他一无所知也没有关系,不被偏见误导就行了。我只...

  • 爱弥儿

    晚上看《西游记》,唐僧途经西梁女国,与女王离别时极力克制,似有动摇。不禁感慨如果我是唐僧会不会放弃初衷留下...

  • 《爱弥儿》

    《爱弥儿》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性依据 众所周知,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极为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 爱弥儿

    如果一个人把自然的感情放在第一位,他必定无法知道自己的需要。而如果他在自己的欲望和责任之间犹豫不决,并一直为这种内...

  • 爱弥儿

    想必有好多的朋友也读过这本书,我想说的是这是目前唯一一本让我读两遍还是再来第三遍的书(虽然我读的书还不是很多)。 ...

  • 爱弥儿

    2017年"迎五一"爱弥儿幼稚园亲子传统体能活动,快乐童年留在美好的记忆里,留在爱弥儿的故事里,更期待爱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继续《爱弥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et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