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凉,从周一开始下雨,天气也由温暖转为寒冷。傍晚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我从单位下班,坐公交车赶去接女儿放学。姥姥和姥爷担心女儿受冷,嘱咐我练完琴后带女儿打车回家。内心也很犹豫,这么冷的天,我俩怎么回去呢?
往常孩爸下班开车接我俩从琴行回去,今天孩爸出差,心里懊恼,自己应该开车的,接送孩子多方便。琴行距家不远,步行15分钟,打车有点矫情。
我从公交车下车,步行到孩子学校。一路上,风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走着走着身子逐渐暖和,如果雨不大,就和女儿一起步行回家。
之所以下这样的决心,是想到自己儿时上学路上的风雨无阻,没有公交车,没有汽车,全靠步行或骑自行车,不也照样过来了吗?小孩子如果没有在童年感受过大自然的风雨,会不会是一种缺憾呢?至少抵抗力会下降,为了身体更好地适应天气,应该户外走走。
练完琴天已经黑透,路上的车也不多,行人更是稀少。雨很小,我俩不打伞,挽着手, 开始了风雨中漫步。
起初我们在门店外的人行道上走,无奈建筑物下面风更大,无法通过,甚至有噼里啪啦的声响,似乎有东西随时会跌落。安全第一,于是拉着女儿的手,走在了道路的最右侧。
为了让身体暖和起来,我建议女儿,咱俩来做热身运动吧。女儿很开心地答应。我们一路小跑,很快便不觉得冷。
5分钟左右,女儿跑不动了,小跑转为快步走,我在前,她在后。
虽然嘴上说着跟不上妈妈的脚步,但是她一步也不曾停下来。想起乐嘉带4岁的女儿穿越沙漠的新闻,很多网友说乐嘉太狠了 ,乐嘉的解释:“我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明白,作为一个女孩,她这一生必须要学会独立和坚持。”
此刻,我很理解乐嘉的心情。父母不能一直为孩子遮风挡雨,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雨,她必须意志坚定,独立面对。孩子,我想把最好的一切给你,但我无法阻挡风雨到来,唯有历练,让你变得坚强。
因为是女孩,社会的期许低,面对的诱惑多。大宝刚出生时,奶奶和爸爸都曾说过,女孩子,长得好看,长大嫁的好就行。言下之意是女孩不用努力,不用奋斗。再从整个社会来看,从童话故事到玛丽苏电视剧,女孩是被宠的、被救、被追求的公主,男性往往代表着力量和权威。而女孩子走入社会和职场,做出一番事业比男孩子付出更多。如今,孩爸早就不说养女孩可以放松的话了,我们一致认为,女孩子必须有本事。
回想自己少年时上学路上经历的风雨,总会一边前进一边默默念叨,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现在的努力,是为以后学有所成。恶劣的天气,竟成为自我鼓劲学习的动力。
在风雨中前行是最直接体验毅力和坚持的方式了。当年迎着风雪骑行,雪籽直接打在脸上的痛如今还记得清楚。那时是早晨,天还未亮,路上没有行人,偶尔有一两辆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去。一边骑车一边鼓励自己,为了以后不再这样费劲地蹬,现在一定要努力向前蹬。逆风而行蹬车吃力 ,雪籽如刀打在脸上,到了学校浑身热气腾腾,激情昂扬开始一天的学习。
走到较宽阔的人行道上时,我和女儿唱歌做游戏。我是鸭妈妈 ,她是鸭宝宝,唱着歌嘎嘎嘎,自由又快活。女儿不嫌冷不喊累,最重要的原因是有我的陪伴。放学路上是我们独处的最好时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妈妈的陪伴下,她走一路乐一路,洒下银铃般的笑声。
还记得读书时,早晨满地积雪,5点半就在爸爸的陪伴下步行去学校。爸爸没有汽车,但给我随时随地的陪伴。下雨天,爸爸必定带着雨具来接我。同学都很羡慕我,爸爸总是在雨天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爸爸的爱,给我满满的安全感。风雨中前行,有苦也有累,但有父母的陪伴,一切变得那么不同。爱,陪你历练;爱,伴你成长。
这一代的孩子一出生就有汽车坐,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漂亮的衣服围绕他们身边。我和孩爸小时候却不是这样。大人们很节俭,物资的品种也很少。孩爸还记得很大了才第一次吃梨,而我在初中时妈妈还为我买5元钱的T恤穿。我和女儿成长的环境不同,又该怎样培养她的坚强和努力呢?
强身健体,多接触大自然,少接触电子产品,不做温室的花朵。
开阔视野,多去户外玩耍,多去书店看书,少去商场逛街。
放慢脚步,慢下来体验风雨,停下来共赏秋叶,通过孩子的视角,发现不同的世界。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潜移默化的滋养胜过耳提命面的嘱咐,孩子不需要家长教育如何坚强独立,他们自会通过所处的环境、家长的引导和付出来感受这个社会,并以自己的方式,拥抱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