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讲了一个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故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面对一个充满不义的社会,惠子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孔子则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把它放在心上;而庄子的态度则是蔑视,视这种"富且贵"如"腐鼠"。他早看透了虚伪腐朽尔虞我诈的官场和它的种种潜规则,他不愿意为进入名利场而出卖自己的灵魂、人格、尊严和自由,他要像鹤雏一样"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鹏程万里,他要追求美好而高尚的生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相形之下,那些"得腐鼠"自鸣得意,唯恐他人觊觎的"鸱"是多么的猥琐和可笑。文中对鸱的描写尤其是写它卫护"腐鼠"的丑态,极为传神,前人有云:"一'吓'字,且护且拒。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真传神之极笔。结句径以"吓"字坐梁相,看得自己身份绝高。孰为腐鼠?孰为鹈雏?可想见其胸中寄托。惠子非真有此事,特庄子寓言以醒世耳。"此文比喻巧妙贴切,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以比喻志向高洁之士,以尖锐深刻。更是传神。
背景知识庄子与惠子
在《庄子》各篇中经常会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惠子。惠子,即惠施,先秦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为魏相。《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并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庄子狠狠地奚落了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之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是可以言谈交往的朋友。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唯一的挚友。惠子博学雄辩,庄子曾评价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卒以善辩为名"。后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其出处正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惠子与庄子友善,二人切磋学问,著书立说。
惠子死后,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时,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涂白垩,鼻尖上溅道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秽,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消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失,郭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死,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语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