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先生在台湾散文八大家当中成就最高,在海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是台湾散文“崛起的山梁”。他的《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为青少年写作释疑解惑,风行台湾和香港。
《作文三书》系列读书笔记如下:
《作文十九问》是《作文七巧》的续篇,用的是对话体。通过师生的对谈谈了作文的相关知识,如阅读、鉴赏、语言使用、文章修辞等。
本篇只是一个初略的总结,因为是对话体方式的书,每一章有时不止讨论一个话题,有时还很散,难于总结。所以总结得不免有不准确的地方。但如能读一下原文,一定会受益匪浅。
第一问
第一问问的是用词。从是否赞成出版社编辑修改作家的文章提出问题展开,举例使用“胭脂湿”、“胭脂落”和“胭脂染”,“密叶盖天”和“密叶遮天”,夕阳是用“洒”、“扫”、“照”和“射”等词来说明用词正确会使文章马上生动起来。
第二问
第二问问的是文章有没有样子?以“课间十分钟”为题写作为例,一步步慢慢引导写出好的文章来。
第三问
如何将文章写得长一点?本章以写鱼缸的鱼来引导,以点及面地展开将文章写长。
第四问
作文如何审题?举例了用“勤能补拙”和“摇动摇篮的手”为题说明了如何来审题。
第五问
作文一定要起承转合吗?答案是不一定,但文章中有起承转合,将使文章更加地生动。本章还详细举例了一片文章怎么“起”、怎么“承”,怎么“转”,怎么“合”。
第六问
在作文中使用比喻。可以多多留意看到的文字,背下来或记下来,以备后用。
第七问
这一问谈到了文章的“立意”。
第八问
到底怎么写才是“有我”,怎么写才是“无我”?简单的“有我”和“无我”的区分就是文章来有没有我,如果有关于我(不是这个“我”字哦)的,就是写“有无”,没有关于我的,就是“无我”。如地理书,旅游宣传手册等就是“无我”,如某人写得游记,可能就是“有我”。但“有我”和“无我”不能是这么简单就区分的。
第九问
主要说的写议论文的“下定义”。
第十问
本章主要讨论了议论文的“立”和“破”。
第十一问
使用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苛政猛于虎”、《桃花源记》、《水浒传》和《夸父逐日》讨论了文章的夸张手法。
第十二问
讨论了通过刺激->思考->决定三段式来写的文章。这三个部分刺激,思考,决定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长短不一,甚至某一部分都可以不写。
第十三问
如果完全遵照刺激->思考->决定三段式或者四段式来写文章,那会使文章变得呆板。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融合为一的。
第十四问
练习写作,都说要多读多写,我改读些什么书?作者建议我们常读诗。
你读一句,有一句的收获;读一首,有一首的收获;读一本,有一本的收获。
读诗不但对写散文有帮助,对写什么都有帮助。如果你晚上要写信,先读几首诗再写,说不定你写出来的信就会多些情味。如果你早上要办公文,先读几首诗在办,说不定你搬出来的公文特别流畅自然。
作文先要有“文心”。不管你是写散文,写小说,写剧本,文心都是根本。可是我们这颗心不能天天时时都是文心。诗由十足的文心里出来,我们常常到诗里头去镀个金,受个浸,充个电,让我们的心不那么乱,不那么浮,也不那么死。
+++诗有诸子百家,先读谁呢?
---标准答案当然是读古典级的大家。李杜韩白诸大家。
---我劝你现在不要读词。词,除了“大江东去”等少数作品以外,教人越读越消沉。诗,并没有这般严重。
有时候,你读一首诗,你对那首诗不能了解,不能接受,好像白费时间。——你的时间不会白费,里面总有一个字吸引你,你从这个字的用法看见文心。
+++我知道我该怎样读诗了。你说,我该花多少时间读诗?
---你呀,你读一辈子!
第十五问
讨论了文章的“蛇衔其尾”。
第十六问
讨论了文章的词汇及用词。
第十七问
讨论了写诗的一些东西。
第十八问
讨论了文章是为什么而作?
第十九问
主要讨论了文学。
《作文三书》和王鼎钧先生的一些作品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nvsGQ5V 密码:hcz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