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天。
她跟我说,她写了很多诗,但是很少有朋友愿意去看。
我看过她的诗歌,文笔很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热忱。
她为人也很虚心,希望从朋友的反馈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去修正,让自己不断进步。
一片倾心地落笔,写下诗歌,还热忱地与身边的亲朋好友去分享,却听不到一点回声,多少还是令人感到失落。
我跟她说,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懂你,是多么幸运的事。
我看到了你的诗,也看到了你的真诚,我愿意花时间去懂你。
我们一生会结识很多朋友,但愿意沉下心来,通过你长长的文字或者三言两语的朋友圈动态甚至一个表情去了解你的心思,担心你过得好不好的朋友实在太难得。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过:“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越长大,我们越不得不接受一些事实:
曾经说过的天长地久,只是儿时的情话;
曾经的推心置腹,无话不说,而今会多了几分顾虑;
曾经说过,一辈子的情谊,终是把你我放回人海。
不知道怎么的,关系就这样淡了。朋友们各自去人海漂流,各自专心走自己的路,考虑着自己的未来,大家行色匆匆,不愿停下脚步。
时间宝贵,只想着花在自己的身上,不想再去听伙伴的诉说或者随便敷衍几句,证明我知道了。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青春时期,那些姐妹还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以后要住得近些,方便一起玩。可是长大后,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即使住得近,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了。”
看完真是令人深深感慨,起初,对这样的落差会有点不甘心,后来也习以为常,安慰自己,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可是,就算这是成长的的代价,我依然明白,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懂你,是多么幸运的事。
我想,对于那些依然真诚的朋友,我愿意花时间去懂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