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一件事的了解不深、不透,总是浅尝辄止,那自然体会不到这件事的妙处,也自然不会产生持久的兴趣。这让人容易滑入一个死循环:了解不够导致兴趣不足,而兴趣不足又无法加深对它的了解。
我们是一件事情的兴趣不会一下子就显现。况且兴趣也是极多分类的。如果把兴趣归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那么成就感其实也可以算是兴趣的一部分。还记得高中时我的生物一直在五十分附近徘徊,被同桌调侃为“五十分战神”。后来遇到一位上课有趣又温柔生物老师,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便开始下苦功,生物本身也不是难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竟然有七十分的成绩,由此收获的成就感和老师的表扬一直支撑我把生物发展为一门优势学科,高考中也取得赋分90+的成绩。其实无论一开始还是过程中,生物对我来说都算不上有趣,至少不是人们认为的那种纯粹的有趣。但它还是产生了一种持久的动力,与兴趣类似的效果,又或可以称为拟兴趣活性呢。
另一个原因是,人总是喜欢轻易地作评判、下定论、贴标签,用过于简单的概括来代替细致深入的观察。可是,在你还没有深入了解一件事情之前,你对它的判断很可能会差得十万八千里。
所以在我们行事的时候,不以兴趣作为先觉条件,不要把兴趣等同于一开始就做得很好,一开始就很喜欢。这和感情一样,爱情既有一见钟情也有日久生情。没有高低之分,孪生姐妹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