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是谎言

作者: 不不子 | 来源:发表于2021-12-05 15:44 被阅读0次

    除了宽基指数ETF之外,逢低定投公募基金、行业和主题ETF都是最失败的投资策略!

    理由很简单,因为你定投的基金,不知道会不会一直跌下去!

    逢低定投基金获利的前提是先下跌后上涨的形态

    但是,市场除了这种先下跌后上涨的走势之外,还有先上涨后下跌、单边上涨、单边下跌三种趋势。

    如果碰到先上涨后下跌的走势,定投基金的损失将远大于指数的跌幅,要不然为什么07年高点买入的公募基金到2020年才解套。

    如果是单边上涨,很可能会错过这一波涨幅,错误可以获利的巨大机会!

    如果是单边下跌,那么损失会越来越巨大。

    市场是随机的,谁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定投到先下跌后上涨的基金。

    基金定投是谎言

    一提到基金定投,相信稍微对市场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基金定投是指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或者不固定金额投资指定的基金。基金定投的优势在于分批次小额买入基金,均摊购入成本。

    很不幸,这是基金公司和代销机构营造出来的谎言。

    前面已经分析了,市场是随机的,如果买入的基金是单边下跌或者先上涨后下跌,不仅不会获利,反而会遭受重大亏损。

    基金定投不过是基金公司为了销售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对基金和代销机构来说,基金收申购费用和管理费,代销机构收代销费,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假设我要买10万元的基金,申购计算公式为:申购费用 = (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1+申购费率) 。

    1、银行渠道(1.5%申购费)=(100000×1.5%)/(1+1.5%)=1478元;

    2、基金公司渠道(0.6%申购费)=(100000×0.6%)/(1+0.6%)=596元;

    10万元的申购费用高达1478元,基金公司也会达到596元,加上很多频繁的赎回、购买、做T,费用只会侵蚀掉大量的利润,加剧损失!

    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定投呢?

    因为这个陷入基金销售的圈套,人们总是喜欢幸存者偏差,看到最好的结果。我小的时候,父母总给我灌输一个事实,邻居有个人考上了清华大学,你以后也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从此,在我的心里一致认为清华是自己的目标,也是触手可得的。后来,我才发现,全市在我参加高考之前,考中清华的数量都是个位数,而且并不是连续的,这说明考中清华的概率可能会跟双色球二等奖的概率差不多!

    只要制造出来定投可以丰厚获利的假象,或者不断宣传基金高收益的排名,就可以迷惑投资者的判断能力,让人们可以在堕入基金销售的话术而不自觉。

    定投充分利用投资者的心理误区,就是极端厌恶损失的心理。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的,只要投资一开始亏损,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摊平损失或者是保留损失。

    唯一可以定投是宽基指数ETF

    除了宽基指数ETF之外,行业和主题概念ETF其实也不保证一定会上涨,只有宽基指数ETF才适合定投。

    宽基指数大趋势上涨是基于这个理由:股市未来是上涨,这是历史证实的,尤其是在经济大国,除非股市关闭!

    以美股为例,在2000年道指50%、纳指70%的跌幅,2008年也是大幅下跌,最近的一次救赎2020年的3月份连续熔断。随后,三大指数都屡创新高。

    但是,如果你在2002年买网络股、2008年买金融股、2020年买能源股或者航空股公募基金,那么怎么定投都无法获利,反而会亏损巨大!2000、2008年美国散户就是这么被消灭掉的。

    A股也是如此,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上证50、中证1000,其中创业板、中证1000今年创新高了!

    很多人说A股常年不涨,你对市场都没有信心,那还炒股干嘛!

    定投宽基指数是最好的投资渠道

    我经过测算,定期定额定投以及非定期定额订购、网格定投法、PE定投法、PE与PB定投法之后,发现最适合宽基指数的定投法就是双均线定投法。

    具体方法如下:

    1、周线双均线都是空头的状态,绝对不买入。

    2、双均线突破买入,这个时候是定额定投还是定时定投都可以。

    3、只要双均线没有同时跌破,就不要止损!

    4、50日均线破位是止盈线,50日线与200日线之间是定投的区间!

    由于ETF不收印花税,佣金最低是5元。每次定投5000元,20次的费用也才100元,同样的基金费用是596元,远高于ETF。

    图中的关键点就是MA跌破200日线,但是EMA没有跌破,可以大胆的持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基金定投是谎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oi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