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思绪(七十)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1-12-05 15:37 被阅读0次

      我这一辈子吧,应该就是浪迹天涯的命。同天、同地家中几姊妹,偏就我一个没能回归原生的家园。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吧,年轻时候因为国门关着,因为这地方、那地方不大流动,人在哪里出生,一辈子就钉在哪里,活动半径了不起就方圆百十公里。可秉性稍显内向的我,不知咋的偏就成了四海为家的命。18岁下乡到大巴山当知青,距重庆老家约三百公里还多,这个距离在当时人们眼里不算太近。后来加入到铁道兵新管处,一列轰隆轰隆的军列,把我们拉到了近三千公里外的大东北。离家乡那么远的距离,当时一般人难以想象,近三千公里究竟啥概念,也很难描述清楚。

      我第一次乘火车刚过19岁、第一次坐重庆到武汉客轮还没满25岁、第一次乘坐飞机已经过了42岁。这些个第一次在今人看来,丝毫没啥故弄价值,可在当时我的心里,确是乐滋滋兴奋不已。这个记录不仅超过了我的家人,甚至还比过了好多亲朋好友呢?快到30岁的时候,我和老伴调回到川西铁道兵工厂,那时重庆还没直辖,属地还是四川,也算是回到了家乡。在看似相对固定的工作单位,只要铁道兵性质不变,四海为家依然是不变主题。在后来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在全国范围内因公出差、开会频频,忙碌的时候行包就搁在办公室里,方便说走就走。早先出行以火车为主,后来工作范围宽广了,乘坐飞机成为常态,那些年出行频率如同赶集,即便回到家了,夜里做梦感觉还在飞呀飞。我的第一次出国是2003年,先后去过美国、俄罗斯、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走的路程越来越远,去的地方越来越多 ,见到的世界越来越大,感觉自己越来越渺小。时间过得真是好快,几十年这么一晃就没了,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见识过的人和事,此刻早已云淡风轻。

      职业生涯时去过好多地方,其实大都属于工作不属于自己,即便忙里偷闲也会去看看风景,但脑子里晃悠的还是那些没完没了的人和事。现在形神归一,去哪、到哪都能感悟到悠闲自在。也因为曾经去过不少地方,关注点也相对多了一些,每当那些个地名在媒体中出现,就会吸引特殊关注,也会引发当初联想。是啊,人到了这个份上开始怀旧、开始有点相信命数,原以为的理所当然,或许冥冥之中早就有了定数。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成都百花潭公园随拍)

读者留言

鸿雁(往日同事)

        时序轮转,由垂髫而至黄发,抹不去那一段乡土情怀。走过千山万水,最难忘的竟是倚然先生笔下的“人间烟火”气。先生闲居,看似平淡的日常,每日关注天气、寻问粮米、流连菜市,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已见端倪。这两种抵牾的情怀,又一次矛盾的统一了。

相关文章

  • 家国思绪(七十)

    我这一辈子吧,应该就是浪迹天涯的命。同天、同地家中几姊妹,偏就我一个没能回归原生的家园。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吧...

  • 家国思绪(十一)

    退休赋闲以后,社交圈子越来越小,并非刻意而为,而是生活有了变化。社交是需要精力去支撑、也需要情感去滋养的,...

  • 家国思绪(六)

    国庆节上映好几部大片,《长津湖》赫然榜首,三天票房超过10亿。我不是票房追逐者,也很少去光顾影视城,但这...

  • 家国思绪(九)

    原以为这次回到故乡重庆,还得再尝尝热的滋味,殊不知今天上午艳阳就打了“萎”。啥叫打萎?说通俗点就是火辣阳光...

  • 家国思绪(十四)

    前两天刚回到故乡重庆,小渝同学主动联系,征询“有无时间聚聚?”考虑到半年前才聚过,频频相聚会不会乱了老师、...

  • 家国思绪(十五)

    五天前刚回到重庆,就想着要去“十八梯”老街看看。国庆节前就从媒体看到,撤迁长达五年之久的老街,马上就要开街...

  • 家国思绪(十)

    回到故乡重庆刚两天,温差翻转10来度,一下子从貌似初秋燥热,来到早就应有的秋凉。户外散步路面湿漉,抬眼望天...

  • 家国思绪(四)

    今日共和国72岁华诞,网络媒体、朋友圈“中国红”霸屏,为中国骄傲自豪,成为亿万民众共识。在互联网时代,足不...

  • 家国思绪(五)

    疫情未远,国庆长假哪都没去,呆在家里陪伴岳母,和乐着兄弟姐妹。自退休赋闲之后,就开始有意疏远节假日出行,脱...

  • 家国思绪(七)

    黔北秋老虎继续逞威,上月中旬离开成都时,查看西南这一片天气预报,国庆前几天就会秋凉的,谁知过了国庆好几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国思绪(七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ni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