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让脑子调回到“正常模式”了。上周末,刚以“性能优先”的状态全程参与了F43“DISC双证班”的面授课程,高强度的学习激活了更多的脑细胞,以至于这种用脑习惯在课后依旧延续了两天,满脑子DISC,我甚至怀疑我到底是去了双证班还是进了什么传销组织。

说起双证班和海峰老师,还真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3年3月第一次见到海峰老师和任博老师,在“克服团队协作的五种障碍导师认证课”上,我是课程组织方他们二位是学员;
14年4月第一次听海峰老师的DISC课程,就是德合泰利团伙包场的那一期;随后又见证了“红宝书”的诞生;
印象中再次看到海峰老师的消息时就已经变成了各种双证班照片刷屏了;
16年我换了工作真正的走进企业开始做培训,这才开始关注身边的各位老师和大咖们(低I的我,这敏感度也真是没谁了)。所以在17年定目标时,就毫不犹豫的把双证班排上了日程。
最大的感触莫过于社群的力量,不单单是指人力物力,更多的是一种氛围、磁场、甚至叫文化。就好像突然的成为了蚁群中的一员,没有时间停留,身边的小伙伴都在推着你向目标前进。
有人就有无限的可能,而我们往往总是纠结在“事”上,忽略了人的感受,群散了,事也就没意义了。所以才会从认识一个人到想要去了解一个人,而了解一个人就要提升对人的敏感度。认知、运用、管理,这种有意识的练习会使得我们更有能力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去照顾好身边每个重要的人。
不得不提的是我们F43“捏脚小组”,8位女同学再加2位助推小姐姐,即使我这个使用I特质较少的人,也禁不住诱惑在这两天I值爆表了~

另外,问了米拉的年龄才知道原来已经有一年多没和任老师英伟老师见面了~

最后,感谢英伟老师替我招亲,捂脸ing。。。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