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上海上李海峰老师的DISC双证课程。
晚上6点下课,吃过晚饭,整个学习小组回到培训地点,继续复盘。
我顺便被邀请做了一次30分钟的手绘入门课。
回到酒店,无名问我,六哥你今天被骂得那么惨,你还会写么?
我说会啊,如果我不写,我会骂的得更惨。
李海峰老师讲课很像余世维。
他讲解案例的时候,那自导自演的情景剧非常放得开。
一整天的课程,节奏快,内容多。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结束了第一天的课程。
课后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海峰老师的衬衫。
虽然已经入秋,但国庆节的上海,依然闷热。
海峰老师每次课间休息都要去换一件新的衬衫,那是因为他的运动量很大(他会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然后做大量的互动)。
一天下来,他换了4件。
海峰老师已经是身价过亿了,每次看到别人人那么有钱还那样拼,我总会为自己羞愧,感到不好意思。
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如何去理解他人?
这是一个太宽泛的话题。
我们依赖的往往是当前的心情和最近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海峰老师说:没有理解的坐标,我们就会受限于偏见。
在理解别人的性格和行为这件事上,我们要如何找到坐标呢?
在交流之前,要传递“我懂你”的信息。
让我们能够很好的“懂别人”,这就是DISC的价值。
我怎么才能懂你?不如看看李海峰老师的《DISCover 自我探索》。
25分钟快速阅读,知道DISC是什么,会带你认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今天见到了剽悍一只猫,见到了[坚持星球]的创始人龙兄,见到了手绘女神77,还有从杭州赶过来的鱼头和无名,还有上海美食自媒体大人沈小怡,PPT界的复旦高材生女神乌素,其他还有很多从全国各地赶到上海来上课的朋友。
古典老师讲过一个知识获取的途径,书本成本低,周期长;和人链接,成本虽然高,但是效果快,有奇效。
见一面,握一下手,未来的社交回归到线下,我觉得这不是趋势,而是我们社交需求的本能。
谁知道我们这群人在一起会蹭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你没钱的时候就买书来学习呗。
没时间读书,就学快速阅读,学习怎样快速获取信息。
有时间有钱了,就去参加培训。
今天的课程和《DISCover 自我探索》这本书里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我基于自己物质水平的情况下依然会选择后者,因为后者比阅读多了一个更重要的东西,叫做体验。
体验是,你置身于特性的情境中,和一群同频率的人一起练习,而且能及时得到反馈和激励。
情景,练习,反馈,激励这些都是练习一个技能必须具备的条件。
小结:
来上海第二天,我看到了前辈们做培训时的拼劲,还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新朋友老朋友。
我开始用DISC来了解一些人,在和他们沟通之前试图先去懂他们。
今天的作业有一条是:给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做一次DISC评测。
我的爸妈他们已经睡了,我最重要的人应该就只有你们了。
所以这个点如果还没睡,可以给我留言。
说说你的故事,如果我觉得很棒,我来勾搭你好不好?
END.
我是彭小六。
在三线城市生活,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知识服务工作者。
读完我的文章如果有收获,记得打赏、关注和点赞哦!
网友评论
第一次看六哥的文章,就很喜欢,为我大学的我打开一个看待世界的新视角。
我基本不关注别人对您的批评,那不重要,重要的的是我觉得棒,认为好就行,支持~😋
我很佩服你的勤奋,也默默的在这条路上匍匐前进着,但是,同时,我也知道,我是在几万个努力着的彭小六中知道了你这个比较成功的彭小六。
请问,六哥以前写过的所有干货你都吸收实践了吗?做到像六哥一样再说这样的话好吗?不如等你超过了六哥,篇篇都是经典干货的时候 ,再发声?
情景、练习、反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