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有幸参加一个规划评审会。
一个设计师眼里挺高大上的发展规划,没成想遭遇滑铁卢。尽管洋洋洒洒讲述一个多小时,最后还是受到在场专家教授的轮番痛批。
说痛批也不全对,只是肯定成分并不多。专家指出来的许多问题,既有质的问题,也有形的问题,足见规划设计并不理想。
对于发展规划的优劣评判,我是外行。如果不是专家们的指点,我个人很难真正辨得清楚。很多时候,我就觉得无论是策划公司,还是专家讲的,都对。
策划公司会遵循既定的路数,按照最基本的框架设计,来把许多数据资料和现成概念往里套嵌,最后形成一个中规中矩的成品。
这种操作思路看似没问题,但实际上却并不负责任。天马行空却华而不实,一味追求假大空结果中看不中用,很难呈现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设计。
专家教授说的也并非全对。很多标新立异、死扣狠掐的功夫,也有对得起评审费的重任。
这种正辩双方唇枪舌剑的暗中较量,旁观者若是用心琢磨,还是挺受益的。特别是不同立场、视角、格局和目的所形成的思路和观点,更让人茅塞顿开。
我不得不承认,过去那套高大上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过去式。出于对现实财力和环境因素的把握,人已经不相信太多世界第一或者全国第一所带来的虚幻诱惑,也不相信北上广深不见底的营销投入,会真正为四五六线城市发展带来多少惊喜。
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市场定位在哪里?如何盘活整合现有优势?如何对接周边资源优势?能否与当下的社会热点统筹推进?能否打造更多的市场产品?能否找到吸引别人的理由?能不能解决当下发展问题?能不能增加人民群众收入?
倘若不够用心,不接地气,就很难处理好现实问题。那个糊弄人的时代,恐怕要结束了;而一个真刀真剑、真打真干的时代,终将到来。
网友评论